界面新聞記者 | 高菁
“2月12日,青船公司再接國際造船新訂單,承建全球首艘以合成氨為動力的集裝箱船。”
2月19日,青島造船廠有限公司(下稱青船公司)官微宣布了上述消息。
該筆訂單的買家為比利時船東CMB.TECH,船舶將由CMB.TECH的集裝箱部門Delphis所有,并由North Sea Container Line與Yara Clean Ammonia(YARA)子公司的合營企業NCL Oslofjord AS運營,YARA也是船舶氨燃料的主要供應商。
CMB.TECH為比利時航運集團CMB旗下一個清潔海事技術品牌子公司,專注于開發和集成使用氫氣和綠色氨燃料的大型綠色航運和工業應用。
此次交易的氨動力集裝箱船將被命名為Yara Eyde號,由青船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青島揚帆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承建。該船計劃在2026年年中交付,將服務于挪威至德國航線。
青船公司的前身為國營青島造船廠,始建于1949年,主要業務包括公務執法船及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制造、智能海洋高端工程裝備及配套研發制造以及汽車、集裝箱港口物流等。
該公司自創建以來,共建船舶超600艘,產品類型包括公務船、20.5萬噸為代表船型的大型散貨船、海洋工程支持船等,產品銷往比利時、新加坡、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據中國船舶集團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官微消息,青船公司此次與CMB.TECH簽約的船型由該院自主設計研發,為1400箱無艙蓋集裝箱船,可裝載約1400個20英尺標準集裝箱,配備氨燃料發動機、氨燃料儲罐、供給系統和加注系統。
該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滿足第三階段要求,低于基線約45%,碳強度指標(CII)評級A級,每年可減少約1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EEDI為能效設計指數,是根據船舶在設計最大載貨狀態下,以一定航速航行所需推進動力以及相關輔助功率所消耗的燃油計算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EEDI的基準線標準為1999年1月-2009年1月期間各大船型新造船能效的平均值,該指數目前分為三個階段,第三階段要求所有新造船在基準線標準的基礎上減少30%的碳排放。
CII是船舶每單位運輸功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指標,也是國際海事組織(IMO)為實現航運溫室氣體減排的戰略目標而制定的一項強制性措施。
船舶的營運CII評級分為A、B、C、D和E五個等級,A級最優,E級最差。船舶的評級將影響其在不同國家和港口的待遇。
據英國航運咨詢機構克拉克森估算,2023年,仍有約30%的船舶CII評級為D或E級。克拉克森預測,若船舶不進行任何船舶能耗方面的改進,到2026年D和E評級的比例將進一步上升至45%。
隨著脫碳目標在海事領域越來越受重視,替代燃料船舶更替需求增加。替代燃料指可以用來代替傳統燃料的任何材料或化學物質,通常更為環保。
由于能夠以較低成本實現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綠氨被航運業視為很有發展前景的海運替代燃料,有助于航運業脫碳。歐洲、日本、韓國、中國等在開展氨燃料船舶研發工作。
但當前氨燃料的海上應用處于起步階段,仍面臨毒性等安全、環境風險等挑戰。
據克拉克森統計,截至2023年底,全球船隊中使用替代燃料作為動力的船舶比例已從2017年的2.3%增長至6%,預計到2030年替代燃料動力船舶比例將達到23%。
2023年全年,全球替代燃料動力船新簽訂單共552艘,以總噸計占新簽訂單比例45%,為歷史第二高。
此次交易前,青船公司與CMB集團已有過多次合作。
今年1月,青船公司為CMB集團建造的第三艘6000TEU集裝箱船舉行了命名儀式,該船為山東省建造的最大載箱量的集裝箱船舶,最大裝箱數達6014箱。
2019年年底-2020年上半年,青船公司還陸續向CMB集團交付了兩艘206000DWT散貨船。
青船公司表示,上述兩型船舶交付后,雙方建立起密切、融洽的合作伙伴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