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景源
界面新聞編輯 | 彭朋
2月20日,長寧區召開優化營商環境暨投資促進大會,發布優化營商環境7.0版行動方案和新一輪促進高質量發展政策,現場24家新引進重點企業集中簽約,總投資額233億元。
界面新聞了解到,此次發布的7.0版行動方案聚焦企業發展訴求、區域特色重點等五大板塊,共形成了31項任務。
長寧區發改委主任葉鵬舉表示,2023年世界銀行啟用新的全球營商環境評估項目Business Ready(B-READY),新的評估指標更注重實效、主體、場景,從而匯集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市場經營主體。
因此,此次發布的7.0版行動方案,核心是圍繞企業發展訴求,并把人才特別是人才團隊放到突出的位置。
縱觀近年來企業發展訴求,葉鵬舉發現,以往企業更關注貨幣化、資金性的支持,現在越來越多企業關注政府是否能在科技創新、科技新產品的推廣方面提供場景支持。此外,一些新型企業還有業務、數據方面的跨境需求。
此次發布的7.0行動方案,圍繞虹橋、數字兩大戰略,充分結合長寧作為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核心區之一,平臺經濟、外資企業集聚的特點,對接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政策以及長寧數字經濟領域相關改革創新,形成了特色版塊。
例如,方案提出支持電商平臺發展跨境服務、承接進博溢出效應吸引企業落地、探索數據跨境流動等。在涉外營商環境方面,方案提出長寧將爭取臨床急需藥品臨時進口政策落地,推動本外幣境外集中收付業務更多應用場景落地。
長寧區委副書記、區長侯繼軍表示,過去一年,長寧區域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產業發展動能強勁,招商服務能級提升。
2023年,長寧地區生產總值首次跨上兩千億元新臺階,同比增長12.8%,增速居全市首位;金虹橋國際中心再次成為上海年度首幢稅收“百億樓”。
金虹橋國際中心是金光集團在長寧開發建設的首個標桿性商業綜合體,金光集團地產事業部CEO周群表示,金虹橋國際中心在去年7月稅收就已突破百億,其中一個原因在于長寧清晰的產業布局,僅金虹橋一幢樓宇,就集聚了數百家數字經濟領域的知名企業。
過去一年,長寧區共前往18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招商推介,新設深圳、成都等5家政企聯合招商服務站,全年引進重點項目850家,上當年引進重點項目產稅近32億元。
今年,長寧招商引資力度不減。
當日,東航商辦綜合體項目、機場商辦樓項目等新一批重大項目正式開工,春秋航空總部辦公樓項目、智科大廈項目等重大工程正式竣工交付。住重建機(上海)有限公司、茶姬(上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等24家新引進重點項目集中簽約。
長寧區委副書記、區長侯繼軍表示,長寧將開展產業鏈招商、生態圈招商,吸引集聚更多優質企業。同時進一步發揮區位優勢和發展積淀,與企業攜手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創建等新一輪國家和上海戰略機遇,構建共享共贏的發展生態。
葉鵬舉透露,作為上海最靠近長三角的中心城區,今年,長寧將聚焦科技聯動創新、產業互補、人才團隊、公共服務四大領域,積極踐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具體舉措將于近期對外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