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娛樂硬糖 劉小土
編輯 | 李春暉
一個有趣的現象,越來越多的男性觀眾在雪球追《大唐狄公案》,甚至還聊得熱火朝天。
在很長時間里,男性觀眾的畫像特征都是,沒有追劇習慣、不愛分享討論、長尾價值低。但在開年新劇《大唐狄公案》發出預告片后,虎撲老哥就一舉把該劇送上了2024年最期待劇集的第一位置,足見關注度之后。該劇播出后,更是在投資社區雪球掀起了廣泛討論,大量男性觀眾表示追個《狄公案》放松下,“股市不是生活的全部,還有劇和遠方”。
事實上,男性觀眾不再沉默已經成為一個新信號,這在其他作品的傳播里也有體現。從去年開年的《狂飆》,到今年開年的《繁花》,再到眼下的《大唐狄公案》,男性用戶在爆款走紅的過程中存在感越來越強,大批男人被國產劇吸引,成為長視頻“拉新界”的一股強勁力量。
從虎撲到雪球,男性追劇的習慣除了有別于主流用戶外,內部也存在一些微妙的差別。總得來說,男觀眾似乎更看看重投資價值、商業表現,比如劇集出品方以往的表現、平臺方的內容運營力等,更愿意圍繞這些話題展開深度探討。
在如今,長視頻需要男性增量用戶,全民爆款需要男性參與背書,更多新類型劇需要新觀眾的支持。重新發現、理解男性劇迷刻不容緩。在這之前,我們不妨走進虎撲和雪球一探究竟。
男人都在哪追劇?
男性觀眾在互聯網上相對沉默,尤其是中年男性觀眾。這是中年男人普遍經歷過的“社會性消失”。外界對男性“穩重”“可靠”的要求讓他們表達欲消退,很少在社交平臺分享生活和觀點。他們默默地追劇、思考,可這些收視和點擊,并未兌換為等量的網絡聲量。
但這并不代表他們完全不需要參與感。
這在《狂飆》《繁花》的傳播路徑里已有所體現。硬糖君對談了十幾位男性觀眾,幾乎都看過這兩部作品,對內容表示高度認可,還主動向其他人推薦過。只不過,他們追劇的理由和方式有所不同。
相對年輕的男觀眾,不少是通過虎撲打開《狂飆》《繁花》的。《繁花》的忠實男劇粉流水(化名)告訴硬糖君,他曾多次參與虎撲男神投票,每一回都把票投給了胡歌。“他扮演寶總,墨鏡王導演,這配置想想不會太差。當時還在影視區刷了幾篇帖子,劇情看著蠻有意思的,就追了。”
流水最近入坑《大唐狄公案》也有相似理由。這部春節檔大劇講的是狄仁杰進京入仕、全國游歷探案的故事,曾憑借一個預告片吊足觀眾胃口,上過好幾次微博熱搜。但流水告訴硬糖君,關注這部作品是因為“它在虎撲2024年最期待劇集的榜首,還是懸疑燒腦的推理探案類型”。
流水提到,虎撲老哥經常一起追劇,最近一年的《三大隊》《異人之下》都很有熱度。但他們不怎么愛討論明星和演員,更多是圍繞劇情或背景展開神侃。“我們日常特愛聊歷史,《大唐狄公案》是個外國人寫的,那更要細品一下。”
男性觀眾追同一部劇的理由,因年齡層不同也有一定差別。年過四十的劉平(化名)也在追《大唐狄公案》,他最初竟然是從雪球大V那里知道這部作品。“我自己買了點影視股,比較關注文娛板塊的消息,刷到過幾篇奈飛購買《大唐狄公案》版權的帖子,好奇就 了兩眼。”
事實上,在雪球追劇,正成為男性觀眾的新習慣。《狂飆》《三大隊》《似火流年》《異人之下》等劇集,都在雪球很有熱度,甚至延伸出大量意想不到的出圈話題:比如《狂飆》和茅臺的“愛恨情仇”、《似火流年》的走私罪科普等等。
以眼下熱播的《大唐狄公案》為例,微博、豆瓣、小紅書安利作品的話術是“劇情引人入勝”“全員演技在線”云云,雪球男用戶則是“旅游股跟得心累,春節看劇調整心情”“量化基金這波慘了,躺平過節追劇”。
而硬糖君印象最深的還是,有位雪球用戶追《大唐狄公案》的鳳印案,看到鞠水樓狄仁杰和賀大荊喝酒吟詩,立刻聯想到《長安三萬里》里李白、高適在黃鶴樓的場面,不禁感慨“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發出“A股什么時候才能輕舟已過萬重山”的靈魂一問。
虎撲之后,為什么是雪球?
在眾多文娛品類里,劇集一直比較難觸達男性觀眾,尤其是中年男性觀眾。
原因很簡單,網大、游戲、短劇等可以選擇信息流廣告的方式,把這一分散且沉默的用戶群體集中起來。而劇集呢,一方面前幾年男性向內容發展滯后,近兩年才有了穩定優質的供給。另一方面,男性觀眾的畫像相當模糊,加之劇集又需要足夠的發酵周期,雙方沒有合適的對話空間和互動方式。
觸達年輕男觀眾還相對容易,有些男性向內容會在虎撲做傳播。但去哪里找“躲在車里發呆”的中年男人呢,聚集了大量熟齡男性的論壇,想想還真是非雪球莫屬。
先看虎撲。作為垂直型內容社區,其用戶主要是18-40歲的男性,又以年輕男性占比居多。他們擁有足夠的娛樂時間,其實跟年輕女性用戶沒有明顯區別,無非是更關心體育、互聯網等話題。
再說雪球,這是一個主打投資的社區,提供數據查詢、資訊獲取、互動交流等信息。相關數據顯示,雪球男性用戶占比最高時將近八成,比虎撲更像男版小紅書。流水告訴硬糖君,他在雪球關注的大V全都是男的,“日常也比較少見女用戶”。此外,投資有一定門檻,財富積累往往需要時間,這就使得雪球的核心用戶年齡不會太低。
由此觀之,虎撲有小哥,雪球有老哥,這是盤活男性觀眾的兩條明路。而相對來說,雪球社區更具封閉性,用戶更知道彼此在意什么、喜歡什么,他們發起話題后更易形成良好的討論氛圍。
舉個例子,你在微博、豆瓣、小紅書開個“《大唐狄公案》熱播,儒意到底行不行”的帖子,大概率不會有多少人回應。但在雪球,他們能在評論區蓋一層又一層樓,把儒意的發展史、優酷的內容IP、奈飛的海外投資等話題聊個遍。
在聊天過程里,劉平反復強調一個觀點,他覺得雪球男用戶分享追劇心得不是單純為了傳播作品,“而是為了交流有價值的投資信息,給劇集背后的公司把把脈、掌掌眼”。硬糖君觀察《繁花》《三大隊》《似火流年》《大唐狄公案》等作品的雪球帖子,大量話題的落點也確實都是:這部劇不錯,xx公司表現讓人滿意。
在豆瓣,粉絲給好劇當精神股東。在雪球,人們則想成為劇集公司的真正股東。一部好劇,兩種買股,劇集能帶來的深度體驗永遠不止“樂呵樂呵得了”。主流劇粉關注爆劇是否“爆人”,男性觀眾同樣關注爆劇的長遠價值。
中年男人,爆款鑒定指數?
討論某部劇爆沒爆,已經成為微博、豆瓣的日經話題。看播放數據還是看話題熱度,看各種指數還是看身邊體感?偏男性的爆款則更難界定,畢竟他們更少在公共論壇、日常八卦里發言。
跟男觀眾聊完后,硬糖君發現他們不愿分享的原因大多是:“感覺推薦電視劇是女生之間才做的事情”。
優酷此前發布的《男性用戶劇集消費行為洞察報告》也顯示,只有三成男用戶具有常態劇集分享習慣。這三成用戶存在更大的轉化機會,正是男頻、乃至男性向內容的傳播突破口。
其中,虎撲影視區的數據表現相對平穩,但在雪球,劇集討論量這兩年明顯上漲。不過,劉平也告訴硬糖君,他在雪球不只關注劇集,也常討論直播、短視頻、影視公司等內容,“只是安利好劇的人變多了”。
但這樣一點星星之火,對重塑男性用戶的觀劇心智至關重要。一方面,越來越多人參與分享,信息傳播效率大大提升,而且人們互相影響,從一群人的行為慢慢會變成集體行為。另一方面,如果說女性用戶是文娛市場的主動用戶,男性用戶則是被動用戶,需要更強的觸發機制才能盤活。他們因某些爆款成為長視頻的增量用戶,又從被動接受開始嘗試自發傳播,最終就可能長久沉淀下來。
做影視營銷的朋友告訴硬糖君,他們現在判斷一部劇是否“實紅”,還真會看虎撲和雪球的傳播情況。“去這兩個地方也沒錢賺,也就沒有自媒體或者水軍肯白費力氣,基本都是用戶自發的評價,參考價值相對較高。”
“再有就是,現在真正的現象級爆款都是調動了全年齡觀影群體的作品。而中年男觀眾在接受鏈條里處在比較后面的位置,他們都看過、都討論的內容,至少是個小爆款。”她補充道。如此說來,就不難理解雪球熱度被視作評估爆款的新指數,《狂飆》《繁花》《大唐狄公案》等案例足以證明這一點。
一部劇如果連中年男人都知道了,想必已經無人不知。國產劇正越來越重視男性觀眾,這是長視頻自身發展的需求,也是劇集行業成熟的必然,在2024年優愛騰的片單里,面向男性的內容儲備越發多元。
除了《大唐狄公案》《南來北往》這些開年熱劇,未來還有《少年白馬醉春風》《暗河傳》《凡人修仙傳》《大奉打更人》《異人之下2》《慶余年2》等作品陸續與觀眾見面。硬糖君注意到,已有不少雪球用戶提到其中一些內容,預測相關影視公司接下來的業績表現。這操作,才是真正的買股“待爆劇”啊。
總之,當國劇重新以大眾為考量進行布局,男性觀眾也就更容易在其中找到位置,有所參與、有所投射、有所價值。下次再琢磨什么劇“爆沒爆”,咱不妨直接隨機抽取倆大叔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