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香港樓市減辣3個月后再現新盤預售零申請,新盤貨尾量創20年新高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香港樓市減辣3個月后再現新盤預售零申請,新盤貨尾量創20年新高

香港樓市面臨負資產倍增、新盤積壓、利率高位等利淡因素。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界面新聞記者 | 張熹瓏

香港樓市表現欠佳,發展商放慢了推盤速度。2月6日,香港地政總署發布1月份預售樓花同意書詳情,未有發展商申請新盤預售。這是2023年11月后,相隔2個月再出現零申請。

根據香港地政總署統計,扣除已批出及已撤回項目,截至1月底待批樓花單位數目為7717個,按月下跌25.4%,為2020年3月后新低。2023年,撤回新盤申請的項目達到4個。

2023年11月初至2024年1月底為香港樓市“減辣”后的3個月,但目前來看效果甚微。以私人住宅單位為例,只有1個項目新申請預售,涉及單位592個,比起“減辣”前3個月的1484個大跌約6成。

所謂“辣招”,港府官方正式說法是需求管理措施,通過額外印花稅打擊短期炒賣活動、買家印花稅遏制外來需求,以及推出新住宅印花稅減少投資需求。

2023年10月底發布的《施政報告》出臺了一系列樓市調控政策,包括將買家印花稅由原本的15%降至7.5%,而額外印花稅適用年期由3年縮短至2年,對合資格外來人才在港置業印花稅實施“先免后征”。換言之,目前樓市辣招只剩下打擊2年內轉售住宅和針對持有超過1個物業的政策。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由于減辣后樓市仍然疲弱,加上目前未售樓盤保持超過2萬的高水平,而已批出預售樓花同意書但尚未發售私人住宅單位同時接近2萬,因此發展商于減辣后并未急于為旗下項目申請預售樓花,導致1月再次出現零申請。

眼下,香港樓市面臨幾方面利淡因素。首先是樓價下跌引起的負資產倍升。此前香港金管局公布,截至2023年4季度末,香港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超過2.5萬宗,按季升幅高達近1.3倍,創2004年第3季以來的新高紀錄。主要是因為住宅樓價去年第3季按季下跌5.2%后,第4季再跌5.2%所致。

減息步伐未明朗是另一重挑戰。目前,香港利率仍在高位徘徊。盡管美元已連續4次未加息,香港大型銀行同樣維持最優惠利率不變,但美聯儲亦表示3月減息的機會不大。

此外,新盤銷售放緩,進一步推高一手積壓可售新盤數量,短期樓花及現樓項目未推售水平也處于上升。

香港房屋局公布的最新《私人住宅一手市場供應統計》顯示,未來3至4年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量約10.9萬個,主要包括建筑中但未售出的樓花單位達7.1萬個、已落成但未售出的現樓貨尾單位約2萬個,以及已批出土地上可隨時動工興建的單位約1.8萬個。

2023香港一手成交量約1.07萬個計算,上述供應量需要10年才能消化完畢。另據中原地產研報,2023年下半年以來,新盤貨尾量連續2季高企超過2萬個的“危險水平”,2023年第4季一手私人住宅新盤貨尾量升到2.3萬個,創2003年第3后的20年新高,其中本地大型開發商新鴻基地產的貨尾量超過3800個。而截至2021年12月,香港新盤現樓貨尾為1.1萬個,2年時間內貨尾量翻倍。

減辣對刺激住宅市場交投的作用明顯有限。短期內,市場將焦點集中在2月底發布的《財政預算案》,不少建議提到給樓市全面松綁,即撤銷買家印花稅及額外印花稅。

2月7日,香港島各界聯合會等3個地區社團就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交建議,提出全面取消所有物業交易的辣招。香港島各界聯合會理事長蘇長榮指出,房地產市場是香港最重要的收入,去年原預算賣地收入可達850億元,但到年底實際只有370億元收入,撤辣可刺激交易,增加港府財政收入。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香港樓市減辣3個月后再現新盤預售零申請,新盤貨尾量創20年新高

香港樓市面臨負資產倍增、新盤積壓、利率高位等利淡因素。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界面新聞記者 | 張熹瓏

香港樓市表現欠佳,發展商放慢了推盤速度。2月6日,香港地政總署發布1月份預售樓花同意書詳情,未有發展商申請新盤預售。這是2023年11月后,相隔2個月再出現零申請。

根據香港地政總署統計,扣除已批出及已撤回項目,截至1月底待批樓花單位數目為7717個,按月下跌25.4%,為2020年3月后新低。2023年,撤回新盤申請的項目達到4個。

2023年11月初至2024年1月底為香港樓市“減辣”后的3個月,但目前來看效果甚微。以私人住宅單位為例,只有1個項目新申請預售,涉及單位592個,比起“減辣”前3個月的1484個大跌約6成。

所謂“辣招”,港府官方正式說法是需求管理措施,通過額外印花稅打擊短期炒賣活動、買家印花稅遏制外來需求,以及推出新住宅印花稅減少投資需求。

2023年10月底發布的《施政報告》出臺了一系列樓市調控政策,包括將買家印花稅由原本的15%降至7.5%,而額外印花稅適用年期由3年縮短至2年,對合資格外來人才在港置業印花稅實施“先免后征”。換言之,目前樓市辣招只剩下打擊2年內轉售住宅和針對持有超過1個物業的政策。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由于減辣后樓市仍然疲弱,加上目前未售樓盤保持超過2萬的高水平,而已批出預售樓花同意書但尚未發售私人住宅單位同時接近2萬,因此發展商于減辣后并未急于為旗下項目申請預售樓花,導致1月再次出現零申請。

眼下,香港樓市面臨幾方面利淡因素。首先是樓價下跌引起的負資產倍升。此前香港金管局公布,截至2023年4季度末,香港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超過2.5萬宗,按季升幅高達近1.3倍,創2004年第3季以來的新高紀錄。主要是因為住宅樓價去年第3季按季下跌5.2%后,第4季再跌5.2%所致。

減息步伐未明朗是另一重挑戰。目前,香港利率仍在高位徘徊。盡管美元已連續4次未加息,香港大型銀行同樣維持最優惠利率不變,但美聯儲亦表示3月減息的機會不大。

此外,新盤銷售放緩,進一步推高一手積壓可售新盤數量,短期樓花及現樓項目未推售水平也處于上升。

香港房屋局公布的最新《私人住宅一手市場供應統計》顯示,未來3至4年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量約10.9萬個,主要包括建筑中但未售出的樓花單位達7.1萬個、已落成但未售出的現樓貨尾單位約2萬個,以及已批出土地上可隨時動工興建的單位約1.8萬個。

2023香港一手成交量約1.07萬個計算,上述供應量需要10年才能消化完畢。另據中原地產研報,2023年下半年以來,新盤貨尾量連續2季高企超過2萬個的“危險水平”,2023年第4季一手私人住宅新盤貨尾量升到2.3萬個,創2003年第3后的20年新高,其中本地大型開發商新鴻基地產的貨尾量超過3800個。而截至2021年12月,香港新盤現樓貨尾為1.1萬個,2年時間內貨尾量翻倍。

減辣對刺激住宅市場交投的作用明顯有限。短期內,市場將焦點集中在2月底發布的《財政預算案》,不少建議提到給樓市全面松綁,即撤銷買家印花稅及額外印花稅。

2月7日,香港島各界聯合會等3個地區社團就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交建議,提出全面取消所有物業交易的辣招。香港島各界聯合會理事長蘇長榮指出,房地產市場是香港最重要的收入,去年原預算賣地收入可達850億元,但到年底實際只有370億元收入,撤辣可刺激交易,增加港府財政收入。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州市| 霍山县| 榆树市| 中牟县| 延庆县| 工布江达县| 阳东县| 汽车| 肥东县| 五指山市| 河北区| 手机| 江华| 万荣县| 昌平区| 故城县| 清流县| 济阳县| 乐昌市| 张家界市| 曲水县| 当雄县| 盐边县| 临高县| 长宁县| 渝北区| 南江县| 景德镇市| 土默特左旗| 廉江市| 金溪县| 上杭县| 广水市| 嘉祥县| 中超| 古浪县| 什邡市| 万年县| 文安县| 航空| 雷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