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聯會:初步統計1月乘用車市場零售204萬輛,同比增長58%
據2月7日乘聯會發布數據,經初步統計,1月1至31日,乘用車市場零售204萬輛,同比增長58%,環比下降13%;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208萬輛,同比增長44%,環比下降23%。
新能源車方面,1月1日至31日,新能源車市場零售67.0萬輛,同比增長102%,環比下降29%;全國乘用車廠商新能源批發69萬輛,同比增長77%,環比下降38%。
曝高合汽車停發年終獎,延緩發放1月工資
據社交平臺消息稱,高合汽車7日在全員大會上宣布了若干財務調整措施。具體政策包括將1月份員工薪資延遲至2月底發放,并取消2023年度的績效獎金。此外,公司還將實施全員降薪等自救措施以應對財務壓力。
目前,高合汽車尚未就此次全員大會的具體內容發表官方聲明。
吉利汽車:與極氪訂立整車采購協議,以供于墨西哥轉售
吉利汽車于2月7日宣布,已與極氪簽訂整車采購協議,在接下來的三個財政年度內,有條件地向極氪集團購買整車及相關售后零件和配件,用于墨西哥市場的轉售。
根據協議,預計采購額的年度上限分別為6.74億元、15.64億元及31.29億元,直至2026年12月31日。
同時,吉利控股集團將不再為吉利汽車提供差旅服務,該職能將轉由吉利科技集團接管。新的營運服務協議已于同日與吉利控股、領克、極氪及吉利科技簽訂,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該協議覆蓋了IT、物流、供應商質量工程服務、制造工程服務、采購服務、人力資源及其他行政管理服務等多項營運服務,取代了2023年的舊協議。
沈陽汽車將收購華晨汽車
據華晨中國2月7日公布消息,公司控股股東華晨汽車集團正在進行重整。沈陽汽車已簽署有條件協議,計劃收購華晨汽車集團100%的股權。交易完成后,預計沈陽汽車將間接持有華晨中國29.99%的股權。
中芯國際對汽車電子市場增長表達擔憂,庫存高企下調業務增長預期
在最近的業績發布會上,中芯國際的聯席CEO趙海軍對汽車電子應用市場的增長表達了擔憂。趙海軍指出,由于2023年生產供應緊張導致下游廠商積極建立庫存,但汽車銷量的實際增長并未達到中芯國際管理層的預期,整體銷量大致與去年持平。目前,汽車行業的庫存水平依然偏高。
趙海軍進一步解釋,中芯國際原本計劃在汽車電子領域提高其市場份額,但受當前汽車行業數據的影響,公司對此部分業務的增長熱情有所減退。預計今年中芯國際在工業和汽車領域的業務占比將保持在9%到10%之間,不會出現進一步的增長。
日本1月進口EV銷量同比增11%,比亞迪占2成
日本汽車進口商協會(JAIA)2月6日公布數據顯示,日本1月純電動汽車進口銷量同比增加11%,達到1186輛,連續2個月保持增長。其中,中國的比亞迪占據2成左右,銷量達到去年同期的6倍(217輛)。
特斯拉詢問員工職位重要性,引發裁員擔憂
2月7日消息,特斯拉公司的員工正在為潛在的裁員做準備,因為經理們被要求確認他們每個員工的職位是否關鍵。知情人士稱,最近幾天,美國的經理們不得不對他們副手的角色進行評估。
博世推遲利潤率目標,預計進一步裁員
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2月7日警告稱,由于預測2024年經濟環境黯淡,該公司可能會在其移動出行部門裁員,并將7%的目標利潤率推遲一至兩年。
博世表示,公司正在與移動出行部門的員工代表就“人事調整”進行談判,并補充說,根據該公司與其勞資委員會達成的協議,在2027年之前不會進行裁員。
福特計劃開發新電動車平臺以降低電動汽車成本
福特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近日宣布,該公司正致力于開發一種低成本的電動汽車平臺,旨在降低目前電動車普遍高昂的價格。法利指出,市場上的大多數汽車,包括福特的電動汽車,都存在價格溢價的現象。
該低成本平臺預計將適用于多種車型,同時為軟件及其他服務奠定基礎。此舉旨在讓消費者能夠更加輕松地接觸和購買電動汽車,進一步推動電動汽車的普及和發展。
法利強調,通過降低電動汽車的成本,福特希望使更廣泛的消費者群體能夠負擔得起電動汽車,從而加速向電動化轉型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