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債市觀察
2月6日金融監管總局又開會了。1月底以來,監管部門、地方政府、房企、金融機構全面推動落實房企融資協調機制的動作可謂鼓點密集。
此次金融監管總局召開的專題會議指出,在落實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方面,相關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多數城市已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提出了房地產項目“白名單”并推送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也積極響應,有效對接項目名單,已提供一批新增融資和貸款展期,滿足不同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
同時,會議也要求,各商業銀行要主動對接協調機制,對推送的房地產項目名單要及時開展評審,加快授信審批,對合理融資需求做到“應滿盡滿”。
01、各城市火速遞交白名單
據經濟觀察網消息,截至1月底,26個省份170個城市已將第一批房地產項目“白名單”推送給商業銀行,涉及房地產項目3218個。另外,有10余家房企披露了入圍“白名單”的項目數量。
此前,1月12日,為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企業合理融資需求”的部署要求,住建部、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
1月26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召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部署會,部署會召集了各省(區、市)住房城鄉建設廳和35個重點城市參與。其中35個城市涉及25個省份,各城市以省會城市為主,部分省份同時有幾個城市參與。
來源: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部署會后,各城市迅速行動和落實,抓緊建立協調機制和推送白名單。第一個推出房地產項目“白名單”的城市為廣西南寧市。
1月30日,在部署會剛剛過去4天后,廣西南寧市便宣布已建立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并向當地金融機構推送了第一批107個房地產項目“白名單”。其中,“白名單”中的北投荷院項目已獲得民生銀行南寧分行3.3億元開發貸款。
緊接著青島市梳理出第一批房地產項目“白名單”84個,融資需求約250.2億元、涉及19家融資機構,并將第一批項目白名單推送至相關金融機構。
同期,重慶市也宣布,已經建立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并已梳理出第一批房地產項目“白名單”314個,融資需求約830億元。
來源:“重慶住建”公眾號
隨著各地房地產項目“白名單”陸續落地,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持續“加速運轉”。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批房地產項目名單中,84%的項目屬于民營房企和混合所有制房企。各地建立融資支持協調機制,真正落實了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這一重要指導方針。
01、房企與銀行齊發力
進入2月以來,10多家房企先后宣布旗下項目列入房地產項目“白名單”。
2月5日,融創方面稱,已有超過90個項目入圍第一批“白名單”,項目分布于北京、天津、成都、重慶、鄭州、沈陽、青島、武漢、昆明、西安、太原、西雙版納等20城市。
截至2月7日,列入“白名單”的房企包括融創、碧桂園、雅居樂、中國奧園、金地、龍湖、旭輝集團、遠洋集團、世茂集團等,“白名單”中也不乏一些出險房企旗下項目。
據《證券時報》2月5日報道,碧桂園確認已獲批進入“白名單”的項目超過30個,包括河南、湖北、四川、山東、重慶等地的多個項目。后續,廣東、湖南、東北等地項目也有望陸續進入。而對于進入“白名單”,碧桂園方面表示,相關項目將獲得融資支持,有助于緩解資金壓力,推動保交付、資產盤活,提升項目可持續經營能力。
另據中國奧園官網顯示,奧園也有多個項目入圍首批“白名單”。后續還有項目也有望陸續進入。旭輝集團也確認,已獲批進入“白名單”的項目有23個。
此外,銀行近期也有新動作。
據《中國商報》消息,多家銀行的房地產開發貸款投放逐月提升,越來越多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得到了滿足。中國建設銀行公司業務部副總經理田建明對《中國商報》表示,目前他們已與6家房企交換了信息,增進了互信。最近,總行還派出6個小組前往12個省份進行調研。另還有多家銀行表示,在加快滿足“白名單”項目融資需求。
據《中國房地產報》報道,2月6日,融創中國、復星集團、華僑城、長江青年城等房企項目公司在湖北與銀行簽約。武漢、襄陽、宜昌、黃石等城市的12個房地產“白名單”項目共獲得授信57.2億元,發放貸款18.4億元,展期6.4億元。
此前,世茂位于武漢的錦繡長江項目已落實融資方案并實現回款,南寧的北投荷院項目已獲得民生銀行南寧分行3.3億元開發貸款,昆明的建投華翠文苑項目已獲得中國銀行3100萬元融資支持,青島高新區高實城一期及西海岸新區靈灣瑞城項目和青島石嘴子項目也已獲得交通銀行等銀行授信共13億元。
截至2月4日,商業銀行已向27個城市的83個項目發放貸款178.6億元。并且,各房企項目獲批貸款還在陸續公布中。
據第一財經消息,這一輪房地產危機中,民營房企是調整最大的那批。
此前民營房企融資一直處于嚴峻局面,一些資不抵債的出險房企,或擁有較少抵押貸款標的的房企,在市場化機制下不太可能取得銀行貸款。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對第一財經稱,從企業到項目,是房地產“白名單”落地的可行渠道。
房企的誠信和財務數據可能無法保障金融機構的債權,但房企項目只要能夠做到產權清晰,資金封閉運轉,就可以保障金融機構的債權,消除金融機構和房企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在李宇嘉看來,如今以項目“白名單”的形式,推進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實施,也是解決預售資金監管難題。
歸根結底,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落地,融資支持從企業轉到項目,對房企公司債務風險和項目公司開發運營風險進行有效區分,可以避免金融機構對債務違約房企的所有項目搞“一刀切”,對支持房企合理融資需求意義重大。
你如何看待各地緊鑼密鼓向金融機構遞交房地產項目“白名單”的火熱現象?各房企項目融資需求能否得到有效支持?歡迎評論區留言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