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升龍
界面新聞編輯 | 劉海川
當地時間2024年2月5日,英國白金漢宮發布聲明稱,國王查爾斯三世1月末在醫院治療前列腺肥大時被確診患有癌癥。聲明未透露其所患癌癥的具體類型,目前已返回倫敦接受常規檢查和治療。
盡管根據醫生的診斷,查爾斯病情呈良性,但公共活動將延期,以便康復。作為英聯邦國家的元首,查爾斯仍將繼續處理官方文件,接見外國使節,以及與英國首相蘇納克的每周私人例會。查爾斯的妻子卡米拉則將代替他履行其他公共職責。
75歲的查爾斯本人總體健康狀況良好,平素喜歡在鄉村長時間散步。他分別在2020年和2022年兩次感染新冠肺炎,但都順利康復。根據王室聲明,查爾斯選擇公開自己的病情進展,是為了避免外界對他進行不必要的猜測,同時也希望有助于公眾進一步了解受癌癥困擾的人群。
在文化研究者Sarah Gristwood看來,英國王室方面主動公開其成員病情實屬罕見,這也是一個積極變化。查爾斯的祖父、英王喬治六世在位后期飽受健康困擾,最終因冠狀動脈血栓于1952年2月6日駕崩。喬治六世病重期間,他的病情不僅對民眾保密,且患者本人也不知情。
事實上,進入到現代文明,各國王室的禁忌在代際更迭間逐漸被打破,成員向公眾展示更真實的特點以期擺脫古板形象,這早已不是新鮮事。
雖然來自王室的信號都看似積極,但在喬治·華盛頓大學醫學教授Jonathan Reiner看來,公眾人物沒有隱私特權,王室的信批可以做得更透明一些,例如未明確說明國王患癌類型,這反而會激發公眾更多的關切和猜忌情緒。
法律早已為君主的突發意外做了明確規定。根據1937年頒布的《攝政法令》,如果君主無法暫時履行公務,他/她可以在其配偶及順位排在前四位的21歲以上繼承人中任命兩名“國務顧問”,通過信件代為行使部分職權,以保證統治機器順利運轉。“國務顧問”有權簽署文件、出席樞密院會議和接待新大使,但不履行一些最重要的憲法職責,如任命首相。
幾乎與查爾斯確診癌癥的同時,王位第一順位繼承人威廉的妻子凱特因“腹部手術”住院,使得整個王室都陷入了緊張和擔憂之中。而第二至四順位繼承人是威廉家的三名子女:10歲的兒子喬治、8歲的夏洛特以及5歲的路易斯。
《攝政法令》還規定,如果君主因病或身處海外,那么可以任命“國務顧問”承擔君主的正式憲法職能,包括批準立法,以及查閱裝有其本人私人物品、文書和王室命令的紅色盒子。
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教授法律、專門研究君主立憲方面的普雷斯科特(Craig Prescott)表示,如今白金漢宮強調沒必要任命國務顧問,這表明查爾斯仍有能力正常履行職責。
在位達70年之久的伊麗莎白二世在2022年辭世,查爾斯在經歷漫長的等待之后成為新的英國君主,并于一年之后舉行了加冕儀式。英國王室也進入了動蕩的過渡期。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英國王室的主要經濟來源是政府的君主撥款,以及王室私人領地收益,其中上年度的君主撥款總額達8630萬英鎊。在英國通貨膨脹高企的背景下,為“降本增效”,查爾斯于去年削減五分之一的王室中層管理人員。
隨著查爾斯二兒子哈里,以及安德魯王子等人因個人丑聞或家族矛盾相繼被剝奪王室成員資格,整個王室也陷入了老邁的危機之中。目前王室需要履行公共職務的核心成員剩下14位,其中11人年齡超過70歲。大部分重擔都落在王后卡米拉和長子威廉夫婦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