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澤然 周姝祺
界面新聞編輯 | 陳小同
因為2023年出色的銷量和業績表現,理想汽車在員工的年終獎發放上顯得頗為慷慨。
界面新聞從內部人士了解到,理想汽車去年的年終獎介于4到8個月工資之間,這一數額顯著高于傳統的“12薪+2個月年終獎”的標準結構。
理想汽車CEO李想在社交平臺發文表示,2023年超越目標就多發獎金,2022年沒有達成目標就少發獎金,做到賞罰分明。
“只學先進的流程,不學先進的利益分配,獎罰不分明,才是組織低效的最大原因,單純的折騰員工,有成長、有成就、有回報,三者缺一不可。”
數據顯示,理想汽車2023年交付汽車數量達到37.6萬輛,同比增長182.2%,首次成為新勢力品牌年度銷冠。
自2022年四季度起,理想汽車已連續四個季度實現盈利,同時也是新勢力汽車公司中為數不多實現盈利的公司。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理想汽車正面臨來自問界的挑戰。去年問界新M7發布后,銷量節節攀升,并最終在剛剛過去的1月幫助問界反超理想,首奪新勢力品牌單月銷冠。這也為理想汽車今年的表現投下了一絲陰影。
對于2024年的年終獎展望,理想汽車內部人士的態度顯得謹慎而保守。
一方面,2023年的年終獎雖然慷慨,但部分人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2022年較低年終獎的補償。另一方面,理想汽車設定的2024年目標頗具挑戰性,預計銷量目標為80萬輛,并力爭月銷量達到10萬輛。
回顧2022年,理想汽車面臨著供應鏈的挑戰和產品更新換代導致的市場反饋問題,全年僅交付13.32萬輛汽車,未能完成17萬輛的銷售目標,實現率僅為78.38%。
這一表現直接影響到了當年的員工年終獎,大多數員工的年終獎僅為月工資的一半,甚至更少。
此外,理想汽車的績效考核體系也被內部人士描述為嚴苛,每個季度將有20%的員工被評定為“不合格”,這一比例較同行業的平均水平高出許多。這不僅對員工的士氣產生了影響,也對其年終獎和未來的薪資漲幅及晉升產生了間接影響。
在李想的領導下,理想汽車在2023年實現了顯著的業績增長,這在員工的年終獎上得到了體現。然而,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高企的業績目標,理想汽車和其員工未來的道路仍充滿挑戰。
在2024年,中國的新勢力汽車公司面臨的競爭壓力預計將進一步加劇。多數觀點和行業分析師預測,市場競爭將更為激烈,價格戰的持續將成為常態。
面對這種市場環境,理想汽車計劃在2024年的銷量達到80萬輛,這一目標相比2023年的全年銷量翻了一倍多。
然而,理想汽車的多款SUV車型正面臨著來自問界等品牌的激烈競爭,這使得公司對2024年推出的四款純電車型寄予厚望。
理想汽車曾表示希望這四款純電動車型的銷量能接近15萬輛。不過,理想首款純電車型MEGA的上市卻遭遇了延期,這一變化為理想汽車在2024年的銷售和市場表現帶來了額外的壓力。
理想能否繼續保持其業績增長,實現更高的市場目標,以及在這一過程中如何平衡員工的利益和公司的發展,將是擺在李想和理想汽車面前的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