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陽戈
上周3只新股登陸A股,其中北自科技(603082.SH)首日沖高超過150%,華陽智能(301502.SZ)首日沖上了130%,使得兩者的打新收益均超過了1.7萬元。
本周新股方面,2月8日周四,市場可申購肯特股份(301591.SZ),該股的申購上限為0.55萬股,頂格申購需配市值5.5萬元,所屬行業市盈率22.82倍。
資料顯示,肯特股份的主營業務為高性能工程塑料制品及組配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公司高性能工程塑料制品及組配件產品具有耐高壓、耐高低溫、耐腐蝕、耐磨損、抗蠕變、低介電損耗、高阻抗等性能,終端產品可廣泛應用于閥門和壓縮機等通用機械制造、通信設備制造、高鐵及軌道交通設備制造、汽車制造、儀器儀表制造、醫療器械、半導體設備、環保設備、風電設備等領域。
公司已與各產業領域的客戶建立直接穩定合作關系,包括CommScope、Bray、Emerson、Rego、Schlumberger、鐵科院、中國中車、紐威股份、航天晨光、比亞迪等在內的全球及國內領先的高端裝備制造企業。
根據肯特股份的預計,2023年營業收入4.05億元至4.5億元,增幅為8.8%至20.8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100萬元至9100萬元,增幅為10.49%至24.14%。肯特股份稱收入增長主要原因是公司產品下游市場需求增長,同時公司積極開拓產品新的應用領域并研發新產品。

不過也需要注意的是,肯特股份要原材料為PTFE等氟塑原料、PEEK類塑料、PA類塑料、銅類、鋼類、橡膠類等,最近三年公司直接材料成本占主營業務成本的比例分別為69.15%、70.74%、69.08%和70.66%,占主營業務成本比重較大,故而原材料的價格波動對公司成本影響較大。另外,報告期內,肯特股份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2.83%、40.25%、41.61%和35.79%,占比相對集中。
肯特股份稱,隨著公司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公司出于自身資源條件的限制,將部分非核心工序通過外協方式完成,而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的工序由公司進行。報告期內,公司外協業務發生金額分別為1236.05萬元、1881.48萬元、1930.14萬元和1015.53萬元,占營業成本的比例分別為8.10%、9.24%、8.22%和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