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藍麗琦
春節前夕,廣州黃埔部分村民或許可以等到延遲發放的臨遷款。
2月3日,《廣州黃埔發布》公眾號消息,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九佛街道的“五村七片”(蓮塘-重崗-燕塘-蟹莊-山龍)統籌改造項目,獲得全國首批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授信124億元。
四天前的1月30日,《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公眾號消息,14個城中村改造項目獲得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首批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授信1426億元,首批發放資金15億元。廣州黃埔官方表示,黃埔九佛街道的“五村七片”統籌改造項目是其中之一。
廣州黃埔區解釋,此次124億元的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首筆資金6000萬元,已于1月30日晚開始放款,將用于保障復建安置區建設和臨遷費發放等資金支出需求。
根據廣州黃埔介紹,九佛街道的“五村七片”統籌改造項目,由區屬國企知識城集團(全稱“知識城(廣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該項目目的是通過騰挪整合、綜合平衡、連片建設、異地安置,系統解決該片區城市結構混亂、產業空間破碎、公共配套零散等突出問題。
截止2024年2月3日,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已累計批復城中村改造項目實施方案38個,開工2430萬平方米,封頂1227萬平方米,建成安置房34687套、416萬平方米。
其中,光從去年來看,2023年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共新批復城中村改造項目13個,累計新開工456萬平方米,新建成安置房210萬平方米、16400套,同比增長102%。
廣州黃埔預測,預計2024年內可開工建設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約3000套,接近全市計劃籌建總量的三分之一。
根據《廣州樓市發布》統計,在廣州2021年至2023年的各區城中村舊改計劃中,黃埔需要全面改造的項目多達38個,相比荔灣、白云的20個項目也接近翻倍。
領跑全市的舊改拆遷項目數量,處理群眾與開發商矛盾壓力不可謂不大。從2021年開始,黃埔區被頻繁曝出舊改項目中拖欠村民臨遷費用的問題。
在舊改項目中,一般為了方便村民臨時搬遷,都會發放臨遷費,甚至部分項目會針對老人群體額外發放老人安置費。參考界面新聞曾報道的白云區羅沖圍潭村舊改項目,臨遷費用為每個月20元/平方米。
據界面新聞統計,在領導留言板官方網站上,從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4日,有關廣州黃埔區臨遷費問題已經超過120條,占廣州全市相關臨遷費問題超過95%。

多個市民反饋,拖欠臨遷費用的時間在3個月到1年不等,反饋呼聲最多的城中村有九佛街道的蓮塘村、紅衛村、楓下村,穗東街道的夏園社區,聯和街道的大凼村。
對于大凼村反饋“拖欠臨遷費一年多”,廣州黃埔政府在2023年12月回復,大凼村臨遷費已發放至2024年1月份。
對于夏園社區反饋“第二輪第一季度的臨遷費何時發放”,廣州黃埔政府在2023年12月回復,街道已經在12月初發函要求社區以及接手舊改的企業,制定未發放費用的支付計劃。
需要注意的是,如今獲得124億元借款授信的黃埔九佛街道,也是反饋呼聲最高區域之一,借款到賬后,或許可以更快緩解臨遷款的發放壓力。
此外,黃埔體量最大的舊改項目,同時也是廣州最大的項目——何棠下村,已有了新進展。1月13日,何棠下村項目正式啟動配售型保障房建設,預計2026年5月完成建設,建成后可供應房源超200套。
根據2021年3月廣州黃埔政府發布的文件,何棠下村的改造范圍內規劃總用地面積128.39公頃,計算容積率總建筑面積466.37萬平方米,改造成本為133.62億元。
也是在當年,何棠下村的舊改項目已經由面臨巨大資金壓力的雪松控股(公司全稱“雪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變更為區屬國企科學城集團(公司全稱“科學城(廣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根據廣州黃埔的公眾號消息,今年的1月13日,何棠下村已經正式啟動配售型保障房建設,預計2026年5月完成建設,建成后可供應房源超200套,將成為全市乃至全國首個城中村改造,推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落地實施的標桿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