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慧東
醫療主業已連虧六年,虧損額累計超34億元,國際醫學(000516.SZ)股價也創下一年新低。
根據國際醫學披露的2023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實現營收46.16億元-46.56億元,上年同期為27.11億元;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2.8億元-3.7億元,上年同期凈虧損約11.77億元。
公司2023年度業績虧損主要原因是:
- 報告期內,隨著公司新建院區投用和新業務開展,有效滿足多層次、多樣化醫療需求,帶動業務規模快速提升,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大幅增長。
- 報告期內,公司已建成的整體醫療床位使用量穩步提升,資產結構進一步優化,毛利率水平持續改善,但營業成本及期間費用也有一定增長,營業收入規模尚未能覆蓋運營成本及期間費用。
這一業績表現低于市場預期,根據各大券商對國際醫學凈利潤的預測,國際醫學2023年年度預測凈利潤平均值為-1.64億元。
1月31日,國家醫學獲國金證券、東吳證券“買入”評級,稱公司住院服務量不斷提升,四季度經營性虧損幅度環比收窄,23年收入爬坡與經營趨勢向好。
根據上述研報,兩家券商預測2024年國家醫學將實現扭虧,國金證券預計公司2024/2025年將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49/4.46億元,東吳證券預計為2.87/5.46億元。
不過,股價層面,國家醫學已連續6日股價下跌。截至1月31日收盤,國際醫學最新價6.31元/股,下跌2.47%,股價創一年新低。可見投資者對上述推薦研報并不買賬
為提振市場情緒,國際醫學四名高管1月31日進行增持,金額合計約175萬元。
據深交所官網,2024年1月31日,國際醫學高管王杲通過競價交易,增持公司5萬股,成交均價6.37元/股,增持31.85萬元。高管孫義寬通過競價交易,增持公司8.79萬股,成交均價6.6元/股,增持58.01萬元。 高管王亞星通過競價交易,增持公司3萬股,成交均價6.65元/股,增持19.95萬元。 董事、高管劉瑞軒通過競價交易,增持公司10萬股,成交均價6.55元/股,增持65.5萬元。
連年虧損之下,國際醫學究竟要靠什么來實現扭虧?
根據公司公告,2023年11月期間,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南北院區最高日在用床位數達3700余張,西安高新醫院最高日在用床位數達1700余張。相較上半年而言,西安高新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南北院區最高日在院患者3307人,西安高新醫院最高日在院患者1599人。
2023年四個季度公司分別實現收入10.59、11.51、11.34、12.92(業績預告中值)億元,單季度收入呈現環比向上趨勢;凈利潤-7474.05萬元、-14751.93萬元、-6.38萬元,-10300(業績預告中值)萬元。
可以看見,雖然國際醫學2023年第三季度虧損額度有所收窄,但受年底費用計提等因素影響,公司第四季度虧損幅度又現擴大。
在業績虧損的同時,國際醫學還在不斷投資擴建旗下醫療結構,其面臨的流動性問題不容忽視。
公開資料顯示,國際醫學質子治療中心目前正在加快建設,由于其建設期較長,預計在2025年投入使用;總占地面積100.4畝,主要建設中藥制劑、益生菌、衛生用品生產線的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制劑中心項目正在建設中。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國際醫學賬面上的貨幣資金總額為7.87億元,較上年度末減少33.22%;流動負債總額36.37億元。
另外,2023年12月19日公告顯示,國際醫學控股股東世紀新元持股比例為6.16億股,持股比例27.25%,新增5280萬股質押。世紀新元及其一致行動人累計已質押3.47億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48.25%,占公司總股本比例15.34%,大股東面臨的資金壓力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