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樂資本論 知行
“我炒過幣,進過股市,做過微商也賣過華強北的耳機。割過別人韭菜,也被別人割過韭菜。短劇切片分發是我唯一做過不是灰產,空手套白狼賺到錢的業務。”
“用人拉人的方式做短劇切片營銷的公司很多。畢竟忽悠別人能賺錢,比自己干活更容易更快,這就是傳銷。不過在短劇切片領域,沒有‘傳銷’的受害者。”
“短劇切片中有大批沉在‘水面下’玩矩陣號的技術人員。他們能通過貓池等工具一次性打造百十個賬號,想方設法做正ROI。你一個小白,能和他搶飯嗎?”
當下,(小程序)短劇已成為內容行業最火爆的業務形態之一。2023年,短劇行業超過300億的總產值,令行業側目。在短劇行業的新聞中,除了“投流方穩賺不賠”“平臺方悶聲賺錢”“制作方只賺辛苦費”外,無數普通人也在通過短劇切片分發的形式參與其中。
短劇切片分發也被稱為短劇CPS分發推廣項目。其中的主要參與者是達人、撮合中介、短劇制作方(也稱劇方)、短視頻平臺等。
普通創作者,俗稱達人,通過加入分銷平臺取得相應的短劇內容授權,制作成可以傳播的內容,再分發到抖音、快手等賬號上,掛載上短劇的鏈接吸引用戶點擊后付費觀看短劇,以此獲得用戶的充值分成。
撮合中介作為服務商,很多有獨立分發App。它們從劇方接任務下發給達人做推廣服務,也會孵化達人,助力短劇分發,獲得撮合中介傭金。
抖音、快手在站內上線了小程序推廣計劃,創作者滿足1000粉絲條件,就可以領取短劇推廣的任務。
短劇行業是一門流量生意而非內容生意,很多短劇收入中90%的支出都是投流成本。劇方除了在抖音、騰訊等平臺投流外,短劇切片分發也是重要渠道之一。短劇固定成本幾萬到幾十萬不等,較容易回本,切片分發的收益對劇方來說都是增量。所以劇方愿意給到撮合中介與達人高達60%—90%等極高的分成比例。抖音星圖上,最多時9.6萬人在推一部劇,個人單劇最高收入為2萬。
某種程度上,短劇切片是在將多數錢分給多數人。

內容上,短劇多由爆款爽文翻拍而成,劇情上爽點足,影像上有看點,類型上多是逆襲、復仇、穿越、霸總、虐戀等,天然具備流量潛力,符合碎片化內容切片的特質。
有人告訴小娛,短劇切片分發是“當下最好的零成本創業新項目”;有人在網上哭訴自己想做短劇切片卻被“割韭菜”的故事,“一家人的平臺賬號全被封了”;有公司正在招兵買馬緊急開拓短劇切片的市場;有人已經轉行,稱做短劇切片的經歷就像“一場夢”…
01 零成本入局到一夜收入過萬
“短劇切片分發改變了我的生活。”
2022年10月,待業在家的范志強在抖音上追短劇,覺得價格太貴轉而開始在閑魚上買賣盜版資源,“我一份短劇資源賣六塊八塊,很多人買。”
之后,一個人聯系到范志強,問他要不要做短劇分發,“他說掛上小程序就能給我分用戶充值額的70%,每個月給我結算。我也沒啥成本,就做唄。”
花了兩天時間剪完視頻掛載后,范志強沒有再管賬號,幾天后看到有人充了30多也沒在意。沒想到,一個月后,他居然真收到了錢。
之后,范志強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聯系九州等平臺,問自己能不能開展短劇分發業務,得到了肯定的答復。當時九州在快手上有小程序,范志強把自己的快手ID給九州,九州用表格統計后,給范志強開通掛他們小程序的權限,“過程就這么簡單。”
“九州給我的點位能到充值額的90%,我扣除了20%再給下面的人利潤也不錯,我就開始做團長。”
那時,九州的業務量要求是單月新增50個賬號。范志強每天抱著手機挨個私信電影剪輯賬號,拉人做短劇切片。

那會沒有監管,短劇切片還屬于蠻荒時代,“平臺上你隨便發短劇營銷視頻,甚至是原短劇片段直接放在上面,也能過審獲得不錯的流量效果,有人充值。”
私信博主時,范志強也不會在意對方的粉絲量。很多人也不會回復他的私信,但范志強自己知道這是門好生意,“那時候我每天都會剪二十多個視頻發。”
范志強清楚地記得,2022年12月的最后一周他賺了3900,相當于在內蒙古老家2個月的工資。2023年2月春節期間,抖音開放了掛載短劇分發的鏈接,范志強在抖音注冊了發短劇切片的賬號,“春節不到4天,我的個人賬號收到了3萬多的充值額。躺賺的感覺真是太爽了。”

圖源:公眾號短劇內行人
御今文化是一家成立于2019年的MCN機構,之前主要做影視綜達人運營,2023年開始做短劇切片分發行業。去年7月22日,為了擴大達人隊伍,御今在杭州舉辦了短劇行業大會。
對范志強的說法,御今文化的CTO魯恩文感同身受,“那時候短劇分發正是火熱發展階段,我們在杭州辦活動時來了很多電商行業的淘客。他們一個團長手底下能有幾萬人,‘螞蟻軍團’一樣。當時對做切片分銷的賬號也沒有要求,0粉也行。甚至只要你發就有人充值,很多淘客入行。”
半年已過,如今當時入局的淘客所剩無幾。歸納原因,主要是頭部平臺的監管加嚴,短劇切片行業已變。
02 瞬息萬變,市場變天
“你想想,30萬人一人拿著三四個手機,每天發三四十個一模一樣的劇情,整個短視頻切片市場行業有多火吧。”電話那頭,海口一家短劇切片公司的負責人陳龍對河豚君說道,“大家都在默默賺錢,沒人說而已。”
陳龍印象最深的是,八九月份他在家附近的裁縫店改衣服,都能看到大姐在刷短劇。
那時候,范志強手下的一位達人王帥,拉動了自己身邊的七大姑八大姨一起發,“復制粘貼而已,有手機就能做,運氣好碰到爆款就發財了。”
“分銷公司直接給達人分享鏈接,不教剪輯,至于你發了之后會不會被封號,和他們沒關系。”
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是,范志強曾一個月給四川一位達人發了四五萬的分賬,“他不上班,平時愛打麻將,副業就是從朋友那里買了十幾臺手機,十幾張卡,每天自己剪視頻,換不同的濾鏡上傳,有段時間也能每天賺2000。他一個男光棍,可以活得很滋潤了。”
談及內容時,范志強記得,“他的賬號充值一直沒出過爆款,但幾十個賬號一直有穩定的產出。純靠強執行力,靠量起來。也有其他人作品爆的,連續一周每天都能收到1萬多的充值。”
“那時候短視頻平臺單做投流的業務就賺得盆滿缽滿,會計的算盤轉得嘩嘩響,領導覺得服務好做投流的就行了,也沒關注到短劇切片分發吧。”當河豚君問微信里的某頭部平臺的員工劉強,為何平臺會放任短劇切片發展時,對方給出了這樣的回答。
范志強看到麻雀、千順順等短劇切片平臺做得火熱,也萌生了做平臺的想法,“杭州一家短劇平臺,是短劇行業最早做三級分銷最早的一家,一直沒聲張,但靠這個迅速壯大。”
“那時候手下的達人,都是靠信任口頭承諾分配工作的。剛開始做的時候我都是通過微信群,挨個給對方轉賬。印象最深的是,過年有一次從晚上7點轉賬到12點,微信、支付寶、銀行全被限額了。很多人是給他們結了一次錢后,才有了信任感。”范志強回憶起當時著急做APP的原因,“如果沒有APP,陌生人也不會信任你這件事是靠譜的。”
“你的邀請人是誰?怎么結算?這靠地推、表格根本做不大。有了APP,才能做三級分銷的拉人和結賬,做裂變。”
去年五一時,范志強開了個公司,準備開發APP。之后,范志強發現公司一個月的收入抵不過支出,“之前我當團長時是個人,稅務局開票只需要1%的稅,但是公司公對公走賬至少需要6%的專票。十幾個剪輯師剪視頻,程序員一個月工資上萬,入不敷出。”
一個月后,公司解散,范志強改為和程序員以兼職的形式合作,每個月給后者4000元。
那時候,抖音已經完全禁止了App接入,快手還能做,“我一直催他趕緊接入快手,還有機會搏一搏,他說UI太丑了,一直要改改改。”
范志強在等待中度過了三個月,“這是最寶貴的三個月,也是短劇切片營銷進行三級分銷模式泛濫的時候。那時候最低能給到下級50%的分成,拉人漲業績就能賺很多錢。”
范志強聽聞,那時千順順的一個團長,成員上萬人,月流水跑到了千萬級別。
三個月后,范志強收到了程序員給的APP,但好市場不再,頭部平臺都開始整治短劇切片市場,“也有人問我怎么不多投入點錢加快進度呢。主要是我沒什么存款,膽子也小,不敢冒風險。現在想想,人這一輩子能遇到幾個風口呢?該賭的。唉。”
“切片營銷的市場這么大,必須走向正規化整治,現在相當于我們統一管理了。而且我們也能拿到分潤。”劉強回憶起公司開會時領導傳遞的工作重點,“此外,搬運擾亂了平臺的生態,低質內容泛濫,上面也發文要求我們整治短劇。”
平臺整治的第一步,是屏蔽短劇切片的外部鏈接,要求短劇切片分發必須走小程序推廣計劃。去年8月4日,抖音全面取消水下掛載,實行抖音小程序推廣計劃。抖音小程序推廣計劃要求入駐的公司必須成立一年以上,注冊資金100萬以上,范志強的公司資質不夠,“而且,市場風向變了,像千順順等做三級的平臺已經很火了,很多大公司也開始入局,普通人越來越難做了。”
03 微商、公司紛紛入局
趙蓉蓉是山西太原一位2歲孩子的媽媽。上班的話朝8晚6,一個月賺三四千,也沒辦法帶孩子。2013年起,趙蓉蓉開始做護膚品的帶貨微商,微商賣貨不好做后就開始做購物券分發,“我之前從好省平臺做優惠券分發,去年8月好省平臺上線了短劇分銷業務,我就開始做短劇切片。”
趙蓉蓉回憶道,8月初到9月初,上傳的每個視頻基本能收益,兩個頭部平臺加起來能賺五六千。而且最讓她興奮的是,“群里偶爾有著達人月入10萬的誘人案例。”
但是9月開始,某頭部平臺開始了強監管,要求必須千粉才能掛鏈接。最嚴格的,則是該平臺從去年11月開始了嚴打搬運的政策。之后,趙蓉蓉收入陡降。今年1月初,趙蓉蓉又因為發布的短劇切片違規被罰而注銷了賬號,“我的素材也得到了授權,但是平臺還是給我限流了。沒量我就注銷了重新注冊。”

四川宜賓的趙敏在一家美甲店工作,平時做短劇切片,她去年靠著搬運賺了些錢,但最近準備放棄了,“我前幾天洗稿洗了2天,每次剪3小時好不容易過了原創,播放量100左右。今天忍不住搬了一個,播放量200,別說出單了,這點流量啥用也沒有,真是沒救了。”


周杰之前在杭州電商行業做攝影,考慮到電商行業太卷決定轉發,現在在無憂傳媒做短劇業務部的運營。之前,周杰的工作是在抖快上私信電影剪輯的博主,和達人、機構、工作室談合作,從去年6月到現在,拉到了500個左右的達人。
周杰記得,“達人中有一些專門做媒體矩陣號的群體,之前做過賣貨切片,中視頻計劃,一直靠做媒體號賺錢。還有一些是三四線城市的人,比如工地上的大叔,他們白天上工地,晚上回來剪輯視頻。店鋪的小老板,他們對賺錢很積極,之前也做過炒幣之類的業務。”
而入局的大平臺中,不乏直播MCN公司的背影。
映客、網易之前也做過陪聊的APP,找女孩做直播。千順順之前做一對一的女生陪聊。兩者都會通過廣告投流吸引到男性用戶。吸引趙蓉蓉入行的劇里劇外,之前是購物平臺好省。這些平臺之前發展原業務的時候,就在拉人頭,現在還在用“人傳人”發展業務。
對此,陳龍稱已經看透了,“從人類的角度來講,所有的這些傳銷、微商,包括你結婚生孩子,都是人傳人。有一個主體先給你畫餅,告訴你做這事很美好,能賺錢。實際上,如果你進入了一個有油水的行業,成為其中的一部分,確實能賺到些油水,但更多的人都會是炮灰。”
魯恩文則稱在謹慎對待“人傳人”,“在御今,你拉人是有獎勵的。但是你拉的人,又拉了一個人,他就跟你無關了,這叫二級。如果變成三級四級代理模式的話,有些人會覺得拉人就能賺錢了,我就不用自己做業務了,整個業務鏈條很容易惡化。”
“用人拉人的方式做短劇切片營銷的公司很多。畢竟忽悠別人能賺錢,比自己干活更容易也更迅速。但是這種無限極的模式只要市場局查肯定是傳銷。不過在短劇切片領域,沒有‘傳銷’的受害者,大家沒有出錢,付出的是時間和精力,破的也只有發財的夢想而已。”
施然是廣州一家國內頭部直播公司的運營,其公司正在做人傳人的模式,施然直言很羨慕負責切片拉人業務的同事業績,“片方不看重我們是不是在做直銷還是傳銷,他只想把短劇更好地分發出去,量起來了就行。人傳人的過程中,總有人在做事,總能碰到爆款。還是拉人的業務來錢快。”
施然也透露,“這些達人現在常遇到的問題之一,是因為搬運問題被封號。他們自己也知道是在賭爆款嘛,被封了也不能怪我們,重新注冊唄。”
值得一提的是,周杰觀察到,某頭部平臺會對百萬粉以上的短劇切片號放寬審核機制,“短劇的大頭收益還需要這些大號。”
范志強補充道,“簡單來說平臺更信任大號,但是大號如果一直犯事,特別遇到那么幾次嚴打的時候,就會被關小黑屋。”
為了吸引用戶看完視頻后上頭,直接充值,大號經常剪輯20分鐘以上的短劇切片,這也使得平臺的數據庫中,大號的內容更容易被認定為原創,其他人發的內容被判定為素材重讀。
審核上,高播放量的切片視頻經常會經歷一次機審,一次人工審核,周杰聽多了爆款切片被下架的問題,他建議達人們,“一條視頻爆了,先隱藏,過兩天重新發一遍,及時收手,防止平臺在二次審核的時候判定你違規,不要一頓飽,要頓頓飽。”
關于很多達人遇到的切片內容被平臺判重的問題,魯恩文說到,“去重邏輯是短劇分發最本質的東西,沒什么爆款公式這一說。”

04 被割韭菜,等爆款,二八分化愈加嚴重
對于平臺的監管政策,魯恩文稱很歡迎,“平臺相當于做了一個三方監管的動作,它的接口能監測到所有達人訂單的公開數據,這樣的話劇場方和服務方都不敢扣量,對達人和我們都有利。”
看得見的變化是,去年11月,抖音開始審核撮合中介的APP,后者需要把APP的ID、密鑰給抖音審核。之后,一些沒有二創能力搞搬運、搞拉人頭搞傳銷、搞培訓割韭菜的撮合中介,多數都被平臺取消了資格,或限制了掛載能力。現在做投流的主體,必須是有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文網文、電信增值的企業。
關于市場,魯恩文認為,“現在短劇切片分發的業務已經很穩定成熟了。入場的玩家關鍵是做自營賬號,幫達人接到能變現的任務。”
周杰現在的日常工作除了拉人,還有培訓達人的業務,“出內容很重要,我們會給學員進行培訓。”
做久了,魯恩文也統計出了達人留存率的概率,“一般來說進入短劇切片行業的成材率是15%。也就是說100個人入行,能做出來內容一個月賺三四千的大概有15個。”
盈利方面,一般100萬粉絲的剪輯賬號,保底月入五六萬。此外,淘寶、西瓜視頻、拼多多等平臺也推出不同的達人激勵機制。
例如淘寶對抖快賬號1萬粉以上,有20條短劇切片等符合入駐的部分達人給予每天399的補貼。拼多多對抖快粉絲大于10W的達人,給予流量扶持120天、保底收益+流量分成+話題投稿獎勵、保底1000/月的扶持。
短劇切片盈利不看播放量,主要看播放量看轉化。1萬播放量大概能轉化成200,當然也要看每個人的剪輯手法,還有短劇品質。
魯恩文用股市的邏輯類比短劇切片領域,“短劇切片分發的剪輯手就像散戶一樣,你見過有多少散戶能賺到大錢的,少之又少,所以散戶就應該降低自己的期望值,能喝湯就不錯了。但短劇散戶比股市散戶好,起碼你不會虧錢,最多費時費力。”
一般而言,一部短劇做切片推廣的周期為一個月,收益只在前兩周。周杰說,“一部短劇兩周都沒有起來的話,后面再盈利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實際上,如果切片分發的第一周該劇沒有熱度,基本就不會再推了。不過我們會一直更新短劇的榜單,如果有達人感興趣,他也隨時可以剪。”
遇到數據好的短劇時,周杰也會在群里更新動向,告訴達人數據轉化情況,激勵達人再沖一沖。
所幸,趙蓉蓉的快手賬號“甜橙追劇”仍在正常運營。現在,趙蓉蓉每天會更新一兩個作品,選的劇集是爆火短劇《季總您的馬甲叒掉了》,“這部劇在抖音上的短劇切片最高收益19萬。快手上的最高收益雖然只能到零頭,但要是能碰上爆款也夠我花的了。做這個就是一年不開張,開張吃一年,我一個號一天發兩條視頻,一個月60條,可能59條沒有收益,但是一條有收益就夠了。我在等爆款。”
范志強說,現在做的達人多是上班族,很少有寶媽,“但做‘無腦搬運’的達人還是有。明知道不賺錢,但是100個人里、1000個人里總能出現一兩個爆款日入上千,達人就想為什么發財的不會是我呢。”
撮合中介之外,一些達人也在與平臺建立直接的合作關系。最近,趙蓉蓉稱淘寶逛逛通過其快手賬戶聯系到了她。
關于未來,趙蓉蓉計劃,“我做了將近十年的微商,有四五個微信號,里面有很多跟我創業的代理,現在他們賣貨不好做,也在找新機會。我想自己做起來之后培訓他們,拉他們一起做。”
河豚君在不少平臺刷到了交錢學做短劇切片的廣告,很多人言之鑿鑿地稱,“短劇切片分發是當下最好的零成本暴富的創業項目”,并附上畫質不清的后臺收入截圖,甚至曬出的截圖中,含有帶傳銷性質的間接收益。普通人想成功的方式,就是加微信,領取起號秘籍,交錢入群享受后期的系列服務。


魯恩文就遇到過多位,繳納了1280學費進入自家公司群的達人,他意識到,“原來我們家短劇分發群的價值這么高,居然被割韭菜的人當工具了。”


對此,河豚君咨詢的幾家撮合公司都表示現在不會收錢,周杰說,“工具的入門很簡單,關鍵是用。現在短劇切片正在好的發展階段,能做的達人肯定更愿意自己做,而不是教你,大家要多搜集信息,別被機構騙了。”
05 培訓、扶持達人、對接切片服務商
撮合中介更加注重短劇的內容,競爭點從達人數量轉為了精細化運營。
現在,撮合中介會爭取拿到短劇的獨家首發權。周杰也直言,“對短劇而言,時間就是錢。首發的達人原創度高,轉化也更好。”
最近,御今文化發布了一款去年10月已經發布的互動游戲。游戲質量很高,但是因為之前已有大量用戶在抖快等上傳了該游戲的內容,切片分發效果并不好,魯恩文表示,“只要平臺判定內容重復度高就不給推流,達人還可能被封號。誰先發內容非常重要。”
但現在市場上的撮合中介能拿到獨家劇的較少,很難。短劇制作方竇強表示,“如果我們只給一家的話,參與的達人就少了,肯定會盡量授權給多家的。”
關于之后公司的發展的重點,魯恩文表示,“關鍵點不會是價格,因為總有人更愿意薄利多銷,而是如何拉到更多的項目,培養更多的達人。我們現在在做淘寶、拼多多短劇,西瓜視頻的拉新,互動游戲的新領域,都是為了了解不同的平臺的內容特性,進而不同的達人合作。”
現在,御今主要服務的群體,一是已有百萬粉以上的達人,或者是切片服務商。
范志強介紹,“切片服務商,是指一些沉在‘水面下’玩矩陣號的技術人員。他們可以通過貓池等工具一次性打造百十個賬號,也可以通過技術算法,一次性做很多個賬號分發。內容上也會有自己開發的剪輯工具,形成體系和規模化。”
“談到短劇大家說的最多的,就是投流很重要,平臺天天躺賺。但總有對抗平臺的力量存在,短劇切片分發其實就是大家用私域,對抗平臺的一種形式,未來肯定會長期存在的。”陳龍說到。
內容上,御今也開拓了做互動影游切片分發、海外短劇分發等多種業務模式。
目前,御今文化的互動影游切片項目正在進行,效果不及預期,“互動短劇和互動游戲相比,用戶點進去沒有體感就要立馬付費,很難。也不像短劇中有這么多的故事情節,人物線少,用戶沒辦法做太多的故事二創。此外,互動短劇以游戲的類目進行分發,最多給到達人30%的分成,達人收益低。我們還在探索怎么做互動游戲的切片分發。”
一月初的短劇行業大會上,做互影科技是創始人鹍鵬對河豚君說,“我們現在獲客都是通過直播直接導量,轉化不錯。短劇切片分發的模式其實是去中性化,符合互聯網發展的大勢。本質上也是在調動上更多的人參與到項目中,我在想怎么用到我們的業務中,比如和MCN公司合作孵化的賬號,一起出錢養號,后續做發行。”
此外,趙蓉蓉也提到了內容的變化,“現在做短劇切片,過原創度是第一關。這要求你得寫出新意。此外,內容也很重要。最近我就在看《救貓咪》,像電影拉片一樣的看好的短劇切片內容,看看怎么有起承轉合、怎么在每一段的結尾留下鉤子,每一句之間停留幾秒。讓用戶先愛看我的內容,再去充值。”
“現在的海外短劇分發,就像去年三五月的國內短劇切片分發。畢竟現在海外短劇也正處于起步階段。他們的API接口也不太成熟。”
最近,御今正在TikTok上養號,做海外短劇切片分發的賬號,一個做了兩周的賬號賺了500美金,還沒有正式發布短劇測試收益。整體流程和國內短劇切片類似,鏈路則是用戶看完切片后跳轉到APP中付費觀看。
魯恩文直言,“翻譯劇,換臉劇,這些市面上割韭菜的海外短劇我們都不做,只做當地制作者拍攝的海外劇。只有劇好,切片分發才可能做出來成績,這是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魯恩文雖然不看好AI配音換臉的海外短劇,但正在研究如何用AI技術更好地剪輯短劇切片,“我們現在還是公司找全職的,懂海外語言文化的人剪,成本挺高的。”
此外,御今文化在計劃和優愛騰等長視頻平臺的合作,“長視頻平臺缺流量,抖音缺內容,他們需要通過切片廣告的形式做建聯。用戶看什么不是看,大家把分成談好就行了嘛,一起賺錢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