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樂獨角獸 赤木瓶子
編輯|Mia
“玩了這么多年乙女游戲,最爽的原來不是‘攻略’男主,而是被男主反向‘攻略’。”
2020年前后,乙女游戲跳出獨立賽道,大廠相繼入局湊起熱鬧。繼國乙首個破圈手游產品《戀與制作人》后,新的玩家不斷涌現,騰訊、網易、米哈游、朝夕光年等游戲大廠相繼入局,經過三年的沉淀,市面上的乙女手游格局基本穩定。然而在一段時間里,規則與版號的收緊下,部分產品不得不卸下“乙女”的標簽,披上更為泛化的“女性向”外套,#國乙避難所#等話題下,伴隨著玩家們激烈的討論。
如今,頂著“存量市場”與“純粹戀愛”兩塊背景板的國乙市場,再度迎來新品繁榮,大批相繼上線的新品引發鯰魚效應。1月18日,國產乙女手游先驅疊紙推出新品《戀與深空》,網易提檔《世界之外》。很快,處在運營期的女性向手游紛紛展開大動作,乙女游戲如騰訊的《光與夜之戀》、網易的《時空中的繪旅人》、米哈游的《未定事件簿》、靈犀互娛出品的《代號鳶》,女性向手游如祖龍的《以閃亮知名》等均以版本更新、新卡面、新PV等福利發放向玩家發起“誘惑”,短期內,游戲板塊持續走高。
目前看來,兩款新品上線初期表現不錯。據點點數據,《世界之外》《戀與深空》在1月20-1月26日的流水分別為1.19億及1.236億元,超過《原神》。此前,《戀與制作人》曾創下開服次月流水破3億紀錄。目前,《戀與深空》《世界之外》上線不到兩星期,據七麥數據,截至1月30日,《世界之外》《戀與深空》iphone游戲免費榜中,處在top6、top7的位置,符合新品手游的發展軌跡。
國乙市場正在迎來新的戰事,加入“科技與狠活”的新世代乙女手游,不僅有非紙片人的3D形式、玩家也反客為主化身當代“渣女”、以及種種“18+土味營銷動作”……乙女手游正以一種全新的樣貌闖入市場。
做大做強,國乙回歸“純愛”?
1月18日,“國乙大戰”打響,主要源于疊紙與網易推出的新品《戀與深空》及《世界之外》同期上線。后者原定上線日期為26日,或許是為趕來“赴戰”,提檔至18日。騰訊、米哈游、靈犀互娛旗下的熱門女性向游戲的加入、1月初剛剛上線的友誼時光女性向手游《浮生憶玲瓏》,讓這場大戰越發有趣。
《世界之外》的官方定位是“無限流言情手游”,網絡小說屬性加持明顯。玩家作為一名平凡大學生,能夠進入不同世界的不同時間線,體驗不同身份的經歷,當然,與不同的男性角色進行命運交匯,一不小心還會沒命。游戲內,玩家能夠通過收集男主卡牌與之親密互動。
從市場反饋來看,玩家普遍中意它如橙光小說一般的劇情,ai科技加持下,國乙男主第一次用原聲叫出玩家的名字(網名),成為討論點之一。產品雷點也很明顯,立繪有點“崩”,明顯的AI繪圖痕跡引發玩家不滿;黑屏多、場景單一略顯粗糙;氪金屬性明顯;基本沒有陪伴系統,玩家與男性角色的日常情感溝通缺失。總結來說,玩家普遍認為《世界之外》畫風略潦草,倉促上線的痕跡較重,但勝在文案撐起的劇情,以及愛玩家愛到死去活來的男性角色們,隨著劇情的深入推進,有一些瞬間甚至會讓玩家覺得自己有點“渣”。
《戀與深空》作為《戀與制作人》后的續作,延續了“戀與”世界觀,官方定位為“幻想高沉浸3D戀愛游戲”。玩家很快自覺將其定位為“戀與制作人plus版”,產品的主要特色是3D版的第一人稱視角,沉浸感較強。值得一提的是,這并不是一款近年立項的乙女手游,相較于2D,3D手游產品的研發周期較長,《戀與深空》首曝實機宣傳片是在2020年,粗略估計,研發制作周期至少3年。
3D形式之余,產品也放大了玩家個性化屬性,玩家可自行捏臉、調聲音,不再是過往玩家作為通用人設的存在——此前有乙游曾因“私設”之嫌引發“替身文學”事件,游戲角色也不再是“紙片人”形象,而化身為表情豐富、動態立體的3D模型。
同時,玩家與角色交互屬性也得到強化,游戲中,玩家可以與角色一起拍大頭貼、抓娃娃,可以伸出手臂打開手心,拖住角色的下巴、甚至做出如戳游戲角色屁股的惡作劇……此外,據制作方透露,游戲為強化玩家與角色的連接感,加入了雙人戰斗模式,但較為簡單。另有玩家透露,《戀與深空》在測試階段曾于展臺推出了VR互動的約會體驗,或將在未來推出VR版體驗版本。
產品缺點也很明顯,由于產品為3D形式,不少玩家反饋剛游戲開服內存就達到了10個G,對于一款手游產品而言,內存占用偏高。此外,部分玩家認為,看慣了女性向產品里的紙片人,3D版的游戲角色看起來竟然虛幻起來,讓人“水土不服”。
可以看到,乙女手游本質上是為玩家提供戀愛體驗的產品,早期《戀與制作人》獨大之際,各類中小廠商一度推出糅合了其他熱門品類核心元素的類乙女產品,試圖向市場證明:乙女并不想拋棄男性受眾,于是乙女手游迎來“變形期”,加入戰斗、推理元素,再如在可攻略npc中加入女性角色等等,但大部分“不論不類”的成效顯然一般。
綜上來看,現階段的國乙產品不再試圖通過周邊功能博取玩家的注意,而是打好戀愛“地基”,通過人設、劇情、交互來豐富玩家的“戀愛感受”。可以看到,無論是功能上的增加、文案的強化,作為情緒價值驅動的產品類型,畢竟最打動玩家的體驗,總歸是“戀愛的感受”。
開局“放大”,國乙“打擂”啟示錄
從營銷角度來看,《戀與深空》《世界之外》無疑是成功的,多次霸榜微博熱搜并不稀奇,各類開局福利,已然見證了手游的內卷時刻。
就在玩家們還回味于派對游戲《元夢之星》的開局福利之際,乙女游戲也甩出一個慷慨的開局。《世界之外》定檔后,官微給出“101抽免費送”福利。同時,“活躍的不像官號”的《世界之外》在《戀與深空》《光與夜之戀》等多款同類型游戲官微評論區留言稱:一起做大做強。
內容上做大做強,買量上卻毫不手軟,玩家們多次在各類平臺圍觀這兩款游戲的廣告片,這不僅是當代乙女手游的特色,而是大部分新品宣發的特色。據DataEye-ADX數據:《戀與深空》在今年十二月底開始加大投放,日均投放視頻+圖片在500左右。上線前三天,繼續加大投放力度,每日成倍遞增。在其投放素材創意形式中,“游戲角色/世界觀展示”和“劇情實錄”占比較高。而《世界之外》在 2024 年 1 月項目組官宣“不限量不刪檔”測試后才開始投放,投放保持在視頻 + 圖片 200 組左右。
從買量的趨勢來看,或許是系列產品帶來的信心較強,也或許是準備更為充分,《戀與深空》的宣發投入顯得更加大手筆。據現有市場反饋來看,玩家也仍在適應3d形式的戀愛手游。
據《2020游戲研發力量調查(移動游戲篇)》,2018-2023年,女性游戲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8.4%,預計2023年中國女性向手游市場規模將達到958億元。另據Niko Partners數據:亞洲游戲玩家中女性占比達37%,女性玩家在亞洲正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長,幾乎是男性玩家增速的兩倍。隨著男性、女性對于游戲的偏好逐漸融合,邊界趨于模糊,主流游戲在女玩家群體的滲透將越來越高。
千億市場規模下,戀愛類游戲的市場盤子逐漸變大,無論是女性向還是男性向galgame,參照去年爆款產品《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的影游互動熱潮,游戲賽道中,深耕情緒價值的游戲市場潛力可見一斑。娛樂獨角獸觀察發現,定檔、dlc殺青等游戲圈罕見的說辭如今已越發常見,隨著游戲產業與文娛產業的融合持續加深,未來,這類深耕情緒價值的戀愛向游戲內容將持續噴涌,并在aigc影游交互的背景下,迎接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