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AMC迎來“蝶變”,會借鑒淡馬錫模式嗎?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AMC迎來“蝶變”,會借鑒淡馬錫模式嗎?

剝離處理不良資產為使命的AMC(即:四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5年后迎來“蝶變”。

文 | 獨角金融 鄭理

剝離處理不良資產為使命的AMC(即:四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5年后迎來“蝶變”。

繼中國中信金融資產(原“中國華融”,2799.HK)26.46%的股份,劃入中信集團并完成更名后,其余三家AMC(分別為中國信達、東方資產、長城資產)并入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投公司”)的消息也得到進一步確認。

據新華財經向業內知情人士處再次確認,三家AMC將于近期劃至中投公司。一家AMC的內部人士向“第一財經”表示,這一改變籌劃已久,現在還處于接洽盡調階段,關于如何劃入、人事安排、制度調整目前還沒看到具體方案,據他分析,正式公布方案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三家AMC籌劃被劃入中投公司的原因,博通咨詢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蓬博分析,從最近幾年的重大不良資產化解過程中,比如房地產行業,四大AMC都是相對缺位的,基本都是由監管在牽頭,一方面是自身實力不足,另一方面也說明過去盲目擴張讓四大AMC也陷入了不良的問題之中。

1、四大AMC的“前世”與“今生”

90年代末,四大AMC成立,最初的使命是,為籌備上市的四大國有銀行剝離不良資產。設立之初,大股東為財政部,經營期限設定10年,因此還被起了個名字叫“十年之約”。

成立后至2003年,四大商業銀行及國家開發銀行1.39萬億元不良資產剝離至四家AMC,這一階段也是四大AMC發展的第一個階段,主要處置方式為債轉股,按與賬面價值1:1的價格收購,由財政兜底。

2004年-2009年,是四大AMC發展的第二個階段,繼續為四大國有銀行第一輪剝離不良貸款余額,第二輪剝離的約7800億元不良貸款,以及其他金融機構不良資產,這一階段以商業化收購處置為主,表現為四家AMC競標購買,不再以賬面價格1:1收購,逐漸自負盈虧,允許對不良資產追加投資、進行國債投資、開展商業性委托。這一階段的處置方式已開始呈現多樣化。

2010年-2015年是四大AMC發展的第三個階段,處置對象擴大至非金融企業不良資產,而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必須達到10戶/項及以上才可以轉讓。

第四個階段的時間在2016年-2020年,金融機構對公不良資產批量轉讓標準由10戶/項下降至3戶/項。

2021年,是AMC發展的第五個階段,金融機構單戶對公不良貸款轉讓和個人不良貸款(包括個人消費貸、信用卡透支貸款和部分個人經營性貸款)批量轉讓業務進入試點階段,多家AMC已經中標相關項目。

在四大AMC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即從2006年開始,因四大AMC政策性對接大行不良債權,而最終現金回收率較低,自身造血能力相對匱乏,四大AMC在分離政策性業務后,相繼啟動了商業化轉型,也奠定了各自故事的走向。

轉型的一個方向就是邁向金控之路。2006年-2015年期間,四大AMC涉足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信托、期貨等領域。

保險牌照曾是金融版圖中一塊重要的金融牌照,2007年,中國信達率先拿下保險牌照,通過發起設立幸福人壽的方式進入壽險領域。

2年后,中國長城和東方資產分別通過收購獲得了保險牌照。其中,中國長城在2009年通過收購重組方式成為上海廣電控股股東,繼而控制了長生人壽;東方資產則在2012年通過債轉股方式向中華聯合保險注資78.1億元,完成對中華聯合保險的重組,進而獲得中華聯合保險的控股權。中國華融雖然也覬覦保險牌照,但卻一直沒能如愿。

除了保險牌照,中國信達在內地和香港擁有7家從事不良資產經營和金融業務的機構,包括南洋商業銀行、信達證券、金谷國際信托、信達金融租賃、中國信達(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信達投資有限公司、中潤經濟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東方資產持有中華聯合保險外,還有大連銀行、東興證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上海東興投資控股發展有限公司、東方前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東方邦信融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方邦信”)、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大業信托和浙江融達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等公司,業務范圍包括不良資產經營、保險、信托、證券、銀行、基金、信用評級等公司。

長城資產先后擁有長城華西銀行、長城國瑞證券、長生人壽保險、長城新盛信托、長城金融租賃、長城投資基金、長城國際控股、長城國富置業等8家公司。

中國華融持有華融交易中心、華融消費金融、華融證券、華融湘江銀行、華融信托、華融金融租賃等。

從彼時監管環境的角度看,由于監管對資管公司收購金融牌照無過多限制,成為四大AMC布局綜合金融版圖的有利條件。但由于過去較為激進的擴張模式、內控管理相對缺失,非金融子公司投資無序等問題開始暴露,導致AMC在經營過程中積累了不少風險。

華泰證券發布報告指出,從整體規模看,寬松周期中,四大AMC業務持續拓展,總資產、營收、利潤攀升,四家AMC利潤分化較大。2018年監管趨嚴后,各家凈利潤顯著下滑。

從盈利情況來看,四大AMC的凈利潤近年來也均有不同程度下滑,甚至虧損。其中,中國信達2022年歸母凈利潤為63.1億元,此前2017年高峰時期一度超過180億元;東方資產2022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4.88億元,此前多年,這一數據均在70億元,甚至百億元以上;長城資產自2018年盈利斷崖式下滑,2021年歸母凈利潤首次虧損85.61億元虧損。

中國華融過去擴張速度較快,凈利潤曾在2017年接近220億元,但之后風險暴露,2022年虧損至275.81億元。隨著中信集團入主,公司經營逐步回到正軌。

2018年,《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資本管理辦法(試行)》正式實行,對AMC設定專門的資本管理標準,并要求其“相對集中,突出主業”,對AMC的監管政策逐步收緊。

2、聚焦主業,出售牌照

過去,四大AMC打造綜合金融體系,目前監管引導其回歸本源,疊加2018年4月份的“賴小民”黑天鵝事件的影響,四大AMC紛紛開始“瘦身”,剝離部分金融牌照,回歸主業。

從2019年開始,中國華融開始減持股份,加速剝離非核心資產,化解自身風險。

2020年2月,中國華融掛牌所持有的75%的青海華融昆侖資產股權進行轉讓。除此之外,該公司還曾先后發布公告,擬轉讓華融交易中心、華融消金、華融信托、華融證券、湘江銀行、華融金融租賃、華融融達期貨、華融晉商資管等8家金融牌照子公司的股權。

目前,中國華融已經完成5張金融牌照的出售,包括華融交易中心、華融消金、湘江銀行、華融證券、華融信托,對價合計達304.8億元。

相比其他三家AMC,中國華融的體量基數較大,也存在較多的風險因素,出售其他資產,有利于其甩掉歷史包袱,重新出發。

2019年至今,東方資產持有24家“邦信小貸”股權,邦信小貸由東方資產旗下的東方邦信融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方邦信”)控股,其中有7家已被出售、2家注銷、9家解散,目前僅剩下6家小貸機構。

近日,成都邦信小貸97.43%股權的交易底價為2.31億元。若按照該價格成交,有望創下東方資產轉讓小貸牌照價格最高記錄。

繼中國華融、長城資產清倉金融牌照 、旗下地方AMC股權后,東方資產在清倉地方AMC股權上也有動作。

2021年6月份,東方資產旗下的東方邦信擬將持有的北京東方博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20%的股權公開轉讓。

2022年8月,上海東興投資在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掛牌了其持有的天津金融資產20%的股權;同年10月,上海東興投資擬處置所持有的寧波金資34%股權。

2023年1月16日,東方邦信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東方創投”)投資的上市公司山東玻纖發布公告:東方資產決定對下屬公司進行整合。其中,上海東興將對東方創投進行吸收合并。

中國信達對幸福人壽的持股長達12年后,2019年6月,中國信達擬轉讓所持幸福人壽全部股權。同年10月,中國信達以75億元的價格出售了幸福人壽的股權。在此之前,中國信達還轉讓了信達財險(后來更名為“國任財險”)41%的股權。同樣,長城資產及其全資持股的長城國富置業也轉讓了長生人壽51%及19%的股份。

當四家AMC劃至中信集團與中投公司后,接下來他們的金融版圖故事將如何演變?值得關注。

3、中投公司會借鑒淡馬錫模式嗎?

財政部所持三大AMC股權或將直接劃給中投公司旗下的中央匯金,財政部將不再持股。

“新東家”實力強勁。2022年,中投公司資產總計為1.24萬億美元(約8.86萬億元),實現營收434.21億美元(約3108.9億元),凈利潤460.45億美元(約3296.8億)。

中投公司下設三個子公司,分別為中投國際有限責任公司、中投海外直接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若疊加三大AMC資產,中投公司未來總資產將超過11.75萬億元。

中投公司如果將三家AMC收入囊中,又是否會借鑒淡馬錫模式?

淡馬錫模式,就是淡馬錫控股公司的經營方式。這種經營方式以客戶為導向,批量處理中小企業貸款擔保申請、審批、放貸及風險控制,建立“信貸工廠”提供中小企業融資。這種模式之所以成功,部分歸功于優質的治理體系。

淡馬錫由新加坡財政部100%控股,真正起到關鍵作用的是公司特殊的董事會構成,分層遞進的控制方式和有效的約束機制。

國資向來對于淡馬錫模式比較認可。據《經濟觀察報》此前曾報道,2018年,深圳市政府審議通過了《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對標淡馬錫打造國際一流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實施方案》。在對標學習新加波淡馬錫上,深圳國資也不是個例。此前在多地國企改革中均提及對標學習淡馬錫。作為主權財富基金的中投公司,是否會借鑒淡馬錫模式,目前還不得而知。

在項目投資方面,中投公司和淡馬錫有過多次合作。例如,基金規模8億美元的厚安創新基金,就是由中投公司、淡馬錫等公司共同發起設立;正通汽車赴港IPO的過程中,“金融大佬”索羅斯香港基金公司SFM HK以4000萬美金通過國際配售認購了正通汽車,同時參與國際配售的還有兩大主權基金中投和淡馬錫,以及惠理基金等;零氪科技成立以來,獲得資本熱捧,并連續獲得淡馬錫、中投等多家機構投資。從投資案例上能夠發現,中投和淡馬錫比較了解對方的投資邏輯和布局邏輯。

最近四大AMC紛紛有動作,前不久中國華融還劃入到了中信集團,對四大AMC的合并,其原因與哪些因素有關?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表示,原本四大AMC都是財政部持股管理,但實際上各AMC的經營獨立性很高,像華融就曾出現過一些問題,因此除了中國華融劃歸中信集團外,其他三家都被劃歸至中投公司,雖然管理層級不變,但卻可以加強管理能力,化解潛在風險。

“由于四家AMC公司之間存在高度的業務重合,并且部分金融業務與中信集團、中投公司也存在競爭性重合,因此后續會有整合的趨勢,但因為涉及的復雜性,會穩妥推進。”沈萌稱。

目前,四大AMC雖坐擁5萬億資產,但也有相應的壞賬,接下來這些問題又將如何解決?

沈萌認為,后續仍會按照此前的工作思路,化解風險、處置資產,特別是在更具實力的新股東的支持下用“時間換空間”的方式最大化處置利益。

化解金融風險、紓困實體企業,四大AMC把握住時代的發展機遇,已經圓滿完成了歷史使命。未來,他們的故事又將如何續寫?評論區聊聊吧。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中國華融

2.6k
  • 中信金融資產管理層:將研究分紅可行性和實施路徑
  • 維持死刑判決!中國華融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原總經理白天輝受賄案二審宣判

中國信達

2.9k
  • 中國信達在天津成立資產修復投資合伙企業,出資額200億
  • 中國信達在天津成立2家企管合伙企業,出資額共300億元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AMC迎來“蝶變”,會借鑒淡馬錫模式嗎?

剝離處理不良資產為使命的AMC(即:四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5年后迎來“蝶變”。

文 | 獨角金融 鄭理

剝離處理不良資產為使命的AMC(即:四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5年后迎來“蝶變”。

繼中國中信金融資產(原“中國華融”,2799.HK)26.46%的股份,劃入中信集團并完成更名后,其余三家AMC(分別為中國信達、東方資產、長城資產)并入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投公司”)的消息也得到進一步確認。

據新華財經向業內知情人士處再次確認,三家AMC將于近期劃至中投公司。一家AMC的內部人士向“第一財經”表示,這一改變籌劃已久,現在還處于接洽盡調階段,關于如何劃入、人事安排、制度調整目前還沒看到具體方案,據他分析,正式公布方案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三家AMC籌劃被劃入中投公司的原因,博通咨詢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蓬博分析,從最近幾年的重大不良資產化解過程中,比如房地產行業,四大AMC都是相對缺位的,基本都是由監管在牽頭,一方面是自身實力不足,另一方面也說明過去盲目擴張讓四大AMC也陷入了不良的問題之中。

1、四大AMC的“前世”與“今生”

90年代末,四大AMC成立,最初的使命是,為籌備上市的四大國有銀行剝離不良資產。設立之初,大股東為財政部,經營期限設定10年,因此還被起了個名字叫“十年之約”。

成立后至2003年,四大商業銀行及國家開發銀行1.39萬億元不良資產剝離至四家AMC,這一階段也是四大AMC發展的第一個階段,主要處置方式為債轉股,按與賬面價值1:1的價格收購,由財政兜底。

2004年-2009年,是四大AMC發展的第二個階段,繼續為四大國有銀行第一輪剝離不良貸款余額,第二輪剝離的約7800億元不良貸款,以及其他金融機構不良資產,這一階段以商業化收購處置為主,表現為四家AMC競標購買,不再以賬面價格1:1收購,逐漸自負盈虧,允許對不良資產追加投資、進行國債投資、開展商業性委托。這一階段的處置方式已開始呈現多樣化。

2010年-2015年是四大AMC發展的第三個階段,處置對象擴大至非金融企業不良資產,而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必須達到10戶/項及以上才可以轉讓。

第四個階段的時間在2016年-2020年,金融機構對公不良資產批量轉讓標準由10戶/項下降至3戶/項。

2021年,是AMC發展的第五個階段,金融機構單戶對公不良貸款轉讓和個人不良貸款(包括個人消費貸、信用卡透支貸款和部分個人經營性貸款)批量轉讓業務進入試點階段,多家AMC已經中標相關項目。

在四大AMC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即從2006年開始,因四大AMC政策性對接大行不良債權,而最終現金回收率較低,自身造血能力相對匱乏,四大AMC在分離政策性業務后,相繼啟動了商業化轉型,也奠定了各自故事的走向。

轉型的一個方向就是邁向金控之路。2006年-2015年期間,四大AMC涉足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信托、期貨等領域。

保險牌照曾是金融版圖中一塊重要的金融牌照,2007年,中國信達率先拿下保險牌照,通過發起設立幸福人壽的方式進入壽險領域。

2年后,中國長城和東方資產分別通過收購獲得了保險牌照。其中,中國長城在2009年通過收購重組方式成為上海廣電控股股東,繼而控制了長生人壽;東方資產則在2012年通過債轉股方式向中華聯合保險注資78.1億元,完成對中華聯合保險的重組,進而獲得中華聯合保險的控股權。中國華融雖然也覬覦保險牌照,但卻一直沒能如愿。

除了保險牌照,中國信達在內地和香港擁有7家從事不良資產經營和金融業務的機構,包括南洋商業銀行、信達證券、金谷國際信托、信達金融租賃、中國信達(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信達投資有限公司、中潤經濟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東方資產持有中華聯合保險外,還有大連銀行、東興證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上海東興投資控股發展有限公司、東方前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東方邦信融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方邦信”)、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大業信托和浙江融達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等公司,業務范圍包括不良資產經營、保險、信托、證券、銀行、基金、信用評級等公司。

長城資產先后擁有長城華西銀行、長城國瑞證券、長生人壽保險、長城新盛信托、長城金融租賃、長城投資基金、長城國際控股、長城國富置業等8家公司。

中國華融持有華融交易中心、華融消費金融、華融證券、華融湘江銀行、華融信托、華融金融租賃等。

從彼時監管環境的角度看,由于監管對資管公司收購金融牌照無過多限制,成為四大AMC布局綜合金融版圖的有利條件。但由于過去較為激進的擴張模式、內控管理相對缺失,非金融子公司投資無序等問題開始暴露,導致AMC在經營過程中積累了不少風險。

華泰證券發布報告指出,從整體規模看,寬松周期中,四大AMC業務持續拓展,總資產、營收、利潤攀升,四家AMC利潤分化較大。2018年監管趨嚴后,各家凈利潤顯著下滑。

從盈利情況來看,四大AMC的凈利潤近年來也均有不同程度下滑,甚至虧損。其中,中國信達2022年歸母凈利潤為63.1億元,此前2017年高峰時期一度超過180億元;東方資產2022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4.88億元,此前多年,這一數據均在70億元,甚至百億元以上;長城資產自2018年盈利斷崖式下滑,2021年歸母凈利潤首次虧損85.61億元虧損。

中國華融過去擴張速度較快,凈利潤曾在2017年接近220億元,但之后風險暴露,2022年虧損至275.81億元。隨著中信集團入主,公司經營逐步回到正軌。

2018年,《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資本管理辦法(試行)》正式實行,對AMC設定專門的資本管理標準,并要求其“相對集中,突出主業”,對AMC的監管政策逐步收緊。

2、聚焦主業,出售牌照

過去,四大AMC打造綜合金融體系,目前監管引導其回歸本源,疊加2018年4月份的“賴小民”黑天鵝事件的影響,四大AMC紛紛開始“瘦身”,剝離部分金融牌照,回歸主業。

從2019年開始,中國華融開始減持股份,加速剝離非核心資產,化解自身風險。

2020年2月,中國華融掛牌所持有的75%的青海華融昆侖資產股權進行轉讓。除此之外,該公司還曾先后發布公告,擬轉讓華融交易中心、華融消金、華融信托、華融證券、湘江銀行、華融金融租賃、華融融達期貨、華融晉商資管等8家金融牌照子公司的股權。

目前,中國華融已經完成5張金融牌照的出售,包括華融交易中心、華融消金、湘江銀行、華融證券、華融信托,對價合計達304.8億元。

相比其他三家AMC,中國華融的體量基數較大,也存在較多的風險因素,出售其他資產,有利于其甩掉歷史包袱,重新出發。

2019年至今,東方資產持有24家“邦信小貸”股權,邦信小貸由東方資產旗下的東方邦信融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方邦信”)控股,其中有7家已被出售、2家注銷、9家解散,目前僅剩下6家小貸機構。

近日,成都邦信小貸97.43%股權的交易底價為2.31億元。若按照該價格成交,有望創下東方資產轉讓小貸牌照價格最高記錄。

繼中國華融、長城資產清倉金融牌照 、旗下地方AMC股權后,東方資產在清倉地方AMC股權上也有動作。

2021年6月份,東方資產旗下的東方邦信擬將持有的北京東方博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20%的股權公開轉讓。

2022年8月,上海東興投資在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掛牌了其持有的天津金融資產20%的股權;同年10月,上海東興投資擬處置所持有的寧波金資34%股權。

2023年1月16日,東方邦信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東方創投”)投資的上市公司山東玻纖發布公告:東方資產決定對下屬公司進行整合。其中,上海東興將對東方創投進行吸收合并。

中國信達對幸福人壽的持股長達12年后,2019年6月,中國信達擬轉讓所持幸福人壽全部股權。同年10月,中國信達以75億元的價格出售了幸福人壽的股權。在此之前,中國信達還轉讓了信達財險(后來更名為“國任財險”)41%的股權。同樣,長城資產及其全資持股的長城國富置業也轉讓了長生人壽51%及19%的股份。

當四家AMC劃至中信集團與中投公司后,接下來他們的金融版圖故事將如何演變?值得關注。

3、中投公司會借鑒淡馬錫模式嗎?

財政部所持三大AMC股權或將直接劃給中投公司旗下的中央匯金,財政部將不再持股。

“新東家”實力強勁。2022年,中投公司資產總計為1.24萬億美元(約8.86萬億元),實現營收434.21億美元(約3108.9億元),凈利潤460.45億美元(約3296.8億)。

中投公司下設三個子公司,分別為中投國際有限責任公司、中投海外直接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若疊加三大AMC資產,中投公司未來總資產將超過11.75萬億元。

中投公司如果將三家AMC收入囊中,又是否會借鑒淡馬錫模式?

淡馬錫模式,就是淡馬錫控股公司的經營方式。這種經營方式以客戶為導向,批量處理中小企業貸款擔保申請、審批、放貸及風險控制,建立“信貸工廠”提供中小企業融資。這種模式之所以成功,部分歸功于優質的治理體系。

淡馬錫由新加坡財政部100%控股,真正起到關鍵作用的是公司特殊的董事會構成,分層遞進的控制方式和有效的約束機制。

國資向來對于淡馬錫模式比較認可。據《經濟觀察報》此前曾報道,2018年,深圳市政府審議通過了《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對標淡馬錫打造國際一流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實施方案》。在對標學習新加波淡馬錫上,深圳國資也不是個例。此前在多地國企改革中均提及對標學習淡馬錫。作為主權財富基金的中投公司,是否會借鑒淡馬錫模式,目前還不得而知。

在項目投資方面,中投公司和淡馬錫有過多次合作。例如,基金規模8億美元的厚安創新基金,就是由中投公司、淡馬錫等公司共同發起設立;正通汽車赴港IPO的過程中,“金融大佬”索羅斯香港基金公司SFM HK以4000萬美金通過國際配售認購了正通汽車,同時參與國際配售的還有兩大主權基金中投和淡馬錫,以及惠理基金等;零氪科技成立以來,獲得資本熱捧,并連續獲得淡馬錫、中投等多家機構投資。從投資案例上能夠發現,中投和淡馬錫比較了解對方的投資邏輯和布局邏輯。

最近四大AMC紛紛有動作,前不久中國華融還劃入到了中信集團,對四大AMC的合并,其原因與哪些因素有關?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表示,原本四大AMC都是財政部持股管理,但實際上各AMC的經營獨立性很高,像華融就曾出現過一些問題,因此除了中國華融劃歸中信集團外,其他三家都被劃歸至中投公司,雖然管理層級不變,但卻可以加強管理能力,化解潛在風險。

“由于四家AMC公司之間存在高度的業務重合,并且部分金融業務與中信集團、中投公司也存在競爭性重合,因此后續會有整合的趨勢,但因為涉及的復雜性,會穩妥推進。”沈萌稱。

目前,四大AMC雖坐擁5萬億資產,但也有相應的壞賬,接下來這些問題又將如何解決?

沈萌認為,后續仍會按照此前的工作思路,化解風險、處置資產,特別是在更具實力的新股東的支持下用“時間換空間”的方式最大化處置利益。

化解金融風險、紓困實體企業,四大AMC把握住時代的發展機遇,已經圓滿完成了歷史使命。未來,他們的故事又將如何續寫?評論區聊聊吧。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栖霞市| 辽源市| 绥化市| 青冈县| 崇州市| 大余县| 忻城县| 德昌县| 荔波县| 万山特区| 九龙城区| 集安市| 保亭| 武平县| 广东省| 衡阳市| 广丰县| 兴国县| 黑河市| 德保县| 农安县| 嘉善县| 东港市| 琼中| 高州市| 通许县| 镶黄旗| 延川县| 肇庆市| 乐亭县| 广南县| 泰安市| 北辰区| 蕉岭县| 珲春市| 达拉特旗| SHOW| 宜州市| 康保县| 噶尔县| 土默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