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李彪
界面新聞編輯 | 宋佳楠
京東也想培養一個自己的“董宇輝”。
1月31日,界面新聞獲悉,京東目前正緊急動員各部門制定主播招聘計劃,要求規定不考核GMV(商品成交額,衡量電商平臺銷量的指標)、不考核毛利,只看人氣。
經接近京東的知情人士確認,這確實為京東為其采銷直播間制定的最新計劃。
自從去年雙11“京東采銷炮轟李佳琦底價協議”事件后,這家大型電商平臺順勢將“京東采銷直播間”由幕后推向臺前。其以“無傭金”、“無坑位”作主打標語,不斷加大該直播間在平臺上的流量曝光。
去年同期,京東還申請注冊了“京東采銷直播間”、“采銷直播”、“京東采銷”在內的多個商標。
一位京東自營采銷經理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去年年底,零售集團開始投入精力做直播后,就在內部動員采銷人員“人人上播”。他曾參與過兩次直播,其所在的3C家電事業部也開始為每個采銷人員排班直播,其他諸如商超等事業部均有類似計劃。
京東原先為采銷直播間設計的方案是“內部采銷+外聘兼職主播”。京東采銷主要負責介紹產品,但在鏡頭前的互動能力因人而異,普遍在上播前沒有接受過專業的直播帶貨培訓。而外聘兼職主播主要負責控場、指導帶貨并活躍現場氣氛。外聘主播通常是每次直播活動前從MCN公司臨時招募。
自開播以來,京東采銷直播間后臺數據存在一定波動,去年12月至今銷量與流量整體進入了一個瓶頸期,不同品類直播表現不一。像華為Mate 60這樣的大熱門單品,一場直播可做到30萬到50萬人同時在線觀看,賣出數千臺,而像一些小品類或冷門產品則遠遠達不到該數值。
多位參加過直播的京東采銷人員反映,京東內部對采銷直播的核心競爭力尚未達成統一共識,而頭部主播一直是該公司放不下的“心結”。
去年雙11的收關大會上,京東零售前任CEO辛利軍炮轟直播帶貨行業依賴頭部主播是“一萬個工廠養一個主播”。內部另有觀點認為,直播仍離不開高人氣主播的號召力。盡管京東采銷足夠熟悉產品,但對直播的各種流量玩法缺乏經驗。
作為傳統電商平臺,京東的優勢在于供應鏈,如能培養出像董宇輝、李佳琦這樣的超級頭部主播,對其提升流量、拓展新客也會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此前據多家媒體報道,“東方甄選小作文”事件爆發后,京東內部已多次小范圍開會探討招募董宇輝的可行性,以及未來多種合作的可能。而隨著董宇輝回歸東方甄選,京東3C數碼直播間、時尚美妝直播間、圖書直播間近期又開始隔空邀請董宇輝“做客”。董宇輝方面暫未給予回應。
如何找到一個真正屬于京東的“董宇輝”,已成為其采銷直播間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