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高菁
2023年,孚能科技(688567.SH)繼續虧損。
1月30日晚間,孚能科技披露年度業績預告稱,2023年虧損17億-21億元,虧損額同比增加約85%-127%。這已是孚能科技自2020年登陸科創板以來連續第四年虧損,累計虧損額約40億元。
孚能科技解釋稱,2023年年初,產品原材料價格較高,導致其成本抬高,且該階段的產品庫存占比較高。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下滑,其產品銷售價格也出現下調,導致公司毛利下降。
孚能科技為中國動力電池龍頭企業。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統計,去年孚能科技國內市場裝車量為5.94 GWh,占比1.53%,居國內第九。
2023年,受動力電池產業鏈供需失衡影響,鋰價整體呈現下跌態勢。生意社數據顯示,去年年底,國內電池級碳酸鋰混合均價為10.3萬元/噸,較年初下降80.38%。
電池級碳酸鋰是制造新能源鋰電池的核心原料,主要用于動力電池的正極材料,在電池總成本中占比約30%。這意味著碳酸鋰的價格波動,直接影響著動力電池的整體成本。
與此同時,下游電池電芯價格也出現下降。鑫鑼鋰電數據顯示,2023年年底,磷酸鐵鋰方形動力電芯均價為0.43元/瓦時,三元方形動力電芯均價為0.515元/瓦時,均較年初降超四成。
鋰電池通常采用電芯-模組-電池包的裝配模式,電芯是組成電池包的最小單元。三元方形電芯和磷酸鐵鋰方形電芯為目前鋰電池的兩種主要技術路線。
去年,孚能科技按庫存成本及可變現凈值孰低,計提資產減值損失超5億元。資產減值意指可收回的資產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在此情況下,企業通過計提準備金加以核銷。
孚能科技在業績預告中表示,截至去年年底,年初的高成本庫存產品已基本銷售完畢,存貨賬面價格大幅下降至合理水平,庫存壓力顯著減輕。
除資產減值損失外,孚能科技去年的投資損失也高達4億元。其與土耳其的新能源龍頭車企TOGG的合資公司SIRO,去年出現大額虧損。主要原因是原材料歐洲本地化供應導致成本較高,同時,該合資公司早期階段費用率較高。
2020年,孚能科技與TOGG簽訂合作意向書,雙方就此展開合作。2021年下半年,SIRO成立,負責TOGG全系車型及其他客戶的動力電池研發、生產和供應。
2023年12月,孚能科技官微透露,SIRO在土耳其蓋姆利克的6 GWh的模組和電池包產業已建成投產。
孚能科技四季度計提公告顯示,對SIRO計提投資損失為1.05億元,已較去年三季度減少近五成。
孚能科技表示,SIRO的降本增效及規模經濟效應的釋放需要一定時間,因此不排除SIRO在2024年繼續虧損的可能性。但隨著國內團隊的派駐支持以及中國供應鏈的導入,預計2024年虧損將大幅縮窄。
孚能科技還在業績預告中指出,海外業務已成為公司主要增長點。去年,該公司動力電池外銷營收貢獻過半,且出口產品毛利率優于國內市場。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最新數據顯示,孚能科技2023年動力電池出口銷量排名全國第三,僅次于寧德時代(300750.SZ)和比亞迪(002594.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