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馮雨晨
接受由控股股東“牽頭”的優質資產贈予后,*ST同達(600647.SH)在市場傳來一份財務指標“脫險”捷報。
根據*ST同達1月30日晚間的業績預告,并表上海朗綠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朗綠科技”)后,預計2023年實現扭虧為盈,凈資產“膨脹”至億元以上。這份宣告著“保殼”成功的業績預告當日晚間就火速引來交易所問詢函。
界面新聞記者走訪后發現,*ST同達將朗綠科技并表后,朗綠科技依舊在原地即朗詩綠色中心辦公,樓上有另一家港股上市公司朗詩綠色生活(01965.HK)員工在辦公。
“靠自己”僅營收92萬元
業績預告顯示,經*ST同達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3年實現歸屬凈利潤700萬元至1000萬元,扣非凈利潤600萬元至900萬元,營業收入約1.32億元,預計2023年期末凈資產約為4.15億元。
扭轉業績關鍵自然在于朗綠科技,2023年11月,在控股股東信達投資的“幫助”下,*ST同達獲贈朗綠科技51%的股權。2023年11月25日,*ST同達成功將朗綠科技并表。
*ST同達長期處于主營業務缺失的狀態,若是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ST同達營業收入約為92.8萬元。在2023年前三季度,*ST同達營收為100.37萬元,凈利潤為-695.49萬元。
兩家因“保殼”結合到一起的公司業務協同進展成為焦點,*ST同達曾表示上市公司將以綠色建筑全流程解決方案、智慧能源運維服務、專項技術服務以及智能設備銷售業務為主業。
如今并表兩個多月后*ST同達和朗綠科技是否有進行業務線或人員及辦公等方面的整合協同?界面新聞記者分別走訪了朗綠科技和*ST同達辦公地。
1月30日工作時間下午三點半左右,記者來到*ST同達辦公地址。和11月時到訪時一樣,公司依舊大門緊閉,前臺無人,少有員工走動,門口正對放著“熱烈歡迎董事監事蒞臨指導工作”的迎賓牌。
*ST同達董秘辦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公司只有該地一個辦公地點。并表后*ST同達和朗綠科技是分開辦公,公司作為總部,朗綠科技有自己的辦公地點。公司章程修改之后主營業務已經變更為朗綠科技主營業務。

另一邊,根據*ST同達在贈與協議中披露的朗綠科技注冊地址,記者來到上海市長寧區金輪路55號2座1005室,但發現該辦公園區內分為南區2座和北區2座,無論是南區2座和北區2座均只有“105”的門牌號而無“1005”,南區2座的1層區域均空蕩蕩,105號內空無一人,亦無辦公用具,而北區2座整個為煙草公司大樓,無朗綠科技蹤影。


朗綠科技員工真正的辦公地在離上述“上海市長寧區金輪路55號2座1005室”不到一公里的朗詩綠色中心。根據指示牌,朗綠科技就在2樓辦公,下午四點半左右,從外看去2樓辦公區亮著燈。
記者注意到,三層還有朗詩地產、朗詩綠色生活等。此前向*ST同達捐贈朗綠科技股權的上海淳明投資有限公司實控人田明也為朗詩綠色生活實控人,朗詩綠色生活為香港上市公司,總部在江蘇南京,是一家綠色生活服務提供商。
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在這座朗詩集團的大樓里,辦公人數最多的就是朗綠科技,人數相較以前少了一些,現在大概在百人以內。

新舊審計機構審計費用差距懸殊
資料顯示,*ST同達在1993年上市,由新亞快餐改革發展而來,2000年8月,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信達投資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ST同達長期主營貿易業務及投資與房地產銷售、房產出租,自2022年來,*ST同達便未開展建材貿易業務,2022年起房地產銷售業務也隨之停滯,徹底陷入主營業務缺失狀態。
因此,*ST同達自2022年起就將希望寄于收購優質資產增厚營收利潤,在獲贈朗詩科技51%股權得以“脫困”以前,*ST同達曾拋出四次資產重組計劃單均以失敗告終。
界面新聞曾在殼股*ST同達拋近6億現金收購:曾屢次收購失敗,賬上貨幣資金僅2.56億一文中詳細梳理了*ST同達為“保殼”進行的多次重大資產重組情況。
這輪贈予式“保殼”是否真正成功還是以將于今年3月30日公告的2023年年報中經審計的財務數據為準。*ST同達表示,本次業績預告是基于公司財務部門判斷所進行的初步核算,并經年審會計師對業績預告是否適當和審慎出具了專項說明。
仔細看年審會計師專項說明,會計師的表示是“我們沒有注意到同達創業公司存在其他重大事項使我們相信同達創業公司2023年度業績預盈公告沒有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編制。”
專項說明還提示,由于審計工作尚未完成,將進一步實施審計程序并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對同達創業公司2023年度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由此可能導致同達創業公司2023年度審定財務報表與同達創業公司2023年度業績預盈公告存在差異。
*ST同達目前審計機構為天健會計師事務所。2023年12月,*ST同達董事會更換原審計機構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轉而聘請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為2023年度審計機構,審計費用為208萬元(含差旅費)。
記者注意到,兩家審計機構費用差距懸殊。此前負責*ST同達2022年財務報告工作的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審計費用為不超過45萬元(含差旅費)。
標的公司并表后合同資產大增
由于*ST同達2023年財務數據對公司及投資者具有較大影響,迅速“膨脹”的營收和凈利潤引來交易所關注。
1月30日晚間的問詢函主要關注三方面問題:關于公司四季度業績大幅增長的合理性、關于朗綠科技應收賬款及合同資產的回收風險、關于變更2023年年審機構。
朗綠科技方面,問詢函要求說明2023年11月、12月朗綠科技合同資產賬面余額增長較大的原因,具體說明對應的項目合同簽訂、項目實施、收入確認等情況,說明是否存在為做大業績規模,放寬信用政策刺激銷售的情形。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據*ST同達前后披露,朗綠科技審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朗綠科技合同資產為1億元。而業績預告中,截至2023年末(未經審計),朗綠科技合同資產賬面余額為2.03億元,占總資產的比例為29%。
審計機構方面,除去年12月更換會計師事務所,*ST同達曾另外聘請天職會計師事務所對受贈標的朗綠科技2022年至2023年6月的財務報告進行審計。
對此,問詢函要求補充披露*ST同達管理層與中審眾環所、天職所就審計工作安排等相關事項歷次溝通情況,是否存在重大分歧;*ST同達管理層與天健所就審計工作的具體溝通過程及內容,天健所在接受公司委托前進行的盡職調查情況,是否充分履行前后任會計師溝通程序等問題。
1月31日,*ST同達 上演“天地板”行情,股價從漲停到跌停, 截至當日收盤,該股報收12.33元/股,跌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