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文斌
界面新聞編輯 | 黃月
今年元旦檔以15.36億元票房刷新中國影史元旦檔紀錄,之后,電影市場迅速冷卻。截至昨日11時,1月累計票房25.07億元。第一個星期之后,1月每個工作日的票房在0.50億元上下徘徊,這意味著1月大盤票房約為26億元。
26億并不是一個樂觀的數字。與往年對比,2024年1月總票房甚至低于2022年與2021年,僅比2020年新冠疫情之初的22.42億略高。除去2020年,2024年1月是2016年以來票房成績最低的1月。

從具體影片來看,1月票房前十的影片分別為《年會不能停!》《金手指》《潛行》《臨時劫案》《一閃一閃亮星星》《三大隊》《海王2:失落的王國》《養蜂人》《動物園里有什么?》《非誠勿擾3》。
其中,《年會不能停!》《金手指》《潛行》《一閃一閃亮星星》和《非誠勿擾3》均為元旦檔影片,《三大隊》《海王2:失落的王國》分別上映于2023年12月15日和12月20日。十部影片中僅有《臨時劫案》《養蜂人》和《動物園里有什么?》是本月上映的新片,但三部電影的票房和口碑都差強人意。

《養蜂人》和《動物園里有什么?》上映于1月12日。《養蜂人》是大衛·阿耶執導,杰森·斯坦森主演的動作電影,講述成為養蜂人的退役特工為房東復仇而與獨自對抗網絡詐騙集團的故事。盡管該片試圖在好萊塢傳統動作類型片的基礎上疊加“網絡詐騙”這一社會議題,但仍是以暴制暴的“爽文”式電影,追求刺激,毫無邏輯。而2023年以來,《奪寶奇兵:命運轉盤》《碟中諜7:致命清算(上)》等好萊塢動作電影在中國大陸的票房成績已然說明,套路固定、缺乏創新的好萊塢電影,即使制作精良、故事完整,也很難吸引中國觀眾,更不用說《養蜂人》的爛番茄新鮮度僅有71%,豆瓣評分也只有6.3分。截至1月30日,《養蜂人》累計票房僅有9394.78萬元。
《動物園里有什么?》由安小滿執導,包貝爾、潘斌龍等主演,講述一個打工社畜突然接手瀕臨倒閉的動物園,試圖與奇葩員工們完成一場令人匪夷所思的動物園營業計劃的故事。該片改編自韓國電影《秘密動物園》,原作豆瓣評分雖僅有6.6分,卻努力呈現了韓國財閥集權下的荒誕。而改編后的《動物園里有什么?》搬運了故事的框架,卻去除了原作最深刻的部分,同時也沒有加入本土化的笑點,口碑阻礙票房發酵,該片目前累計票房8696.72萬元。

《臨時劫案》上映于1月19日,由麥啟光執導,郭富城、任賢齊、林家棟主演。影片講述三個半路出家的“劫匪”試圖打劫但遭遇多方勢力阻攔的荒誕故事。電影設置了諸多轉折,但情節較為零碎,缺少令觀眾印象深刻的重點場面。《臨時劫案》目前豆瓣評分6.2分,累計票房約1.72億元,
由此可見,本月票房前十的影片中新片少且口碑差,這也同樣是1月份電影市場的整體情況。在《臨時劫案》上映后至月末的時間里,1月再沒有具較大影響力的新片定檔。盡管1月共有51部新片上映,大部分為紀錄片,大盤票房很大程度上依靠元旦及更早以前上映的舊片。一般只有口碑較好的舊片有可能跑出長尾效應,而12月以后上映并在1月仍有排片的電影中,僅有《三大隊》《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回演唱會》和《年會不能停!》豆瓣評分在8.0分左右。無論是新片還是舊片,觀眾的選擇都不多。

另一方面,好萊塢電影的產量因曠日持久的罷工而下降,好萊塢自身也處于“片荒”之中,遑論出口影片。這也使今年1月缺少能夠撐起冷檔期票房的好萊塢大片。《養蜂人》是元旦與春節之間上映的唯一一部好萊塢進口電影。
此外,從1月結束到2月10日春節檔開始前的9天內,沒有任何一部新片定檔。在臨近春節檔的時間內上映,電影的口碑和票房發酵可能會被春節檔新片打斷,因此這一段時間一直是冷門檔期。但檔期的冷清同時也為這一時期上映的新片減少競爭,即使只有1-2周,也未嘗不能獲得高票房。例如,2019年電影《死侍2:我愛我家》上映時,距離春節檔開始僅有10天,該片在上映一周內就獲得了1.52億元的票房;2018年,電影《南極之戀》在春節檔開始前15天上映,15天里獲得了近2.33億元票房。這足以證明,春節檔開始前的時間雖然冷清,但也具有票房產出能力。
而在2024年,1月下旬的新片空窗期將持續到2月中旬,這意味著春節檔開始前長達20天的時間都被浪費了。新片定檔高度集中于熱門檔期不是一件好事,一方面,新片集中于熱門檔期無疑將加劇檔期內新片的競爭;另一方面,熱門檔期畢竟只是全年中的少數時間,檔期內能夠容納的影片數量也有限,時間更長的冷門檔期才是全年票房大盤的決定因素。冷門檔期不應該被忽視,這也是2024年1月低迷的票房給全年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