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趙曉娟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赤蘚糖醇上游原料供應商的日子越來越難。
赤蘚糖醇供應商保齡寶(002286.SZ)1月26日發布的全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3年1-12月業績大幅下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200萬-5600萬元,凈利潤同比下降60.95%至57.95%。這意味著,刨去2023年前三季度4599萬元的凈利潤,保齡寶2023年四季度的凈利潤僅在601萬-1001萬元之間。
去年第三季度的業績也早有預兆,財報顯示,保齡寶前三季度19.65億元的營業收入創下2021年以來最低。
保齡寶作為農副食品加工企業,主要從事功能糖的研發、制造及方案服務公司,但這家公司被公眾熟知,則因為元氣森林氣泡水將赤蘚糖醇印上其氣泡水的包裝瓶。保齡寶的客戶包括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農夫山泉、東鵬飲料和元氣森林等。
對于凈利潤的大幅下滑,保齡寶給出的原因包括三方面:赤蘚糖醇受到市場需求暫時性下降和同行業競爭加劇影響,銷量和價格出現一定下降;玉米、白砂糖等原輔材料價格上漲未及時向下游傳導,導致部分產品毛利率下降;部分產線柔性化改造試產成本較高等因素導致公司業績出現下降。
營收下滑的同時,糖醇的毛利率水平更早開始下滑,其從2022年上半年的16%下滑至2023年上半年的5.9%,是保齡寶所有產品中毛利下滑最嚴重的產品類別。

實際上,與保齡寶業務接近的三元生物(SZ301206)在上半年同樣遭遇營收凈利潤雙降,凈利潤同比減少72.04%,背后原因同樣來自2022年以來赤蘚糖醇市場出現供大于求、競爭激烈、價格下滑等行業現象的拖累。
而在2023年3月,三元生物曾表示,彼時的赤蘚糖醇參與者從此前的三、四家迅速增長到20多家,新投資者的進入造成了嚴重的價格“內卷”,盡管有企業退出,但造成的價格影響仍在持續。據《第一財經》報道,2021年赤蘚糖醇價格最高點曾到達4萬元/噸,到2023年3月降低到1.4萬噸,兩年時間縮水60%。
保齡寶六大產品系列之一的功能糖醇系列產品主要為赤蘚糖醇。赤蘚糖醇是目前市場上唯一經生物發酵法天然轉化和提取制備而成的糖醇產品,是國家衛健委認定的0能量糖醇產品。赤蘚糖醇不參與糖代謝和血糖變化,適宜糖尿病患者食用。
保齡寶在財報中稱,近年來,在全球減糖、低糖大趨勢下,赤蘚糖醇以天然、零熱量、不參與血糖代謝、較高耐受量及酸熱性能穩定等特點,在無糖飲品、食品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以替代蔗糖等傳統糖源,達到減糖的目的。
保齡寶在2021年年報中指出,中國赤蘚糖醇的消費量自2018年開始爆發式增長,當年增長89.66%,2019年消費量翻番,原料供不應求。
這得益于以無糖氣泡水為主的無糖飲品的拉動。
根據界面新聞的不完全統計,在元氣森林走紅后的2019年-2023年,有超過30個品牌在中國市場推出不同的氣泡水產品。

而赤蘚糖醇原料企業端的萎靡,也折射出0糖飲料行業尤其是無糖氣泡水在過去一兩年的不振。界面新聞注意到,已有部分品牌的無糖氣泡水已經退出了市場競爭。
例如,達能脈動此前推出的0糖氣泡水產品“靈汽”已經無法在電商平臺檢索到,一度在盒馬和便利店大量鋪貨的悅己未來“輕汽”氣泡水已經在很多渠道消失不見,更多跟風涌現的氣泡水產品,更是連一絲水花都沒有看到就消失了。
此外,赤蘚糖醇也常應用于無糖酸奶的生產配方中,與無糖氣泡水出現同樣趨勢的是,酸奶品類自2020年以來,以更快的速度衰退。根據貝恩和凱度于去年12月發布的《2023年中國購物者報告》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平價、中端、高端酸奶的售價都在下降,酸奶整體處于量價齊跌的狀態。
赤蘚糖醇的供應商也在做相應的調整。
保齡寶除了赤蘚糖醇產品外還擁有果葡糖漿、麥芽糊精等淀粉糖產品。在去年10月的一次投資者問答中,保齡寶披露,已對赤蘚糖醇的產能做了調整,將部分產能轉產其他高毛利產品。同時公司將利用在生產技術上和產品應用技術上的優勢,拓展藥用及其他更多業務上的機會,讓赤蘚糖醇成為代糖的優選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