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二研究院 若楠 熊生
排版 | Cathy
監制 | Yoda
2024年春節預制菜銷量走俏,預制菜依然是消費者“年夜飯”上的重頭戲。各大生鮮平臺、電商、商超、餐飲門店都紛紛開賣春節預制菜。
預制菜賽道兩大“玩家”:“預制菜第一股”味知香(605089.SH)、“餐飲供應鏈第一股”千味央廚(001215.SZ)均在此前公布了2023年三季報,其業績有所分化。
「不二研究」據其三季報發現:2023年前三季度,味知香、千味央廚營收增速分別為1.92%、28.88%;其凈利增速分別為-2.90%、35.29%。目前,千味央廚的營收與凈利增速碾壓增速,在 「不二研究」看來,味知香的凈利出現負增長,其主要原因或在于原材料成本上漲及電商業務履約成本高導致的物流費用增加,從而影響味知香的凈利潤。
味知香是一家半成品菜肴供應商,主要從事半成品菜的生產、研發和銷售;千味央廚則是一家專門的餐飲速凍面米制品供應商,為餐企提供定制化、標準化的預制半成品。
截至1月26日收盤,味知香報收31.57元/股,對應市值43.57億元;千味央廚報收43.00元/股,對應市值42.74億元。
「不二研究」據兩者的三季報發現:2023年三季度,味知香、千味央廚的營收分別為6.19億元和13.28億元;營收增速分別為1.92%、28.88%。
同期,味知香、千味央廚的凈利分別為1.07億元和9427.05萬元;凈利增速分別為-2.90%、35.29%。
從布局上看,味知香以C端為主,B端為輔;千味央廚專注B端。隨著加盟店紅利逐漸消退,味知香的凈利出現負增長。2023年三季度,味知香新開加盟店數量為91家,關店數量為66家。
從2023年三季度業績增速看,千味央廚實現營收與凈利雙增;而味知香營收同比增加、凈利同比下滑。
去年7月的一篇舊文中(《味知香VS千味央廚一季報PK,預制菜下半場誰是新王?》),我們聚焦于作為預制菜賽道的兩大玩家,其定位略有不同,業績也出現分化。
時至今日,兩家預制菜企業不僅面臨業績分化等問題,還要直面食品安全、餐飲業恢復不及預期的風險。
隨著預制菜國標政策即將出臺,預制菜賽道將經歷新一輪洗牌。味知香、千味央廚,誰是預制菜“新寵”?由此,「不二研究」更新了7月舊文的部分數據和圖表,以下Enjoy:
2023年,預制菜頻頻沖上熱搜,不管是“預制菜占領商場”還是“預制菜進校園”的傳聞,使其置于輿論的風口浪尖。
據艾媒咨詢的《2023—2025年中國預制菜行業運行及投資決策分析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達到5434億元,同比增長21.3%,預計到2026年將會突破10720億元。
行業空間廣、頭部品牌缺乏的預制菜市場吸引了眾多資本入場。2021年,珍味小梅園、三餐有料、尋味獅、望家歡等預制菜上下游各企業前后獲得融資。
“預制菜第一股”味知香、“餐飲供應鏈第一股”千味央廚先后于2021年登陸A股市場。
當預制菜賽道競爭不斷加劇,作為預制菜賽道的兩大玩家,味知香、千味央廚在此前分別公布了2023年三季報報,其在資本市場表現各異。
「不二研究」發現,從業績看,在2023年前三季度,味知香的營收增速出現放緩,而千味央廚的營收增速則加速,同時凈利增速也出現分化;從布局看,味知香以C端為主、B端為輔,而千味央廚專注B端;從產品看,味知香主攻肉禽水產,千味央廚則專攻速凍米面制品。
兩家在布局和產品都截然不同的公司,隨著國家政策的再次出臺,預制菜行業即將迎來新一輪發展與洗牌,在萬億潛力市場競爭者眾的預制菜賽道下半場,誰能笑到最后?
在2023年的后疫情時代,味知香、千味央廚的營收增長加速。
據兩者的三季報顯示,味知香2023年前三季度的營收為6.19億元,同比增長1.92%;同期,千味央廚的營收為13.28億元,同比增長28.88%。
而在疫情肆虐的2022年,味知香實現營收7.98億元,同比增長4.40%,千味央廚則在同期實現營收14.89億元,同比增長16.86%。
2023年前三季度,味知香營收同比增長速度較2022年全年下降了2.48個百分點,千味央廚則較2022年全年下降了12.02個百分點。
兩者的營收增速在2023年都出現加速,但凈利潤增速卻出現分化。
據財報顯示,2022年,味知香取得凈利潤1.43億元,同比增長7.95%,千味央廚則取得凈利潤1.20億元,同比增長15.20%。
而2023年前三季度,味知香取得凈利潤1.07億元,同比減少2.90%,較2022全年凈利潤增速出現負增長;千味央廚同期取得凈利潤9724.50萬元,同比增長35.29%,較2022全年的凈利潤增速增長20.09個百分點。
凈利潤分化與味知香、千味央廚的毛利率變化密不可分。據財報顯示,2020-2023年前三季度,味知香的毛利率分別為29.46%、25.11%、24.08%、26.16%;同期,千味央廚的毛利率為21.71%、22.36%、23.41%、22.94%。
顯然,從2020-2023年,味知香的毛利率在2021年出現下滑,主要原因在于2021-2022年味知香原材料成本上漲及電商業務履約成本高導致的物流費用增加,營業成本有所增加所致,2023年又恢復正常水準,因此毛利率與2023年出現回落,直接導致凈利增速與營收增速的分化。
與此同時,千味央廚的毛利率整體低于味知香,但呈現出逐年上升的態勢。盡管在2023年前三季度略有回落,但整體來看,千味央廚與味知香在毛利率方面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
在「不二研究」看來,千味央廚、味知香在行業受益的情況下,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均加速上漲,凈利潤出現一定分化,但仍不該上行之勢。兩者誰將在預制菜市場脫穎而出?要看的還是雙方的渠道布局和產品。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測算,目前預制菜行業B端和C端需求的占比為8:2,據中國連鎖餐飲報告預測,2025年預制菜面向普通消費者的C端市場預計將占據近30%的份額,預計到2030年預制菜滲透率增至15%-20%。
味知香和千味央廚在布局上選擇了不同的方向,味知香以C端為主,B端為輔;千味央廚則專注B端。
味知香在預制菜行業深耕14年,打造了“味知香”和”饌玉”兩大核心品牌。
其中,“味知香”以零售渠道(經銷商和加盟店)以及直銷模式主攻C端市場,加盟店是味知香擴張C端市場的主要模式,“饌玉”則通過批發渠道輻射B端市場,主要服務酒店、餐廳、食堂等客戶。
目前,預制菜通過線下門店觸達消費者需求已逐漸減少。據味知香財報顯示,2021年味知香新增加盟店數量為304家,但關店102家;2022年味知香新開加盟店數量為559家,關店183家。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已開設加盟門店為1798家。
隨著加盟店數量的不斷擴大,加盟店對味知香的營收貢獻也逐漸增加。
據味知香財報顯示,味知香2023年上半年加盟渠道、經銷店、批發渠道以及直銷渠道實現的營收占比分別為53.80%、12.98%、26.92%、2.40%,C端和B端的收入占比分別為69.18%、26.92%。
而千味央廚則專注B端市場。以直銷渠道綁定大B客戶,經銷渠道下沉中小餐飲客戶。
在直銷渠道方面,千味央廚主要銷售定制產品給連鎖餐飲及連鎖商超等大B客戶,百勝中國、海底撈、華萊士、真功夫、老鄉雞、瑞幸咖啡等均為其客戶。經銷渠道則多為通用產品,主要依托經銷商對餐飲商戶、團餐食堂、酒店、鄉廚等終端客戶進行銷售。2023年上半年經銷渠道和直銷渠道占其營收的比例分別為55.15%、44.85%。
「不二研究」發現,2023年上半年,千味央廚經銷渠道占比大幅下滑。2020-2023年上半年,千味央廚經銷渠道營收占比分別為64.26%、59.78%、65.13%、55.15%。2023年上半年經銷渠道占營收比較2022年同期下降10.49%。
其中核心原因除了2023年上半年大B用戶受社會餐飲渠道影響較嚴重導致需求下降外,千味央廚經銷商個數的下滑亦。據其招股書及財報顯示,2022-2023年,千味央廚經銷商數量由1152個下滑至1066個。
「不二研究」認為,預制菜C端市場在降溫,而B端需求在不斷釋放。
C端的需求來自于年輕消費者消費結構的變化,年輕家庭的做飯技能相對更低,在做飯方面投入的精力相對更少,且有往小型化發展的趨勢。
這樣的趨勢使得快捷方便又比外賣相對健康的預制菜更受歡迎,但隨著線下消費復蘇,線下堂食升溫消費者需求也在降低,C端的需求在不斷降溫。
B端的需求則更多的來自于餐飲端對降本增效的需求。
餐飲行業的競爭一直都是尤為激烈,各項成本的不斷攀升以及連鎖餐飲對口味的一致性需求不斷促進半成品菜品的發展,且外賣、團餐、鄉廚市場的發展使中小餐飲店亦需要預制半成品菜取得降本增效的效果。因此,B端需求也在不斷增長。
味知香和千味央廚恰好分別踩上了C端和B端的快車,味知香以加盟店模式,廣泛分布于華東各大農貿市場,在C端競爭力優秀;千味央廚經銷模式快速發展,疊加大B客戶穩定客源,B端競爭力亦充足。
但此賽道已引得多方資本和巨頭布局,未來如何,尚未可知。渠道的鋪設必不可少,但產品品類也是競爭力中不能割舍的存在。
除了截然不同的渠道布局外,味知香和千味央廚的產品布局方向也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味知香的產品以肉禽水產制成的肉食類預制菜為主。
據其財報介紹,味知香將其產品分為肉禽類和水產類產品,其中肉禽類產品包括牛肉類、家禽類、豬肉類、羊肉類產品,水產類則包括水產蝦類和水產魚類。牛肉類產品為味知香主要產品品類。
據其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味知香肉禽類、水產類、其它類取得營收分別占其營收比例為65.38%、27.64%、5.04%。
而千味央廚的產品則以速凍米面制品為主。
據其財報介紹,千味央廚將其產品分為油炸品、烘焙類、蒸煮類、菜肴類及其他四大項,2023年上半年這四大品類所取得營收占其營收比例為46.04%、18.70%、21.77%、13.18%,油炸類產品為其主要業務。
除了產品分類外,產品SKU應該更為重要。
據味知香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味知香擁有300+種不同的以菜肴為主的產品,涵蓋牛肉類、羊肉類、豬肉類等多個品類。此外,味知香還擁有8大產品系列,包括招牌菜系列、家常菜系列、輕炸小食系列等系列。
而千味央廚并未公布其詳細的SKU分布。速凍面米制品按照加工方式可分為油炸類、烘焙類、蒸煮類、菜肴類及其他四大類,具體產品主要包括油條、芝麻球、地瓜丸、蛋撻皮、蒸煎餃、年年有魚以及卡通包等。在2022年,千味央廚的在售產品數量達到600余種。
「不二研究」認為,味知香和千味央廚產品分別布局肉禽水產和速凍米面。從SKU來看,千味央廚比味知香更為豐富,但味知香也在不斷擴充自身產品品類。在吃貨遍地的中國市場,預制菜企業想要生存下去并脫穎而出,對產品不斷的更新是必不可少的。
據企查查數據,截至2024年1月26日,我國預制菜縣管企業達到6138家。新注冊的預制菜企業在2022年新增約368家,而在2023年新增約4385家,2023年是預制菜相關企業增長勢頭最猛的一年。
作為2021年踏上二級市場的公司,味知香和千味央廚分別布局C端和B端,產品則布局肉禽水產和速凍米面,在預制菜行業中SKU優秀。
目前,千味央廚的營收與凈利增速碾壓增速,在 「不二研究」看來,味知香的凈利出現負增長,其主要原因或在于原材料成本上漲及電商業務履約成本高導致的物流費用增加,從而影響味知香的凈利潤。
隨著預制菜國標政策即將出臺,預制菜賽道將經歷新一輪洗牌。味知香、千味央廚,誰是預制菜“新寵”?
本文部分參考資料:
1.《誰是預制菜產業鏈龍頭:2B、2C還是賣鏟人?》,第一財經
2.《預制菜風口來臨,群雄逐鹿藍海賽道》,國海證券
3.《上市募資糧草先行,新渠道新市場市場漸擴張》,國元證券
4.《餐飲工業東風起,B端藍海乘風上》,國元證券
不二研究鄭重聲明:文中觀點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就此提出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謹慎理性作出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