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文斌
界面新聞編輯 | 黃月
距春節只剩不到兩周時間,春節檔格局也逐漸明朗。此前據傳有望上映的《傳奇》《志愿軍:雄兵出擊2》《封神第二部》《美人魚2》等并未出現在片單中,《飛馳人生2》《第二十條》《熱辣滾燙》《熊出沒·逆轉時空》《我們一起搖太陽》《紅毯先生》《八戒之天蓬下界》和《破戰》《黃貔:天降財神貓》這9部是目前已確認定檔的春節檔新片。
由彭發執導,吳鎮宇、任達華等主演的動作片《破戰》定檔2月16日(正月初七),一定程度上避開了票房產出最高的幾天;動畫電影《八戒之天蓬下界》和《黃貔:天降財神貓》缺乏IP及知名主創的加持,在春節檔的競爭中優勢不大。因此,春節檔真正的競爭發生在其余6部新片之間。

目前來看,春節檔新片數量與往年相當,但影片類型過于集中:大片缺位,喜劇當道,最主要的6部電影中有5部含喜劇元素。
喜劇當道,“熊出沒”或成科幻擔當
自1月11日宣布定檔,賈玲執導的《熱辣滾燙》已成為春節檔最具話題度的影片,該片由賈玲、雷佳音、張小斐等人主演。宣布定檔當日,賈玲在個人微博上發文稱拍攝過程中減重100斤。為了最大化呈現驚喜,也為了避免讓大眾誤會這是一部關于減肥的電影,賈玲在過去一年中從未公開露面,讓“瘦身后的賈玲”成為了該片的最大懸念。減肥引起的熱議與賈玲本人的經歷形成銀幕內外的互文,《熱辣滾燙》成為了最被看好的春節檔影片。

《熱辣滾燙》圍繞拳擊運動展開,故事講述了樂瑩(賈玲飾)結識拳擊教練昊坤(雷佳音飾)之后,一事無成的人生開始發生改變。本片改編自日本電影《百元之戀》,原作由安藤櫻主演,目前豆瓣評分8.4分。《百元之戀》有著顯著的“日系”風格,安藤櫻飾演的齋藤一子一敗涂地的人生與日本社會背景緊密相關。
日版原作會如何影響《熱辣滾燙》的口碑,我們還不得而知。即使中日同屬東亞文化圈,跨文化改編也并非易事,此前《回廊亭》《忠犬八公》等改編自日本電影的作品均在口碑和票房上雙雙失利。《百元之戀》敘事風格平實、劇情沖突不甚強烈,如何在劇情和搞笑之間找到平衡,或將成為《熱辣滾燙》的難點之一。
“真誠”或許可以成為一種解法。賈玲在1月11日的微博文章中剖析了過去一年的心路歷程并表示:“這部電影跟減肥無關,甚至跟拳擊關系都不大,這是一部講述善良的人如何找到自我,學會愛自己的電影。”上一部她自導自演的電影《你好,李煥英》在邏輯上存在爭議,但憑借創作者的真誠和情感的真實打動觀眾,成為2021年春節檔票房亞軍,上映期間累計票房54.13億元。賈玲更是憑借該片成為了2023年以前全球范圍內票房成績最高的女性導演。

《第二十條》是另一部被寄予厚望的電影,張藝謀執導,雷佳音、馬麗、趙麗穎等主演,講述了人到中年的檢察官韓明本想努力趕上職業生涯的末班車進入市院工作,不料卻卷入了一個分歧巨大的案件。
《第二十條》是張藝謀繼《狙擊手》《滿江紅》之后第三次進軍春節檔。《滿江紅》以近26.09億元的成績奪得2023年春節檔票房冠軍,《第二十條》在故事的包裝上與《滿江紅》相似,都選擇以喜劇元素包裹更深入的議題。片名中的“第二十條”指中國刑法第二十條中對于正當防衛與防衛過當的規定,影片以現實題材為切入點,探討法理與人情的平衡,有望憑借與社會議題的關聯引起觀眾強烈的情緒共鳴。而《消失的她》《孤注一擲》等電影已經證明,“社會議題+情緒輸出”是行之有效的票房密碼。
《飛馳人生2》與《我們一起搖太陽》都是已有IP的續作。電影《飛馳人生2》由韓寒編劇并執導,沈騰、尹正、張本煜等主演,講述昔日冠軍車手張弛(沈騰飾)淪為駕校教練后的故事。

韓寒自2014年憑借《后會無期》轉型為導演后,保持平均每2-3年一部電影的創作頻率。文藝氣質、對白中刻意穿插的金句以及松散的劇情結構是早期韓寒電影最為突出的風格特征,也是口碑爭議所在。直到2019年與沈騰合作后,韓寒的電影才開始講述主線更為清晰、喜劇元素明顯的故事,這標志著韓寒將作品的目標受眾從文藝青年擴大到了更為廣泛的大眾。《飛馳人生》第一部上映于2019年,在《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的夾擊下仍在春節檔內獲得約10.54億元票房,上映期間累計票房17.28億元。
1月10日,主演沈騰在該片定檔后發布了“瀟灑走二回”版定檔海報并配以文案“大家早上好,張馳又回來了”。《飛馳人生2》由《飛馳人生》原班人馬打造,依舊是韓寒式幽默與沈騰式喜劇的結合。在社交網絡上,觀眾把沈騰在一部電影中戲份的多少稱為“含騰量”,并用“含騰量”衡量一部沈騰出演的影片是否好笑。從已經公開的物料看來,《飛馳人生2》的“含騰量”能夠得到保障。

《我們一起搖太陽》是導演韓延“生命三部曲”的第三部,該系列前作《滾蛋吧!腫瘤君》和《送你一朵小紅花》先后在2015年與2020年上映,后者是2021年元旦檔票房冠軍。《我們一起搖太陽》仍然圍繞絕癥患者展開,影片改編自紀實報道文章,講述了彭昱暢和李庚希飾演的兩個身患重癥、性格迥異的年輕人互相治愈的故事。
這部催淚電影在青睞“合家歡”的春節檔不具有優勢,導演和主演也不如其它電影有號召力。但今年情人節檔包含在春節檔內,從目前釋放的物料來看,包含青春、愛情元素的《我們一起搖太陽》有望在后半程發力。
值得一提的是,聯瑞影業是《我們一起搖太陽》的第一出品方。該公司以現實題材影片見長,曾出品《我愛你!》《人生大事》《我的姐姐》等小成本影片,這些影片在五一檔、清明檔上映時均為該檔期票房冠軍。《我們一起搖太陽》是其第一次進軍春節檔,作為一個以宣發起家的影視公司,聯瑞影業了解檔期和營銷特性,將一部小成本、缺乏流量主創的影片定檔于春節檔,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出品方對影片質量的自信。

《紅毯先生》是目前春節檔主要影片中最不神秘也最不具競爭力的一部電影。該片由寧浩執導,劉德華等主演,講述了從影四十年的香港天王巨星劉偉馳為贏得影帝,與導演林浩合作拍攝農村題材影片,因此引發一系列荒誕鬧劇。《紅毯先生》曾作為第七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的驚喜影片進行展映,該片以喜劇的形式解構“娛樂圈”的眾生百態,在影展的觀眾中口碑較好。但“娛樂圈”的故事背景與普通人的生活距離較遠,電影缺乏與社會議題的鏈接,“寧浩式喜劇”以情節見長、缺乏金句,不易在抖音等平臺上傳播。此外,主演劉德華在過去一年里頻繁出現在銀幕上,最近的賀歲檔就有《金手指》和《潛行》兩部電影在映,或難免讓觀眾審美疲勞。

6部主要影片中唯一一部動畫電影《熊出沒·逆轉時空》瞄準以家庭為單位的多人觀影。這是“熊出沒”IP的第十部影片,自2013年的《熊出沒之過年》以來,“熊出沒”系列電影在春節檔的票房排名穩步上升。上映于2023年春節檔的《熊出沒·伴我“熊芯”》不僅是檔期內票房季軍,也是年度票房第八。十年來的耕耘使這個IP形成了獨特的受眾群,也成為春節檔票房產出最為穩定的一部電影。
在票房逐年增高的同時,“熊出沒”也呈現出了擴展故事厚度的野心。在科幻片還未被《流浪地球》帶進主流視野的2017年,《熊出沒·奇幻空間》就已經開始融入科幻元素,并在2021年的《熊出沒·狂野大陸》、2022年的《熊出沒·重返地球》以及2023年的《熊出沒·伴我“熊芯”》中貫徹科技主題,科幻已然成為該IP駕輕就熟的領域。而據公開信息,2024年春節檔上映的《熊出沒·逆轉時空》故事梗概為:光頭強是一名普通程序員,卻常夢見陌生的森林和兩頭狗熊。直到他跟上司出訪大客戶,終于想起他原是森林的小導游,偶然得到一次重新選擇人生的機會,為挽救舊時間線里的熊大、熊二,光頭強開始一場奇妙的時空冒險。
在喜劇當道的2024年春節檔,《熊出沒·逆轉時空》已然成為唯一一部有望講好科幻故事的電影。
題材單一,大片缺位
2024年春節檔無疑是含喜劇量最高的一個春節檔,《熱辣滾燙》《第二十條》《飛馳人生》《紅毯先生》盡管分別與拳擊、法律、賽車等元素結合,但都是以現實為背景的喜劇電影,唯一一部悲劇電影《我們一起搖太陽》也取材自紀實報道。這意味著,這屆春節檔的主要電影題材單一,且都是聚焦小人物的小體量電影。
瞄準喜劇元素的同質營銷,也使得讓春節檔影片的差異化更加不明顯。《熱辣滾燙》發布的定檔預告以“搞笑健身搭子”為標題;《第二十條》的預告以“現實喜劇”為噱頭;《飛馳人生2》不僅主創全員喜劇人,還在海報中打上了“大年初一 開笑大吉”的標語;《紅毯先生》的海報標語則為“優雅喜劇 會心一笑”;《我們一起搖太陽》強調的也是男女主角“歡喜冤家”的人物設定。

影片類型單一加劇了檔期內影片的“內卷”,這也對喜劇的創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燈塔專業版數據分析師陳晉表示:“喜劇片的創作難度很大,一方面需要有‘梗’的創新,像‘科目三’這樣爛俗的梗實際上很容易讓觀眾反感。另一方面,喜劇是冒犯的藝術,既要夸大又不能過于脫離現實而讓觀眾失去代入感。”喜劇電影整個類型在2023年的表現并不好,年度票房前十的影片中僅有《滿江紅》《人生路不熟》是真人喜劇片。
即將到來的春節檔的另一個特征是“大片”缺位。春節檔被公認為是全年最大的一個檔期,一般能容納二至三部“大片”。2023年及以前,強特效、大場面的“大片”是春節檔電影的主力軍,包括2023年的《流浪地球2》《滿江紅》、2022年的《長津湖之水門橋》《狙擊手》以及2021年的《唐人街探案3》《刺殺小說家》……2024年春節檔中并沒有這樣一部電影。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今年的春節檔幾乎全是喜劇片?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喜劇是春節檔“剛需”,每年春節檔都有2-4部含有喜劇元素的電影上映,其中1-2部能夠擠進檔期票房前五。例如2023年春節檔票房冠軍是含喜劇元素的《滿江紅》,2022年春節檔票房前五中《這個殺手不太冷靜》與《四海》都是喜劇片。
其次,強特效、大場面的“大片”通常需要更長的制作時間以及更高昂的制作成本。固然有《美人魚2》《封神第二部》等電影因未完成制作而無緣本屆春節檔,但2024年春節檔缺乏“大片”的根本原因在于,疫情三年之后,大部分電影公司剛剛能夠扭虧為盈,大制作和高額投入意味著回本風險更高。面對著《你好,李煥英》《奇跡·笨小孩》等喜劇片在春節檔以小博大的先例,小成本的現實題材喜劇電影自然成為了電影公司追求低成本、高回報的首選。
當我們為2023年中國電影市場的影片數量和票房產出接近2019年水平而雀躍時,難免忽略各大電影公司釋放積壓庫存這一因素。而隨著大部分積壓片已在2023年上映,2024年的電影市場或許會重現新片青黃不接的狀態。從這個角度來看,類型單一、缺乏大制作的春節檔只是未來一年電影市場的縮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