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徐詩琪
界面新聞編輯 | 宋佳楠
1月28日晚,董明珠在一場聚集了近三萬名格力電器員工、經銷商等人在內的活動上,提到了有關2023年公司業績的整體情況:全年營收約2050億元,利潤約290億元,貢獻稅收176億元。她還強調,數據均創新高。
這將是該公司自2019年后營收數字再次回到2000億元大關。
2018年,總部位于珠海的格力電器首次達到該數值,董明珠因此贏下了五年前與雷軍的賭約。當時兩人曾約定,若五年后小米營業額超越格力,董明珠愿意賠10億元。
但隨著疫情來襲,除了2019年的2005億元外,在往后的三年中,這家公司的營收數字始終未能超越2000億元。現在則是重新邁入這一對其自身來說頗高的門檻。它的兩位老對手海爾和美的2022年的營收分別為3506億元和3457億元。
格力電器此前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3年營收數值區間為2050億元到2100億元,較上一年提升7.8%到10.44%,尤其是凈利潤預計同比提升10.2%到19.6%,達270億元到293億元。該公司計劃4月30日發布2023年年報。
除了給出較為確切的凈利數字,董明珠還表示,希望2024年稅收貢獻超200億元,未來五年爭取業績翻番。
這并不是董明珠首次提出類似的激進目標。2018年格力首次觸達2000億元營收線時,她即拋出了五年后營收破6000億的銷售目標。對于未能實現該目標,她曾對媒體回應稱,“很遺憾,但有夢想才有動力。”
與業績相對應,投資人尤為關注格力電器的股價表現,這家公司過去幾年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現金分紅比例。但董明珠聲稱格力電器不關心股價,認為好的企業不靠股價提升實力,投資人如果對格力有耐心,應該長期持有。
值得注意的是,當晚這場活動還在格力董明珠店進行了直播并帶貨,期間銷售額突破59億元,有望打破董明珠本人先前的直播帶貨紀錄。
2020年她曾舉行全國巡回的大型帶貨直播活動,其中最高單場銷售額是65.4億元。不過截至昨日活動結束,該公司并未宣布最終的直播銷售額。
格力電器至今已成立了33年,始終以家用空調產品為核心業務,同時拓展至中央空調、生活電器、智能裝備以及新能源領域,旗下擁有格力、大松、晶弘這三個主力品牌。
多年來董明珠執掌下的格力電器一直在嘗試多元化發展,但最為外界熟知的仍然是空調產品。此前這家公司曾宣布擬投10億元增持格力鈦(原銀隆新能源)被看衰,導致股價跌超7%。
此次提振業績的大概率仍為傳統空調主業,格力電器短期內要找到更多的增長引擎并不容易。
截至發稿,格力電器報34.75元/股,漲3.25%。今年1月以來,其股價漲幅為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