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慧東
上海、海南等地方國企改革概念股持續活躍。1月26日,海南、福建等各地地方國企概念股紛紛走高。截至當日收盤,東方財富國企改革板塊整體上漲0.86%,浦東金橋(600639.SH)、中鐵裝配(300374.SZ)、特發服務(300917.SZ)、申華控股(600653.SH)、海峽創新(300300.SZ)、海南發展(600629.SH)、京糧控股(000505.SZ)等33只個股漲停。
數據顯示,資金層面,平潭發展(000592.SZ)獲主力資金凈流入1.71億元,占總成交額18.5%,游資資金凈流出9437.26萬元,占總成交額10.23%,散戶資金凈流出7628.15萬元,占總成交額8.27%。
特發服務實現20%漲停,主力資金凈流入9398萬元;沙河股份(000014.SZ)漲10.04%,主力資金凈流入8722萬元;PEEK材料概念股中欣氟材(002915.SZ)漲10.02%,主力資金凈流入8428萬元;中鐵裝配漲20.03%,主力資金凈流入7853萬元;上海易連(600836.SH)漲9.98%,主力資金凈流入7537萬元;中糧資本(002423.SZ)漲10.01%,主力資金凈流入7396萬元。
消息面上,1月24日,國務院國資委產權管理局負責人表示,已推動將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業績考核,引導央企負責人更加重視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場表現。隨著市值管理考核的落地,未來央企為了做大做優市值,有望通過增持、回購等方式穩定投資者的預期和增強信心,并加大現金分紅力度回報投資者。
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地方國有企業實現增加值6.5萬億元,同比增長3.5%;實現營業收入35.6萬億元,同比增長5.9%;實現利潤總額1.6萬億元,同比增長6.4%。
針對近期A股市場地方國企改革概念股活躍的現象,西安本地一家券商高層向界面新聞記者稱,“國企改革主題是未來五年,資本市場和主流媒體都關注的重點。投資者需要重點關注上市公司提出的改制方案,比如,西安飲食(000721.SZ)的市值管理方案,如何股權激勵等。”
有多家券商發布研報認為,未來央企的價值有望被市場更充分的認知以及定價,央企投資機會也將隨之凸顯。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結合“中特估”的建設,國企改革深化、央企業績釋放,疊加主動市值管理,或催生央國企板塊“估值+業績”的雙重催化。建議關注各省份實施鏈長制的產業鏈上下游,其中鏈主地方國企受益于資源優勢集中及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有望實現技術突破與業績超預期釋放。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鏈主帶動下同樣有望實現業績增長,或涌現一批優質的“專精特新”企業,其中具有相對技術及成本優勢的上下游企業值得關注。
萬聯證券研報顯示,我國的國企改革已有40余年的歷史,這一路上不斷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從國企經營管理方式改革,到制度改革,再到監管體制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以及近年的三年國企改革行動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增強企業活力等。隨著國企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一批高質量發展的國有企業正不斷涌現,經營情況良好、業績穩健的優質國企央企投資機會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