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李燁
界面新聞編輯 | 許悅
NOWWA挪瓦咖啡正在用更大力度吸引加盟商入駐。
1月25日,挪瓦咖啡在其公眾號宣布了一項5000萬補貼政策,稱將再開千店,并將于2月開啟13場招商會進行宣講招商。
實際上挪瓦咖啡在此前10月份便有類似政策宣布。當時的挪瓦咖啡預計從10月份至2023年末再開1000家店,并對新開門店免除5萬元的加盟費用,共計5000萬元。
本次補貼實際上是此前政策的延續。挪瓦咖啡招商人員告訴界面新聞,公司目前已簽約門店3200家,本次公布的5000萬補貼,是預計對未來新簽約門店進行約3-5萬元的補貼,但具體方式會在2月招商會上公布,也將在那之后正式執行。
該招商人員表示,目前開一家挪瓦咖啡所需要的前期投入,不包含房租與裝修在內總共約20.3萬。其中設備10.8萬,保證金1萬元,包含選址在內的綜合服務費3.5萬,加盟費5萬元,等等。
此外,公司打算在5000家店之前對每個門店進行10萬元的免抽傭政策,該政策已在執行中。

按照簽約3200家的情況來看,目前挪瓦咖啡已經躋身中國咖啡行業規模排名前5的位置。
窄門數據顯示,目前行業內瑞幸咖啡16196家,星巴克與庫迪咖啡分別位列二、三位,門店數在7000余家,第四位的幸運咖當下是2781家店。此前2023年6月挪瓦咖啡曾立下2030年開出3萬家店的目標。
2019年6月于上海成立的挪瓦咖啡,所屬公司為上海力醒科技有限公司。跟Manner、瑞幸咖啡一樣,挪瓦咖啡走滿足高頻剛需的平價路線,瞄準18-29歲職場人群,提供售價在15元左右的現磨咖啡及茶飲、烘焙、周邊等產品。
成立頭幾年,挪瓦咖啡在資本扶持下采用“店中店”這種較為輕巧的模式擴張。
天眼查顯示,2020-2021年,挪瓦咖啡經歷五輪融資,最后兩輪融資在2021年底,那時的挪瓦咖啡宣布連續完成B輪和B+輪兩輪融資,融資金額2億人民幣,其中B輪由覺資投資領投,B+輪由SIG海納亞洲領投,新股東百麗集團消費基金、盛景嘉成母基金跟投。
挪瓦咖啡的店中店模式旨在尋找有食品營業執照的西餐廳、簡餐廳、烘培店、酒吧等線下實體店,在店內進行門頭翻新更換、加設挪瓦咖啡吧臺等,由挪瓦咖啡提供機器、物料及供應鏈,并培訓店員,出品咖啡滿足外賣或即買即走的需求。
這種模式下,租金由商家承擔,在無需加盟費情況下獲得挪瓦咖啡的品牌授權。而挪瓦咖啡則以較低成本“享受”商家的相關營業資質。這種情況下挪瓦咖啡得到了初步的發展,2021年底門店數到了1500家,其中大多數為店中店模式,主要分布在一線及新一線城市。
2022年挪瓦咖啡加碼加盟,開始瘋狂擴張。
其獨立門店共有街邊店、寫字樓店、商場店、大學店4種類型,主流門店面積集中在30-50平。據創始人郭星君2023年4月接受行業自媒體“咖門”采訪中所披露,2022年初起挪瓦咖啡新開門店已全部為獨立門店,2023年簽約門店破2000家,并以每個月新增200至300家門店的速度拓展。
總體上看,店中店模式為挪瓦咖啡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積累了前期資本,而加盟則幫助這一品牌打出品牌勢能。

從本次的補貼內容來說,挪瓦咖啡已經開始了進一步的“搶人”動作。而與以往主要分布在一線、新一線城市的“店中店”相比,現在的挪瓦已經有了往二三線城市押注的趨勢。
窄門數據顯示,目前挪瓦咖啡在一線新一線城市的門店比重有49.96%,剩余過半門店在二線及以下城市。
據郭星君透露,2022年底挪瓦開始殺入下沉市場,重點聚焦了南通、臺州、徐州這樣的三線城市,70%的門店在二三四線城市,25%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還有5%開在了縣城。在這些地方,挪瓦咖啡門店具有更高的存活率,大部分門店日出100杯就能達到盈虧平衡點。
相比咖啡店運營成本更高、門店數更加飽和的一線城市,雖然下沉咖啡市場尚有發展空間,但挪瓦咖啡所面臨的競爭也并不小。
下沉市場除了有原本就扎根的幸運咖之外,頭部品牌如瑞幸、星巴克等也已經把更多店開到了這里,連鎖精品咖啡品牌中也有Manner把店開到了太原、常州、蕪湖等三線城市,不斷進行下沉試探。
此外,隨著普通咖啡點位的飽和,頭部品牌已經開啟了新的模式挖掘最后的存量,如瑞幸在1月初宣布新增“定向點位加盟模式”,把店將開去學校、醫院、景點等地方。
目前來看,挪瓦咖啡的差異化在于,它對咖啡產品的開發采用了一種類似做奶茶的方式。從它的菜單上,消費者不難看到白桃輕乳拿鐵、鮮萃暖茶、草莓輕乳拿鐵等讓人分不清究竟是咖啡還是奶茶的產品。
而為了迎合現在的減糖趨勢,挪瓦咖啡新近還推出了輕盈生椰拿鐵、輕乳拿鐵等低熱量產品,并為這些產品醒目地打上了“脂肪含量降54%”等字樣——這也更像是當下奶茶品牌門為了低脂而進行的“輕乳茶化”的動作。
但是隨著茶咖一體化趨勢的進一步加強,這一差異是否能繼續凸顯挪瓦的品牌特性,則有不確定性。
面對國內市場的逐漸飽和,行業內的一個集體動作是出海尋找新的增長機會。或許是為了這一步的布局,挪瓦咖啡也有所動作,1月8日它在澳門的新勝街開出了境外的第一家店,這里或許也將會成為它摸索更多海外店的第一步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