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鄒文榕
開年以來,以險資為代表的中長期資金的動向是市場及政策關注焦點。
政策層面,證監會和國常會相繼發聲,擬加大以險資為代表的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
值得關注的是,險資入市既是監管所望,也是保險投資收益率走低的現實選擇。
截至2023年11月末,保險行業資金運用余額為27.30萬億。其中,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余額3.38萬億元,占比12.38%,這一比例甚至低于監管劃定的險資權益投資占比最低線15%。
招商證券近期研報表示,近年在股債雙殺和新會計準則共同作用下,保險投資收益率、凈利潤、凈資產等核心指標明顯承壓。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保險行業年化財務收益率僅為2.92%,年化綜合收益率為3.28%。
2023年起,上市險企已開始全面實施的新會計準則對保險行業資負匹配帶來新挑戰,新準則下金融資產AFS(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分類被取消,權益工具只能劃分為FVTPL(Fair Value through Profit and Loss,即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或FVOCI(Fair Value through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即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對當期利潤的影響增大。
“增配高股息資產計入FVOCI會計科目或成為未來險企權益投資的重要方向。”據招商證券研報分析,新準則下如果保險公司希望避免股票價格波動對利潤表的大幅影響,未來需進一步增加FVOCI科目的資產占比。
而在當前流動性寬松長端利率易下難上,股票投資以景氣為錨博取超額收益的難度明顯提升,以及高股息標的股息率已超過6%等背景下,招商證券認為,能夠提供持續、穩定分紅現金流的高股息股票和盈利穩定、抵御市場波動能力較強的紅利低波資產在未來或將被重點關注。
據其預計,2024-2026年保險行業的整體OCI(其他綜合收益)股票占比將逐步提升至3%左右,若保險行業資金運用余額增速與2023年持平均為10%,則2024-2026年險資增量配置高股息資產并計入OCI會計科目的規模約為6805億元。
此外,國泰君安近期研報也表示,預計高股息資產將持續成為保險資金權益配置的重要投向,若僅考慮會計準則切換的影響,2024年、2025年和2026年保險資金高股息資產的增量配置規模分別為1891億元、2240億元和2633億元。
國泰君安上述預計的險資增配高股息資產增量規模合計為6764億元,這一預計規模與招商證券幾乎持平。
至于險資權益資產投資節奏,招商證券指出,整體交易節奏預計緩步徐行,以降低對相關標的價格和股息率的波動影響。
整體上看,兩家券商對未來三年險資入市規模相對樂觀。國泰君安認為,保險長險資金入市將成為穩定權益市場的重要貢獻者,而權益市場回暖將正向反饋為保險資產端投資收益改善。
但對于險資入市規模前景,長江證券24日研報認為,險資整體權益配置比例上升存在一定難度。
據長江證券分析,不管是舊準則的AFS,還是在新準則下的FVOCI,權益類資產價格的波動都會直接傳導到險企的凈資產。凈資產作為是償付能力體系中核心資本的主要構成,由于保險公司尤其是壽險公司較高的經營杠桿,在當前權益配置比例下,資產價格下行已經可以造成償付能力的明顯下降。償二代二期工程實施后,行業償付能力普遍緊張的背景下,提升權益配置比例變得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