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娛樂硬糖 謝明宏
編輯 | 李春暉
有網友在招聘軟件里寫自己是ISTP(含義為善戰的狼),結果入職時被領導直喊“善戰的狼你好啊”,后更被同事“尊稱”狼姐。先別急著笑,硬糖君也去測了,是“生產隊的驢”。
初流行時,以為會是某某心理測試一樣的一陣風,沒想到MBTI真已入侵到生活工作的每個場景。而且越簡單粗暴的,流傳應用越廣,極速版幾乎把每個字母都罵了一遍。且不說自稱I人就可隨時自閉,自稱E人便敢隨地發瘋,什么S是守財奴,N是酒鬼,F是戀愛腦,T是嘴賤。這和當年論壇里說金牛座摳門、處女座有潔癖有什么分別?
看來,日光之下并無新事。人類貼標簽的思維是刻在基因里的,區別只是每個歷史階段使用的工具不同。就像以前相親看八字,八字不合約等于MBTI不合。只不過風水命數好歹還整一些五行相克等諱莫如深的大詞,MBTI簡直就是自問自答了——你的性格是數字7,因為在剛才的題目里你選的是7。
感此時事,硬糖君覺得有必要出來振臂一呼。這MBTI是美國人發明的、韓國人發揚光大的,現在都講究個自主研發,想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找一個人格測試來替代MBTI并非難事。比如黃帝內經《靈樞》的陰陽二十五型人格,就比MBTI的16型還豐富。這里硬糖君先賣個關子,欲知如何揚我國威,且聽下文分解。
被MBTI統治的世界
MBTI的發明者伊莎貝爾·布里格斯·邁爾斯是一名偵探小說家,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大蕭條里,她失去了穩定的收入,于是有了整理母親工作文件的時間。
她的母親凱瑟琳是心理學家榮格的粉絲,梳理過程中邁爾斯將榮格的八維人格發展為《邁爾斯-布里格斯類型指標》。二戰結束后,中央情報局的前身“戰略情報局”利用該測試篩選派往歐洲的情報人員,效果顯著引得各行業爭相模仿。
MBTI在韓國大流行前,主要應用于企業建構團隊和管培招聘。要不說韓國人有一套強大的流行工業體系呢,硬生生把這資質平平的冷飯搞成了無孔不入的青年話語。
與邁爾斯經歷的美國大蕭條一樣,韓國風靡MBTI也是在疫情期間,果然人類宅家就會思考,一思考就要發明創造。當時主要的推動力就是愛豆測試,引發粉絲跟風曬測試結果。
2021下半年至2022年初,MBTI開始在中國流行。2022年,谷愛凌自爆是INTJ,用反差感給MBTI打了廣告。網友普遍覺得,她這樣也算內向的話,那通常的內向人格應該稱為自閉了。
當年還有清醒群眾大聲疾呼,“I和E不是內向外向的意思,而是外傾和內傾”。但他不知道,流行會迅速將新事物簡單化和二元化。
除了明星效應,早期的MBTI測試就是一種社交貨幣。普遍的應用場景是測一測你是什么人格,以及相關性格分析。網友會說原來我是XXXX,怪不得社交人來瘋。內向人士也找到了體面借口,拒絕社交時有了理論依據,“我是I人,這次就不去了哈。”
沿著星座學的老路,各種人格面對同一種境遇時的不同表現,就成了歡樂源泉。人們在玩梗中確證自己的MBTI,并在對比中深化自我認知。遭遇打劫時,INFP會說:“終于等到你,還好我沒放棄。”ESFX和ISFX會主動給劫匪獻上剛收的紅包。ENFJ和ENFP則會對劫匪進行《今日說法》,“你為什么要打劫,為什么要選擇這種不正當的方式呢?”至于INTP,他們是不會被打劫的,因為INTP不出門。
隨著MBTI的應用程度深化,它逐漸變成了生活里的刻板標準,被與現實過度勾連,這是第一波流行時沒有的現象。比如有人宣傳INFP等于“易失業人格”,犯罪率最高的MBTI是ISTP,MBTI不合不適合戀愛,有人甚至為了楊冪不像ENFP而大吵特吵……
MBTI鄙視鏈更囂張,XXXX平等地瞧不起任何XXXX以外的MBTI,或某種MBTI是稀有人格。硬糖君看到好幾個人格都在往里套,似乎都認為自己是傲世群格的存在。
最開始是好玩,玩著玩著真信了。MBTI泛濫之害,在于用固定的標準去衡量變動的人性和生活。過去外向和內向并沒有那么割裂,而如今i人e人大行其道,仿佛我們非i即e。
中華傳統25型人格
但正如開篇所言,人類注定要通過貼標簽來簡化認識世界的過程。那么兩害相權取其輕,硬糖君隆重推薦我們中華文化自己的人格分型——黃帝內經《靈樞》的陰陽25型人格。
它來自《靈樞》第六十四篇“陰陽二十五人”,明顯帶有恩格斯《自然辯證法》所說的“古代人的天才的自然哲學的直覺”。陰陽二十五型先將人分成木、火、土、金、水五種體質,再根據五音太少、陰陽屬性將每一個分型演繹成五類,成為五五二十五種類型。
值得一提的是,陰陽二十五型所依據的“宮商角徵羽”產生的二十五音,過去被人懷疑過成篇較晚。然而去年底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公布的《五音圖》,所記音名大多與《靈樞》“陰陽二十五人”相和。可見這種人格分型的理論源頭,至少要上溯到戰國時期。用義務教育教材愛用句式:我國的人格分型理論建立比西方的MBTI要早約兩千二百余年!
“陰陽二十五人”之所以不流行,一方面是西學東漸導致傳統束之高閣沒文化自信了,另一方面是缺乏用流行的方式對經典進行再闡釋。韓國人把1962年正式問世的MBTI弄火,本質也是一種炒冷飯。我們的“陰陽二十五人”只是放得久了一點,還存有文藝復興之可能。
我們可以先捆綁蹭熱度。比如金形之人“善為吏”,就說它是類似ENTJ的領導型人格,是戰略型領導者,是“鎮山的虎”;木形之人“多憂勞于事”,就說這類人容易焦慮想太多是內耗之王,類似INFJ。而我們25型對戰16型,可謂垂直細分完勝。既是國潮,又玄之又玄,必能后來居上。
尤其,陰陽二十五型人格還有對長相的形容,更利于在圖像時代傳播。當然,也不能照原樣說火形之人“小頭”,要說火形之人“頭身比”好。土形之人“美肩背”,要說成土形女孩都有直角肩。經過這樣一番話語轉換,不就古今對話、相互賦能了嗎。
根據MBTI簡單地將自己分爲i人或e人,未必有《靈樞》的25型人格準確,但簡化確有必要。參照i人e人,運用《靈樞》的理論,似乎我們可以稱自己爲宮人、商人、羽人。實際上,《敦煌相書》就是這么做的。其文曰:“商人面白圓方,羽人面黑。”這說明,陰陽二十五型在當年確實火過,只不過沒能一路傳下來。
以后再被問到什么人格,直接說我羽人、我角人、我宮人,是不是有一種在演《云之羽》的感覺?由于陰陽二十五型還包含地區、膚色、陰陽,所以也可以變成四字結構的人格。比如“火南赤徵”人格,就是急性子的大漂亮對待朋友大方不摳門。“土中黃宮”人格,就有嚴重的利他主義傾向缺乏主見容易內耗。
唯一欠缺的可能是測試題目,這個古為今用造出來也不難。畢竟MBTI的題庫更新得比微信還勤快,也沒見大家對題目的科學性提出過質疑。同時,陰陽二十五型的先進之處還有疾病診斷傾向,XXXX人格容易胃疼,XXXX容易患免疫類疾病,這不比MBTI先進多了!
誰在過“二手生活”?
廖一梅曾提出過“二手生活”的概念。“輕易聽信別人告訴你的,讓禁忌阻礙你的事業,給自己下條條框框過約定俗成的生活,我把這叫作二手生活。”
無論是MBTI還是星座,乃至情專和戀綜鼓吹的各種回避型依戀、焦慮型依戀,其本質都是在幫助我們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一旦亦步亦趨,就是被概念綁架,在過二手生活。
吊詭的地方在于,你選的究竟是你認為的自己,還是真實的自己,或者是理想的自己?人格,某種程度上比性向的流動性更大。早上我還是陽光開朗大男孩,晚上我就是聞會軍發EMO文案了。
過度迷信E比I好,T比F好,就會產生“爆改人格”計劃。有些人改完人格之后還感嘆“簡直脫胎換骨,但是沒有人能體會到這個痛苦的過程。”硬糖君想說,究竟是網友爆改了人格,還是他改變待人接物的方式影響了MBTI的測試結果?
MBTI的流行最初是方便大家互相認識,過猶不及后卻阻礙了我們更好地認識和養成自我。一旦迷信這些條條框框,就是讓概念和定義凌駕于經驗和感受之上。當我還沒認識到自己外向的時候,就被貼上了外向的標簽,這是跳過了自己的經歷,直接找了張面具給自己焊臉上了。
可怕的是,面具戴久了會忘記真實的長相。意識對個體的改變力量往往超乎我們的想象。有人測出來是ENTP后心態越來越好,實際上是對自我進行了積極心理暗示;有雙魚座的網友一直覺得自己敏感多疑,直到有一天她媽媽告訴她身份證生日錯了她其實是白羊座,從那一刻起她突然變成了雷厲風行的火象戰士。
MBTI回歸本源就是一種傾向性,它的原理就是你逛菜市場隨手買了顆大白菜,然后MBTI告訴你是“愛白菜人”。但這時旁人如果告訴你買胡蘿卜的人更容易成功,你是否會懷疑自己拿錯了菜。
信念是自我實現的預言,它確確實實會影響實踐的軌跡。《封神演義》的經典情節,比干被女媧告知將來會有大難,如果賣菜的婦人說人無心可活你就能活。結果比干被剜心后,問婦人得到了“人無心必死”的答案,當場嗝兒屁。可如果他提前不知道這個,還會去問婦人這么奇怪的問題嗎?
硬糖君倒不是妖魔化MBTI,實際上它和星座、周易、屬相差不多,就是打發無聊的工具。危險在于迎合某個人設,下意識去模仿測試結果里的特征,逐漸就真變成那種人格的樣子。傳統文化管這叫應讖,劉歆知道將來皇帝名秀,就把自己改名為劉秀,結果真做了皇帝。
是劉秀也就罷了,是比干那就慘了。聰明如比干,在被植入無心菜概念后都會問出那樣的問題,去驗證預言,更何況普普通通的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