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侯瑞寧
陜西煤業(601225.SH)股價及市值創上市以來最高紀錄。
1月24日,煤炭股集體上行。其中,陜西煤業收盤股價報收23.33元,漲幅為2.1%,刷新收盤紀錄,市值為2261.84億元。今日盤中,該股股價一度高達23.55元,為歷史新高。
除了陜西煤業外,多只煤炭股也出現上漲。中國神華(601088.SH)股價報收34.61元,上漲2.94%,市值超過6876億元,也再次刷新紀錄。
此外,新集能源(601918.SH)每股上漲4.34%至5.53元;兗礦能源(600188.SH)每股上漲3.36%至21.56元;上海能源(600508.SH)每股上漲3%至13.4元。
陜西煤業成立于2008年12月,2014年1月28日上市,控股股東為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陜煤集團),持股比例為65.15%。
陜西煤業擁有煤炭儲量183.67億噸、可采儲量106.06億噸,可采年限70年以上。2023年,其煤炭產量為1.64億噸,同比增長4.1%。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國內規上工業原煤產量46.6億噸,同比增長2.9%,連續第三年創下新高。
2021-2022年,國內煤價出現大幅攀升,導致部分地區限電。這讓保供成為煤炭行業的重要任務。2022-2023年,中國煤電核準提速,產能建設速度加快。
受益于煤價上漲,2022年陜西煤業在企業運營質量和效益增長上均實現了歷史最好成績。該公司當年實現煤炭產量1.57億噸,同比增長11% ;歸母凈利潤351.23億元,同比增長63.98%,刷新歷史新高。
去年前三季度,陜西煤業營收為1274億元,同比下降2.41%;歸母凈利潤為162億元,同比下降44.56%。
這主要因煤價同比出現下降。截至去年年末,秦皇島5500大卡動力煤現貨均價為970元/噸左右,同比下跌24%,但仍超2020年近五成。
就今年冬季煤價而言,供過于求導致價格逆市場走勢下行。
鄂爾多斯煤炭網發文稱,長協供應充足和進口煤大量涌入,是抑制當前國內煤價反彈的主要原因,疊加此前貿易商對冬季的期望值過高,提前大量囤煤,今年冬季煤價一路下跌。預計1月下旬環渤海港口煤價跌至900元/噸后會保持穩定。
當前多家機構看好煤炭板塊的中長期配置價值。萬家基金基金經理葉勇在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稱,作為發展中經濟體的主要能源來源,煤炭在2030年之前依然是頂梁柱,煤炭消費量也將穩步增長。
2023年12月25日,陜西煤業發布公告稱,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及對于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陜煤集團計劃增持公司A股股份,增持金額不低于2億元、不超過3億元,擬增持價格不超過25元/股,資金來源為陜煤集團自有資金。
2023年12月22日,陜煤集團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首次增持了陜西煤業200萬股A股股份,增持金額約4122.92萬元(不含稅費)。首次增持完成后,陜煤集團持有陜西煤業的股份從65.12%增至65.15%。
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去年國家能源集團原煤產量約6.17億噸,排名全國第一,其下屬上市公司中國神華(601088.SH)的煤炭產量為3.1億噸;晉能控股集團產量約4.37億噸,排名第二;山東能源集團2.74億噸,位列第三;中煤集團2.69億噸,位列第四;陜西煤業所在的陜煤集團,產量為2.47億噸,排名第五。
陜煤集團是陜西省能源化工產業的骨干企業,也是該省煤炭大基地開發建設的主體。該集團成立于2004年,旗下二級全資、控股、參股企業60多個,上市公司5家,員工總數14萬余人,資產總額達到7200億元。
陜煤集團官網顯示,到“十四五”末,該公司力爭實現“18765”總體發展目標,即以10萬左右產業工人,8000億元左右資產總額,力爭7家主板上市公司,力爭實現6000億元營業收入,500億元利潤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