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勇
今日,國內外都有氫能股出現大漲。
截至1月24日收盤,A股多只氫能源概念股大漲。其中,科隆股份(300405.SZ)報收7.68元,上漲14.64%;納爾股份(002825.SZ)、中油資本(000617.SZ)漲停,原尚股份(603813.SH)、中國重汽(000951.SZ)、中遠通(301516.SZ)跟漲超過8%,富瑞特裝(300228.SZ)、華電重工(601226.SH)等跟漲。
海外也有一只氫能股大漲。1月24日,被譽為美國乃至全球“氫能源第一股”的普拉格能源大漲近31%,現報3.72美元(約合26.67元人民幣)。該公司在佐治亞州的工廠,是美國最大的質子交換膜電解槽工廠,現已投入運營。
普拉格能源于1999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該公司在本周二表示,已經與美國能源部敲定了16億美元貸款的條款談判,以幫助其開發六個氫氣生產設施,同時表示其喬治亞州的工廠已開始生產液態綠氫。該消息直接推動其股價上漲。
今年上海兩會期間,關于氫能產業的提議,也是推動氫能概念股異動的因素之一。
1月24日,上海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上,在滬全國政協委員李國華代表民革上海市委發言時建議,強化上海創新引領功能,打造國際一流的氫能產業發展高地。
李國華建議,開拓氫在能源、原料替代及儲能等領域的發展,加強領先技術應用,打消行業安全性顧慮,向更多元領域、更大范圍和規模應用突破,利用各重點區域資源推進多領域示范場景應用創新。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林華也在《關于加快推動上海市氫基能源創新發展的議案》表示,在部分創新發展示范區域,先行開展氫基能源示范,支持相關產業配套項目在非化工區落地;明確氫基能源應用的市場定位和政策支持等。
今年以來,國內頻出氫能領域利好消息。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投資項目在線審批辦事大廳的公告,1月11日,中石化烏蘭察布10萬噸/年風光制氫一體化項目(制氫廠部分)獲批,將配備200套1000Nm3/h堿液電解槽電解水制氫裝置。
該項目計劃年供氫能力達50萬噸,其中項目一期年產綠氫10萬噸,一期總投資298億元。
1月12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印發《2024年國家標準立項指南》,中在新能源領域涉及氫能,其中包括加強電解水制氫裝備、氫氣壓縮機、氫膨脹機、高壓儲氫容器、液氫裝備、輸氫管道、氫應用、氫電融合和氫安全等標準研制,制定氫品質檢測、電解水制氫系統測試、臨氫材料測試、氫儲運裝備測試、燃料電池和零部件測試等標準。
今年已有多地發布氫能產業計劃。
1月8日,安徽省發改委印發《安徽省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初步實現氫能商業化推廣應用,建成國內重要的氫能產業發展高地,產業總產值達到500億元以上。
此外,海南省多部門聯合印發海南省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3-2035年),吉林省政府印發關于促進吉林省新能源產業加快發展若干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