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馮雨晨
1月24日,上海本地股集體高開,逾10只個股漲停。
截至當日午盤,凱淳股份(301001.SZ)、上海鳳凰(600679.SH)、中華企業(600675.SH)、上海物貿(600822.SH)、上海易連(600836.SH)、長江投資(600119.SH)、納爾股份(002825.SZ)、開開實業(600272.SH)等保持開盤一字漲停勢態,合富中國(603122.SH)、申達股份(600626.SH)、耀皮玻璃(600819.SH)等開盤半小時后穩沖10%漲停。
據新華社北京1月22日電,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3-2027年)》(下簡稱《方案》), 《方案》提出,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賦予浦東新區更大自主權。
《方案》提出, 在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基礎上,制定實施浦東新區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建設高水平市場準入體系。探索有序放寬電信服務、醫療健康等服務消費市場外資準入限制。完善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與市場準入負面清單銜接機制。
《方案》提出,浦東要實行分類分層的新型數據交易機制,依托數據交易所提升數據可信流通能力。探索數據資源持有權、數據加工使用權、數據產品經營權等分置的產權運行機制。推動公共數據向經營主體有序開放。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提到要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開放創新生態。促進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完善資本市場對科技企業上市融資、并購重組等制度安排,研究適時推出科創板期權產品,為跨境技術交易提供本外幣結算等金融服務便利。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媒體表示,金融在支持科技創新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是資本市場對科創的支持有巨大潛力和空間。《方案》鼓勵各類風險投資加大對科技企業支持,完善上市和退出的制度安排,創新資本市場交易產品,有助于進一步優化融資結構,提升直接融資比重。
實際上,該《方案》1月23日已經在資本市場掀起漣漪,中華企業、上海鳳凰、上海物貿、開開實業、暢聯股份(603648.SH)、浦東金橋(600639.SH)、長江投資等逾10家上海上市公司在1月23日拿下首板。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本輪漲停上海股多涉及國企改革概念。耀皮玻璃、上海物貿、上海鳳凰、開開實業、中華企業、錦江在線(600650.SH)、暢聯股份、龍頭股份(600630.SH)等多家公司均為上海國資控股企業,上海三毛(600689.SH)為重慶國資委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