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尹靖霏
深交所的紀律分終于落地,這份處分不可謂不重。
1月22日晚間,思創醫惠(300078.SZ)公告稱,收到深交所出具的《關于對思創醫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當事人給予紀律處分的決定》。
2020年這家公司拿著業績虛假的可轉換債募集說明書成功募資了8.17億元。深交所表示:對思創醫惠給予五年不接受其提交的發行上市申請文件的處分。
一位擬上市公司董秘告訴界面新聞:“不接受其提交的發行上市申請文件的處罰意味著凡是需要交易所審核的申請,交易所都不再受理,包括定向增發、可轉債發行等。”
2年虛增凈利超1億
通過開展虛假業務,提前確認營收和成本,思創醫惠連續2年虛增業績,2019年至2020年末累計虛增營收約1.31億元,累計虛增凈利達1.17億元。
- 2019年,思創醫惠通過全資子公司醫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醫惠科技)與杭州聞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聞然)、上海洗凡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洗凡)、深圳市雨淋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雨淋)開展虛假業務等方式,2019年累計虛增營業收入3493萬元 ,虛增利潤3302萬元,占當期利潤總額20.03%。
- 2020年,思創醫惠通過全資子公司醫惠科技與杭州聞然、上海洗凡、深圳雨淋、杭州開泰新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泰新)、醫信惠通開展虛假業務,以及提前確認與廣東華上、河南裕景相關業務的收入、成本等方式,2020年累計虛增營業收入9647萬元,累計虛增成本923萬元, 虛增利潤8394萬元,占當期利潤總額67%。
營收造假上億元,凈利潤造假上億元,思創醫惠在2019年、2020年年報中相應財務數據未能如實披露。
更為嚴重的是,思創醫惠一邊造假,一邊在A股上進行募資。2020年這家公司拿著業績虛假的可轉換債募集說明書成功募資了8.17億元。
先看其可轉換債募集說明書的發布時間正是在2020年7月5日,當年12月16日獲得證監會的注冊批準,2021年2月1日該公司在《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結果公告》稱,此次可轉債募資規模為8.17億元。
而思創醫惠公開披露的可轉換債募集說明書赫然包含公司2017 年、2018年、2019年及 2020年 1-9 月的財務數據。而2019年和2020年正是該上市公司虛增業績的2年。深交所表示,思創醫惠公開發行文件編造重大虛假內容。
這背后,該上市公司時任董事長、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和監事會主席或沆瀣一氣,或“只當自己是睜眼瞎”。
- 深交所表示,思創醫惠時任董事長、總經理章笠中,未能有效管控醫惠科技,知曉并授意相關員工實施前述虛增營業收入、成本、利潤等行為,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 思創醫惠時任財務總監王凜全面負責思創醫惠財務管理工作,未能對案涉事項盡到應有的注意義務,是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 思創醫惠時任副董事長、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孫新軍協助董事長工作并全面負責思創醫惠信息披露工作,未能對案涉事項盡到應有的注意義務,是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 思創醫惠時任監事會主席、職工監事汪駿在章笠中的安排下知曉并參與了醫惠科技和開泰新之間的虛假業務,參與、實施了思創醫惠 2020 年年度報告信息披露違法行為,是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誰是最終受害者?
此次深交所對于公司及相關人員做出了相應處罰,尤其是公司在A股募集資金方面進行了限制。深交所表示,對思創醫惠給予五年不接受其提交的發行上市申請文件的處分。

5年內無法從A股募資,意味著時任董監高闖了禍,背鍋的卻是上市公司。
思創醫惠成立于2003年,于2010年上市,當前公司無實際控制人,注冊地在杭州市,主營業務為以智慧醫療產業為核心,帶動物聯網相關產業發展。
一方面公司業績常年虧損。2021年、2022年歸母凈利分別虧損7.27億元、 8.82億元。2023年業績雖有所好轉,但依舊并不樂觀。該年前三季度營收約8.01億元,同比減少20.5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1.12億元,同比盈轉虧。
另一方面該公司的現金流水平并不樂觀。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思創醫惠資產負債率達63.78%,短期借款達3.98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達2.36億元,也就是說1年內公司需償還的債務就高達6.34億元,而公司貨幣資金也僅為5.62億元。賬上的貨幣資金不足以償還短期借款。
經營性凈現金流也無法沉淀下資金。2022年這一數字為-1.05億元,2023年前三季度為-0.1億元。
未來5年內無法從A股募資,如何維系越發緊張的現金流水平?思創醫惠怕是更只能更多地依賴銀行貸款了。但業績如此,銀行信貸這條路又是否可持續?
此次財務造假,受到嚴懲的不僅是上市公司,相關人員也在金錢上付出了代價。此前在罰金方面,浙江證監局也已對前述相應人員作出處罰。

時任董事長的章笠中2021年年薪達126.86萬元, 2022年年薪達212萬元,其面臨750萬元的罰款;
時任財務總監的王凜2021年年薪僅為37.82萬元,面臨300萬元的罰款;
時任董秘的孫新軍2021年年薪也不過63.73萬元,面臨300萬元的罰款;
而時監事會主席的汪駿2021年年薪也不過38.37萬元,受到的罰款最少,為50萬元。
值得深思的是,在業績造假背后,章笠中系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科技創新創業人才。
履歷顯示,章笠中于1963年出生,高級工程師,系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科技創新創業人才。曾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一次、二等獎兩次,杭州市科技進步一、二等獎三次,第四屆“科技新浙商”,第三屆世界杭商大會“金鳳凰”杭商等榮譽稱號。現為濱江區僑聯第二屆委員會兼職副主席、中國衛生信息學會衛生信息標準委員會常委,移動物聯網學組副組長;中國醫院協會信息管理專業委員會(CHIMA)委員;《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編委兼常務理事。
章笠中歷任杭州師范大學教師,銀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2011年6月至2018年2月任醫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任公司副董事長、董事、總經理;2017年1月至2021年8月18日擔任公司總經理,曾任思創醫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非獨立董事。
截至1月23日收盤,思創醫惠報收3.5元/股,市值僅為31億元。截至2023年9月末該公司股東戶數達4.3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