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陳振芳
AI技術成為就業市場的最大變量。
1月22日,據領英提供的勞動力市場調研數據顯示,2023年已有超500個可能受到生成式人工智能(GAI)技術影響的職業技能,預計2030年,65%的職業技能將發生改變。
領英針對企業雇主的最新調研顯示,2023年,有88%的亞太區企業招聘負責人認為,求職者所展現出的技能組合已經發生顯著變化,41%的中國企業雇主認為AI相關技能提升顯著。
全球企業員工對AI技能的學習訴求增長迅速。
2022-2023年,領英前100門AI/GAI相關課程的學習時長增加了1.7倍。過去三個月,在領英學習平臺上觀看AI相關課程的學員數量增加了80%。
崗位方面,獵聘大數據研究院近期發布的《2023年度就業趨勢數據報告》(下稱《獵聘報告》)顯示:2023年1-10月,要求掌握AIGC的職位同比增長179.19%。
其次,在簡歷中注明自己會用AIGC技能的求職者占比0.04%,他們被企業開聊的次數明顯高于未注明有該技能的求職者,前者為7.95次,后者為4.76次。

“同等條件下,57.04%的企業更會優先考慮會用AIGC工具的人。”獵聘稱。
與此同時,企業更愿意為掌握AIGC技能的人才買單。
《獵聘報告》顯示,要求AIGC技能的機器視覺招聘平均年薪為48.45萬,無此要求的是29.83萬元,前者比后者高62.44%。

以“數據標注”為例,2022-2023年,其新發職位增長34%,平均年薪12.38萬,集中在互聯網、人工智能行業。
麥可思研究院《2023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顯示,IT相關職業依然領跑薪酬榜。從事互聯網開發及應用、計算機與數據處理類職業畢業生薪資依然保持領先,畢業五年后的年收入均超18萬元。
AI的發展,也在影響年輕人的求職理念,薪資并非年輕人最看重的求職因素。領英調研顯示,2024年,中國企業吸引頂尖人才的兩大首要因素是:提供內部流動性、發展空間和技能學習機會,以及強調企業在AI時代的愿景和目標,其次才是薪資福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