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快遞觀察家
需求決定供給,收發快遞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剛需的當下,快遞市場規模已經穩步邁入萬億“俱樂部”。
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完成1320億件,收入達1.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5%和14.5%。2023年,快遞行業再度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承擔著電商生態鏈中最繁瑣、利潤空間最低的工作,民營快遞發展30余年,與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高度同頻的同時,依舊保持著增長活力。2024年,官方低調預計快遞業務量為1425億件、收入分為1.3萬億元,增速在8%左右。
可以肯定,未來隨著交通水平、物流技術、快遞基建的持續提升,快遞市場規模亦會是只增不減。
一邊是不斷內卷的服務質量,一邊是不斷外擴的國際布局,雖然快遞行業2024年整體增長可期,但快遞企業究竟該去哪里尋找增量,又憑何搶奪市場呢?
直播電商擔“主力”
億豹網發現,作為電商生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快遞的發展自然與電商高度綁定。甚至可以說,只要電商蓬勃發展,快遞就不愁沒有業務。
一個典型的案例就是拼多多和極兔。自“黑馬”拼多多于2015年起勢以來,消費者心智天平明顯有偏離淘天、京東趨勢。然而,無論是在商家端還是消費端、一線城市或者下沉市場,有電商巨頭們“打頭陣”,快遞玩家們或多或少都可以“順勢而為”。
因此,在拼多多營收同比增長高達94%甚至百分百之時,極兔哪怕最晚入局,其營收增長速度也緊跟其后。
不過,任何行業,一旦陷入寡頭格局,便會失去活力,缺乏進步創新,這也是為何市場期待競爭、期待挑戰者。
在淘天、京東、拼多多三大電商酣戰膠著之際,抖音、快手通過直播帶貨形式強勢切入電商生態,推動直播電商市場規模迅速增長。根據快手2023財年Q3財報數據顯示,其電商GMV2902億,此外抖音2023年總結顯示,其商城GMV同比增長277%,增勢依然迅猛。
當然,快遞仍是跟隨直播帶貨業態快速發展、享受紅利的一方,發達的物流網絡也為直播電商開拓市場提供支撐。例如抖音聯合通達系快遞推出“音需達”,提供送貨上門、末端優先派送、優先轉運等服務。
在直播電商爆發增長的2022年,中國快遞企業實力明顯增強,中國郵政、順豐闖入世界500強,中通、韻達、圓通、申通等業務量均超過百億件規模。
有機構預測,未來三年直播電商市場增長率仍能維持兩位數增長,2025年規模有望達到2.14萬億元。可見,2024年快遞行業的增量市場,直播電商仍是主力所在。
在億豹網看來,要想順利承接直播電商的爆發增長,快遞企業們的服務品質仍有待提升,畢竟如今消費者并不只是看買買買的數量,而是更強調商品和服務帶來的體驗。
進村進廠出海“洶涌”
正所謂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場。
除了傳統電商領域,分地區空間來看,2024年,快遞企業們想要尋找增量,仍需繼續深耕這三個方向,一是進村,二是進廠,三是出海。
首先是“快遞進村”。基于國家政策對快遞進村的高度重視,各方積極推動進村最后一公里建設,目前農村物流基建設施已逐步完善,快遞進村成本不斷降低、效率持續提升,且隨著直播帶貨的發展,農產品上行也對快遞進村提出更多需求。
其次是“快遞進廠”。這一創新合作形式,進一步加深了快遞企業與大品牌客戶之間的資源鏈接。站在產業角度,也是快遞業和制造業的深度融合發展。目前,包括中通、順豐、申通、韻達等在內的頭部快遞企業,均積極試水快遞進廠項目。
例如中通智運與哪吒汽車展開備件物流供應鏈合作,中通智運“入駐”哪吒汽車備件中心庫,負責汽車備件的裝卸,還提供入庫、打包、在途管理、售后等服務,成為哪吒汽車備件物流供應鏈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億豹網認為,快遞進廠既能通過“近距離”接觸,加深快遞企業對客戶的了解,定制化服務體驗,提升服務效率,又能降低客戶物流成本,合作共贏。
第三,則是“快遞出海”。2023年以來,跨境電商增長迅猛。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38萬億元,增長15.6%。尤其是跨境電商四小龍,包括Temu、Shein、TikTok、AliExpress,更是實現指數級增長。其中,Temu作為拼多多新增引擎,券商預測,其在2023年GMV將達18億美元。
快遞行業2023的關鍵詞之一,離不開國際化,三通一達均在2023年重點布局國際市場,像順豐、菜鳥、極兔,不僅是尋求快遞業務的國際化,也在通過港股市場,尋求物流發展資金支撐的國際化。
2024年,快遞進村進廠出海將更加波濤洶涌,大浪淘沙之下,也為快遞企業挖掘增量市場提供新動能。
專項物流需求“進擊”
此前,有關“抖音退貨率”話題曾登上網絡熱搜,相關數據顯示,抖音電商退貨率甚至高達40%。
實際上,基于興趣、帶有稍許沖動性質以及主播網紅效應的直播電商消費迅速崛起,隨之而來的則是電商平臺退貨需求持續增多,這便也讓快遞退貨業務成了快遞企業新的“兵家必爭之地”。
億豹網獲悉,2023年12月,京東物流官宣升級退貨解決方案,更早之前,順豐曾表示,中國的退貨件有大概1500萬單/天的市場規模,順豐退貨業務持續起量,已接入包括拼多多、唯品會、抖音、淘天等在內的20多個平臺。
目前,雖然電商逆向退貨仍由京東快遞和順豐主導,但以中通、極兔為代表的加盟制快遞也在不斷進行業務升級,除原來菜鳥裹裹之外,正在陸續接入多家電商。
電商逆向退貨專項物流提供市場增量外,2023年在杭州舉辦的亞運會,則讓會展物流的發展機會浮出水面。
據統計,亞運期間,郵政、圓通收寄國際國內郵件快件6.9萬件、亞運門票4.72萬張;作為亞運會官方制定物流合作服務商,圓通杭州亞運會物流中心共處理賽事物資超22萬件,亦獲得了一次業務、品牌雙向提升的機會。
除了上述電商退貨、會展物流之外,醫藥配送、冷鏈物流、本地零售等市場,快遞企業同樣在尋求新的機會。
然而,正如前文所述,2024年快遞行業增長具有確定性,快遞賽道玩家們的市場競爭卻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在我國快遞實現從“年均百億”到“月均百億”的跨越后,快遞企業們下一步要思考的,是增量之外,提升履約增量市場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