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平臺短期主義:8個月換一次血,“電商標配”批量誕生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平臺短期主義:8個月換一次血,“電商標配”批量誕生

從組織架構變動看戰略定力。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匡達

文|一財商學院 吳羚瑋

電商平臺們走進了一個“標配時代”。早期的標配,是雙11和618,是推高GMV而做的大促。而2023年的標配,都被視作提升消費者體驗的手段——年初,以京東將“百億補貼”作為首頁一級入口為起點,平臺們紛紛卷起最低價;年末,淘寶和京東先后腳推出“僅退款”,加上“始作俑者”拼多多、9月宣布“僅退款”規則的抖音以及今年1月5日加入隊伍的快手,又多了一個共同點。

電商標配的誕生,是爭奪消費者的競爭不斷白熱化的表現。新電商平臺高速增長,古典電商平臺的市場地位受到威脅——就連他們調整組織、重新制定策略的動作,也如此統一。一財商學院嘗試從4個維度觀察新老電商平臺的競爭指數,理解過去一年中它們做出的重大變化。它們分別是:

1. GMV,代表電商平臺的“行業地位”;

2. GMV增速與市占率變化,代表增長趨勢;

3. 貨幣化率(take rate),代表平臺掙錢能力和商家經營成本的均衡;

4. 組織架構與管理層變動,代表平臺的發展走向與戰略定力。

01 GMV、GMV增速和市占率:格局重塑,老二換人

據交銀國際的數據顯示,淘天依舊是GMV第一,第二名的京東則被拼多多取而代之。兩大傳統貨架電商的市占率被后來者不斷蠶食:淘天的GMV增速在2022年下降6%后,2023年的市占率僅為40%,拼多多則以20%的市占率超過京東(19%)。

抖音的GMV成謎,但它是確鑿無疑的老四。抖音電商分別在2023年5月和今年1月公布過其近一年的電商GMV增長率與抖音商城GMV增長率——但這兩個時間點,兩組數字都一樣,“近一年,抖音電商GMV同比增長80%,抖音商城GMV同比增長277%”——我們傾向于認為這并非巧合,指的是同一個時間維度。

因此,我們采納了交銀國際的測算數據,抖音電商GMV達2.7萬億元,增速達43%。該數據與《晚點》報道的“抖音電商GMV破2萬億”口徑相符。如果以同一增速持續發展,抖音電商很可能會在兩年內超越京東。

此外,快手電商GMV也突破了萬億大關。

GMV基數相對較小的微信視頻號,則迎來了高速增長。據《晚點 LatePost》報道,微信視頻號電商GMV在一千億元左右。1月11日,微信相關負責人在“2024微信公開課”上透露:2023年視頻號帶貨規模同比大幅增長,2023全年GMV接近2022年的3倍,供給數量增長300%。

02 貨幣化率:低傭拼多多,“過路費”超過淘天

貨幣化率常被視作電商平臺的掙錢能力,即商家在平臺上做生意需交的“過路費”,其公式為:

貨幣化率=(傭金+廣告收入)/GMV

貨幣化率的高低不由商家或平臺掌控,而是一種均衡狀態下的結果。一般來說,有幾個影響因素:

1. 市場競爭中的平臺話語權。平臺競爭激烈,會相應降低商家經營成本;商家競爭激烈,則會相應增加投放費用。

2. 商家在單平臺上的廣告投放意愿度。這與平臺商家的品牌結構和品類結構相關:大品牌、高毛利率商家,擁有更充足的銷售預算。譬如淘天以服飾美妝商家為主,且成規模的大品牌較多,相比拼多多(中小商家為主)有更高的貨幣化率天花板。

此前,淘天憑借大量客戶管理費用(即廣告費)成電商平臺中貨幣化率最高的平臺。而拼多多商家主要以低價坑位換自然流量,不需額外支付廣告費即可換來曝光與成交。這也意味這拼多多的貨幣化率較低。但2023年,拼多多的貨幣化率快速增加,超過淘天。主要有幾點原因:

1. 商家競爭激烈,廣告費增加。

2019年,拼多多活躍商戶數量為510萬,2020年底,拼多多活躍商戶年增長69%,達到860萬。而2023年5月20日,拼多多聯席CEO趙佳臻透露拼多多活躍商戶為1300萬。在整體流量池較穩定的情況下,商家競爭變得更激烈了。此外,拼多多此前僅有“多多搜索”和“多多場景”兩種廣告推廣工具,但于2022年正式推出全站推廣工具,可獲得更多推廣費用。

2. 告別0.6%的低傭模式,部分品類傭金達5%。

2018年,拼多多對圖書、酒水、大家電、服裝等9個品類的傭金收取率僅為0.6%(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2021年3月,「百億補貼」的數碼、美妝、家電等品類傭金達1%-3%。2023年,服裝品類的抽傭比例漲至5%。因此,2021年至今,拼多多的傭金收入實現100%以上增長。

反觀淘天,它的主要目的已經不是GMV和收入。其在過去一年中對“好價”的流量傾斜,以及回歸中小商家的相應動作,勢必會相應減少廣告收入。

03 從組織架構變動看戰略定力

過去一年,我們見證了電商平臺們的劇烈調整。阿里一年內共進行起碼9次組織架構和管理層調整,變化從年初延續到年末。而其它幾家大公司的電商業務,除拼多多、抖音與視頻號外,至少經歷了兩次以上的重大調整。

一般來說,一家企業組織變動總與其發展階段與當前主要戰略相關。我們梳理了各家大廠的組織架構和管理層變化,以此分析出它們所處的階段:

1. 業務快速發展期。員工規模極速擴張,組織架構的調整滯后于新業務發展。這個階段會有很多自下而上的組織調整、被動變革,對組織效率沒有過多追求。

代表平臺:視頻號、抖音和拼多多

12月,微信視頻號宣布進一步擴大視頻號電商業務的隊伍:除了負責前端產品的視頻號直播團隊外,微信支付團隊也將加入視頻號電商的建設,參與各行業類目、達人、客戶的拓展與運營,以及交易產品等基礎功能的搭建。

幾個月前,視頻號相關負責人還曾對一財商學院表示,其團隊規模很小。視頻號電商以產品驅動,而非運營驅動,他們主要通過服務商建立與商家的聯系,傳遞平臺政策和運營方法。但很顯然,視頻號要繼續保持高增速,就要持續增加商品和商家供給,大量的運營人力必不可少。

抖音也在加速補齊電商基礎能力的短板。于7月打散了十多個行業運營組和商家發展中心,分成A、B兩個組,再細分成不同的行業做針對性運營。兩組分別運營品牌商家(關注GMV)和非品牌商家(側重訂單量)。調整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業務團隊單純以GMV為目標,只將精力放在大品牌和大主播身上,而忽視了白牌、中小商家的問題。

4月,拼多多實行“聯席CEO制度”,聯合創始人趙佳臻任聯席CEO,與由現CEO陳磊一起共同管理公司業務。前者負責拼多多的平臺運營、用戶增長、商家服務、社區建設等業務,后者則側重全球——海外業務Temu已經是拼多多下一個增長引擎。

2. 市場競爭期。被高速增長掩蓋的組織結構問題開始暴露,尤其企業進入“戰時狀態”時,管理層會推動專業化組織轉型,或是進行自上而下的統一資源分配,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

代表平臺:京東

4月,京東從事業群制回歸事業部制。原事業群統管下的各事業部,將按照細分品類拆分為具體的經營單元,給予品類負責人更多的決策自主權。同時,第一次打通自營和POP業務,實現流量“平權”。處于低價之戰中的京東,調整是為了讓層級更精簡,讓處于前端作戰的業務單元更靈活。

3. 商業化階段。更加強調部門協作,更強調組織效率,將相關業務合并、裁剪。

代表平臺:快手

8月,快手改革職級體系,放棄區分專業職級和管理職級;壓縮職級數量,從14檔調整為10檔。

11月,經營管理委員會成員王劍偉出任電商事業部負責人,兼任商業化事業部負責人,向程一笑匯報。

12月,快手自2021年上市以來最大的一次組織架構和管理層調整,調整涉及主站、電商與商業化三個事業部下屬的15條業務線。

從2020年-2022年,快手的人均GMV增速在上漲,但人均凈利潤的增速卻較為平緩。因此,快手架構調整的思路,就是將電商與廣告這兩項可以閉環業務的模塊整合到一起,解決變現難的問題。

4. 業務探索期。企業在試水新業務時,往往會先設立二級部門。在確定該業務戰略地位或試跑成功后,將被抬升為一級部門。

代表平臺:小紅書

從2022年到2023年,小紅書在社區與交易的路線搖擺中,最終選擇了商業化。2022年,小紅書曾將原有的社區部和電商部合并成新的社區部門——電商僅是個二級部門。但過一年,小紅書先將直播業務獨立成軍,之后又將電商業務與直播業務整合為交易部,成為與社區部、商業部平行的一級部門,

幾家公司陣型的變化——不論是應企業自身發展階段擴張或收縮的需要,還是像小紅書那樣出現了戰略路線的搖擺——都在變陣之后持續一段較長的穩定期。而阿里頻繁的架構變陣下,不少業務部門的生命周期與管理層位置,都逃不過“8個月”魔咒:

阿里集團從啟動拆分,到宣布放棄,8個月。

張勇宣布擔任阿里云智能集團的董事長和 CEO到卸任,8個月。

淘天的三大行業發展部陣型,從4月成立到12月再變,同樣是8個月。

而從具體的動作看,淘天3月上線五星價格力,卷入低價之戰;11月上線淘寶短劇,指望以市面上最能殺時間的短劇拉升用戶使用時長;在12月的最新調整中,又將服飾行業獨立為一級部門,以對抗抖快和小紅書對服飾這一核心品類的分食。不具耐性的調整頻率、應激一般的防守式進攻,都讓淘天有了四處漏風的感覺。

以戰略的穩定性和組織架構變動次數來看,反倒是拼多多看起來最具長期主義的特征。從商業模式上來說,它一出生就走在了最高效的路上——商業效率既高過淘寶京東等貨架平臺,也高過直播電商。

拼多多和直播電商,實現“低價”的方式,本質上是同源的——都是向上整合供應鏈,聚集同質需求,實現高效的供給需求匹配。

但從流通環節和商家經營成本來看,拼多多和廠牌達播比,第一,鏈路更短;第二,貨幣化率相對更低。此處以主要進行代銷的交個朋友為例,據其2023年上半年財報,營收3.9億,GMV為50億,因此貨幣化率為7.8%,而拼多多2023年的貨幣化率為4.3%——同樣以銷貨為目的,在拼多多的成本相對更低。尤其是對品牌屬性相對較弱的白牌工廠貨來說,盡管超頭主播有塑造新品牌的能力,但主播和直播間本身的品牌心智往往會蓋過廠貨本身。

而拼多多與廠牌自播相比,兩者流通環節一樣多。但工廠往往缺乏直播經驗,主播培養、內容生產、運營管理都是難題。此外,直播電商會受限于三個因素:直播時間;流量池;顆粒度,拼多多的顆粒度為SKU,而直播電商的顆粒度是品類。

就目前的電商模式看,拼多多已是最高效代表。他人很難通過走老路、打補丁的方式超越,只有重開一條新賽道才有可能。

正如拼多多市值即將超過阿里時,馬云在內網所說:AI電商時代剛剛開始,對誰都是機會,也是挑戰。要祝賀pdd過去幾年的決策,執行和努力。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平臺短期主義:8個月換一次血,“電商標配”批量誕生

從組織架構變動看戰略定力。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匡達

文|一財商學院 吳羚瑋

電商平臺們走進了一個“標配時代”。早期的標配,是雙11和618,是推高GMV而做的大促。而2023年的標配,都被視作提升消費者體驗的手段——年初,以京東將“百億補貼”作為首頁一級入口為起點,平臺們紛紛卷起最低價;年末,淘寶和京東先后腳推出“僅退款”,加上“始作俑者”拼多多、9月宣布“僅退款”規則的抖音以及今年1月5日加入隊伍的快手,又多了一個共同點。

電商標配的誕生,是爭奪消費者的競爭不斷白熱化的表現。新電商平臺高速增長,古典電商平臺的市場地位受到威脅——就連他們調整組織、重新制定策略的動作,也如此統一。一財商學院嘗試從4個維度觀察新老電商平臺的競爭指數,理解過去一年中它們做出的重大變化。它們分別是:

1. GMV,代表電商平臺的“行業地位”;

2. GMV增速與市占率變化,代表增長趨勢;

3. 貨幣化率(take rate),代表平臺掙錢能力和商家經營成本的均衡;

4. 組織架構與管理層變動,代表平臺的發展走向與戰略定力。

01 GMV、GMV增速和市占率:格局重塑,老二換人

據交銀國際的數據顯示,淘天依舊是GMV第一,第二名的京東則被拼多多取而代之。兩大傳統貨架電商的市占率被后來者不斷蠶食:淘天的GMV增速在2022年下降6%后,2023年的市占率僅為40%,拼多多則以20%的市占率超過京東(19%)。

抖音的GMV成謎,但它是確鑿無疑的老四。抖音電商分別在2023年5月和今年1月公布過其近一年的電商GMV增長率與抖音商城GMV增長率——但這兩個時間點,兩組數字都一樣,“近一年,抖音電商GMV同比增長80%,抖音商城GMV同比增長277%”——我們傾向于認為這并非巧合,指的是同一個時間維度。

因此,我們采納了交銀國際的測算數據,抖音電商GMV達2.7萬億元,增速達43%。該數據與《晚點》報道的“抖音電商GMV破2萬億”口徑相符。如果以同一增速持續發展,抖音電商很可能會在兩年內超越京東。

此外,快手電商GMV也突破了萬億大關。

GMV基數相對較小的微信視頻號,則迎來了高速增長。據《晚點 LatePost》報道,微信視頻號電商GMV在一千億元左右。1月11日,微信相關負責人在“2024微信公開課”上透露:2023年視頻號帶貨規模同比大幅增長,2023全年GMV接近2022年的3倍,供給數量增長300%。

02 貨幣化率:低傭拼多多,“過路費”超過淘天

貨幣化率常被視作電商平臺的掙錢能力,即商家在平臺上做生意需交的“過路費”,其公式為:

貨幣化率=(傭金+廣告收入)/GMV

貨幣化率的高低不由商家或平臺掌控,而是一種均衡狀態下的結果。一般來說,有幾個影響因素:

1. 市場競爭中的平臺話語權。平臺競爭激烈,會相應降低商家經營成本;商家競爭激烈,則會相應增加投放費用。

2. 商家在單平臺上的廣告投放意愿度。這與平臺商家的品牌結構和品類結構相關:大品牌、高毛利率商家,擁有更充足的銷售預算。譬如淘天以服飾美妝商家為主,且成規模的大品牌較多,相比拼多多(中小商家為主)有更高的貨幣化率天花板。

此前,淘天憑借大量客戶管理費用(即廣告費)成電商平臺中貨幣化率最高的平臺。而拼多多商家主要以低價坑位換自然流量,不需額外支付廣告費即可換來曝光與成交。這也意味這拼多多的貨幣化率較低。但2023年,拼多多的貨幣化率快速增加,超過淘天。主要有幾點原因:

1. 商家競爭激烈,廣告費增加。

2019年,拼多多活躍商戶數量為510萬,2020年底,拼多多活躍商戶年增長69%,達到860萬。而2023年5月20日,拼多多聯席CEO趙佳臻透露拼多多活躍商戶為1300萬。在整體流量池較穩定的情況下,商家競爭變得更激烈了。此外,拼多多此前僅有“多多搜索”和“多多場景”兩種廣告推廣工具,但于2022年正式推出全站推廣工具,可獲得更多推廣費用。

2. 告別0.6%的低傭模式,部分品類傭金達5%。

2018年,拼多多對圖書、酒水、大家電、服裝等9個品類的傭金收取率僅為0.6%(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2021年3月,「百億補貼」的數碼、美妝、家電等品類傭金達1%-3%。2023年,服裝品類的抽傭比例漲至5%。因此,2021年至今,拼多多的傭金收入實現100%以上增長。

反觀淘天,它的主要目的已經不是GMV和收入。其在過去一年中對“好價”的流量傾斜,以及回歸中小商家的相應動作,勢必會相應減少廣告收入。

03 從組織架構變動看戰略定力

過去一年,我們見證了電商平臺們的劇烈調整。阿里一年內共進行起碼9次組織架構和管理層調整,變化從年初延續到年末。而其它幾家大公司的電商業務,除拼多多、抖音與視頻號外,至少經歷了兩次以上的重大調整。

一般來說,一家企業組織變動總與其發展階段與當前主要戰略相關。我們梳理了各家大廠的組織架構和管理層變化,以此分析出它們所處的階段:

1. 業務快速發展期。員工規模極速擴張,組織架構的調整滯后于新業務發展。這個階段會有很多自下而上的組織調整、被動變革,對組織效率沒有過多追求。

代表平臺:視頻號、抖音和拼多多

12月,微信視頻號宣布進一步擴大視頻號電商業務的隊伍:除了負責前端產品的視頻號直播團隊外,微信支付團隊也將加入視頻號電商的建設,參與各行業類目、達人、客戶的拓展與運營,以及交易產品等基礎功能的搭建。

幾個月前,視頻號相關負責人還曾對一財商學院表示,其團隊規模很小。視頻號電商以產品驅動,而非運營驅動,他們主要通過服務商建立與商家的聯系,傳遞平臺政策和運營方法。但很顯然,視頻號要繼續保持高增速,就要持續增加商品和商家供給,大量的運營人力必不可少。

抖音也在加速補齊電商基礎能力的短板。于7月打散了十多個行業運營組和商家發展中心,分成A、B兩個組,再細分成不同的行業做針對性運營。兩組分別運營品牌商家(關注GMV)和非品牌商家(側重訂單量)。調整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業務團隊單純以GMV為目標,只將精力放在大品牌和大主播身上,而忽視了白牌、中小商家的問題。

4月,拼多多實行“聯席CEO制度”,聯合創始人趙佳臻任聯席CEO,與由現CEO陳磊一起共同管理公司業務。前者負責拼多多的平臺運營、用戶增長、商家服務、社區建設等業務,后者則側重全球——海外業務Temu已經是拼多多下一個增長引擎。

2. 市場競爭期。被高速增長掩蓋的組織結構問題開始暴露,尤其企業進入“戰時狀態”時,管理層會推動專業化組織轉型,或是進行自上而下的統一資源分配,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

代表平臺:京東

4月,京東從事業群制回歸事業部制。原事業群統管下的各事業部,將按照細分品類拆分為具體的經營單元,給予品類負責人更多的決策自主權。同時,第一次打通自營和POP業務,實現流量“平權”。處于低價之戰中的京東,調整是為了讓層級更精簡,讓處于前端作戰的業務單元更靈活。

3. 商業化階段。更加強調部門協作,更強調組織效率,將相關業務合并、裁剪。

代表平臺:快手

8月,快手改革職級體系,放棄區分專業職級和管理職級;壓縮職級數量,從14檔調整為10檔。

11月,經營管理委員會成員王劍偉出任電商事業部負責人,兼任商業化事業部負責人,向程一笑匯報。

12月,快手自2021年上市以來最大的一次組織架構和管理層調整,調整涉及主站、電商與商業化三個事業部下屬的15條業務線。

從2020年-2022年,快手的人均GMV增速在上漲,但人均凈利潤的增速卻較為平緩。因此,快手架構調整的思路,就是將電商與廣告這兩項可以閉環業務的模塊整合到一起,解決變現難的問題。

4. 業務探索期。企業在試水新業務時,往往會先設立二級部門。在確定該業務戰略地位或試跑成功后,將被抬升為一級部門。

代表平臺:小紅書

從2022年到2023年,小紅書在社區與交易的路線搖擺中,最終選擇了商業化。2022年,小紅書曾將原有的社區部和電商部合并成新的社區部門——電商僅是個二級部門。但過一年,小紅書先將直播業務獨立成軍,之后又將電商業務與直播業務整合為交易部,成為與社區部、商業部平行的一級部門,

幾家公司陣型的變化——不論是應企業自身發展階段擴張或收縮的需要,還是像小紅書那樣出現了戰略路線的搖擺——都在變陣之后持續一段較長的穩定期。而阿里頻繁的架構變陣下,不少業務部門的生命周期與管理層位置,都逃不過“8個月”魔咒:

阿里集團從啟動拆分,到宣布放棄,8個月。

張勇宣布擔任阿里云智能集團的董事長和 CEO到卸任,8個月。

淘天的三大行業發展部陣型,從4月成立到12月再變,同樣是8個月。

而從具體的動作看,淘天3月上線五星價格力,卷入低價之戰;11月上線淘寶短劇,指望以市面上最能殺時間的短劇拉升用戶使用時長;在12月的最新調整中,又將服飾行業獨立為一級部門,以對抗抖快和小紅書對服飾這一核心品類的分食。不具耐性的調整頻率、應激一般的防守式進攻,都讓淘天有了四處漏風的感覺。

以戰略的穩定性和組織架構變動次數來看,反倒是拼多多看起來最具長期主義的特征。從商業模式上來說,它一出生就走在了最高效的路上——商業效率既高過淘寶京東等貨架平臺,也高過直播電商。

拼多多和直播電商,實現“低價”的方式,本質上是同源的——都是向上整合供應鏈,聚集同質需求,實現高效的供給需求匹配。

但從流通環節和商家經營成本來看,拼多多和廠牌達播比,第一,鏈路更短;第二,貨幣化率相對更低。此處以主要進行代銷的交個朋友為例,據其2023年上半年財報,營收3.9億,GMV為50億,因此貨幣化率為7.8%,而拼多多2023年的貨幣化率為4.3%——同樣以銷貨為目的,在拼多多的成本相對更低。尤其是對品牌屬性相對較弱的白牌工廠貨來說,盡管超頭主播有塑造新品牌的能力,但主播和直播間本身的品牌心智往往會蓋過廠貨本身。

而拼多多與廠牌自播相比,兩者流通環節一樣多。但工廠往往缺乏直播經驗,主播培養、內容生產、運營管理都是難題。此外,直播電商會受限于三個因素:直播時間;流量池;顆粒度,拼多多的顆粒度為SKU,而直播電商的顆粒度是品類。

就目前的電商模式看,拼多多已是最高效代表。他人很難通過走老路、打補丁的方式超越,只有重開一條新賽道才有可能。

正如拼多多市值即將超過阿里時,馬云在內網所說:AI電商時代剛剛開始,對誰都是機會,也是挑戰。要祝賀pdd過去幾年的決策,執行和努力。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若尔盖县| 鹰潭市| 应用必备| 金华市| 湟中县| 出国| 房产| 罗山县| 佛教| 孝义市| 漳平市| 上高县| 田阳县| 元谋县| 璧山县| 临沂市| 苏尼特左旗| 灵石县| 巍山| 育儿| 泽库县| 闸北区| 科技| 建始县| 探索| 涟水县| 平乐县| 平和县| 客服| 高安市| 新疆| 黑龙江省| 平山县| 桓台县| 辰溪县| 嘉峪关市| 商丘市| 普定县| 和平区| 绥芬河市| 宜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