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24年1月22日),港股通創新藥ETF(159570)正式上市。作為市場上為數不多的為投資者提供布局港股通創新藥的ETF投資工具,港股通創新藥ETF(159570)跟蹤國證港股通創新藥指數,與其他醫藥行業指數相比,創新藥權重占比近85%,創新藥產業鏈純度極高。
行情上,今日,港股早盤集體走弱,截至午盤,恒生指數跌1.99%,國證港股通創新藥指數跌3.31%。指數成份股方面,云頂新耀-B受業績驅動漲2.59%,亞盛醫藥-B漲0.65%,藥明康德平盤,其他成份股悉數隨指數下挫,康諾亞-B跌超8%,3DMedicines跌近8%,翰森制藥跌超6%,榮昌生物、和黃醫藥跌超5%,三生制藥、康希諾生物、騰盛博藥、昭衍新藥、再鼎醫藥、康寧杰瑞制藥-B、加科思-B跌超4%,泰格醫藥、信達生物、君實生物、藥明生物、百濟神州等跌幅居前。
ETF方面,全市場首批——港股通創新藥ETF(159570)午盤跌3.56%,上市首日半日成交額即突破1億元,換手率超46%!反映場內資金高度關注港股通創新藥這一高彈性賽道,積極左側布局,上市首日交投火爆!
【多重拐點齊共振,機構共同看好國產創新藥未來發展】
國泰君安證券最新觀點認為,目前多重拐點到來,有望共同推動國產創新藥發展:
1) 政策導向下,中國創新藥持續產業升級,正從“量變”時代邁向“質變”時代。
2) 創新藥供給端規模直追國際領先水平,研發重心也逐漸向“First-in-Class”、“Best-in-Class”傾斜。
3) 此外,支付端和供應端相得益彰,推動國產創新成果商業化加速。
4) 近年多條利好創新藥的醫保談判細則陸續出臺,醫保支持下創新藥的商業化進程有望迎來持續提速。
細分領域板塊,興業證券表示,特別在抗體偶聯藥物(ADC)領域,中國創新藥企表現亮眼,相關國際化交易呈現加速趨勢。此外,BCMACAR-T技術,PROTAC技術,雙特異性抗體技術等創新技術平臺,以及一些率先布局的創新和差異化的小分子靶點亦值得關注。得益于研發投入的增加,利好創新藥物的政策、醫療保險的動態調整等因素,考慮到新藥及新適應癥的持續獲批以及已上市創新藥物商業化的推進,我國創新藥總體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
【稀缺屬性突出,創新藥純度更高,出海優勢明顯,港股通創新藥更具投資性價比】
根據上市規則,港交所18A政策鼓勵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使得成為越來越多具有大投入、長周期屬性創新藥企業將港交所作為首選上市地,港股創新藥擁有稀缺屬性。同時,以AH兩地上市的醫藥公司作為樣本統計,港股相對A股估值更低,更具性價比,港股通創新藥未來可期。部分潛力創新藥企業受益于港股上市規則,僅在港股上市,港股通醫藥公司數量持續增加,目前港股醫藥板塊納入港股通的公司數量近百家。國證港股通創新藥指數的38家成份股里面,平均的海外收入占比接近40%,而狹義上的A股創新藥公司平均海外收入占比還不到20%,出海的優勢相較于A股創新藥更為明顯。
【港股通創新藥估值處于歷史底部,左側布局正當時!】
最新數據顯示,國證港股通創新藥指數(987018)市盈率僅35.23倍,處于2019年指數上市以來最低水平,估值分位數為0%(數據來源:Wind,截至1月19日),正處估值洼地,立足當下正式左側布局良機,投資性價比相對較高。
創新藥經過調整行業迎來多重拐點,內有政策面鼓勵和加速創新藥進醫保,外有降息預期強化,投融資和流動性逐步改善。機構認為,頭部藥企的管線基本于近3年獲批,后續處于申報上市和三期階段的管線眾多,2024年,創新藥將進入收獲期。全市場首批——港股通創新藥ETF(159570)已于1月22日開始上市交易,跟蹤國證港股通創新藥指數(987018),成分股精簡至38只,創新藥為31只,CXO為6只,疫苗為1只,權重占比分別為84.49%、15.16%、0.35%。與其他醫藥指數基金比,港股通創新藥ETF(159570)的創新藥純度和集中度是全市場最高的,彈性最大,在上漲周期中的表現預計將更加凌厲。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文中個股僅作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投資人應當閱讀《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港股通創新藥ETF(159570)屬于中等風險等級(R3)產品,適合經客戶風險等級測評后結果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標的指數并不能完全代表整個股票市場。標的指數成份股的平均回報率與整個股票市場的平均回報率可能存在偏離。以上產品投資于境外證券市場,基金凈值會因為所投資證券市場波動等因素產生波動。境外投資產品風險包括市場風險、匯率風險等。本文出現信息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