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查沁君
“五年內,每個人都將擁有AI私人助理Agent,它將普及至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不僅僅局限于辦公室工作。”
近期,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公開表達上述觀點,曾擔任微軟大中華區第六任CEO、現任網龍(00777.HK)副董事長、Mynd.ai董事會主席梁念堅也對此表示認同。
“我已經很多年沒見他(比爾·蓋茨)了,但他做AI的想法和我們做教育的思路是一模一樣的。”在梁念堅看來,以后每一位學生都將有一個AI助理,從他開始學習到他離開這個世界,終身都有AI助理陪伴學習。
在網龍近日舉辦的2024媒體懇談會上,梁念堅對界面教育表示,該公司將堅定做AI,無論從商業角度,還是做教育的角度。目前的挑戰并不在技術層面,而是很多人可能還沒有完全接受AI。
網龍是國內最早一批將AI引入教育領域的企業之一,誕生于90年代末的首批互聯網創業大潮,通過游戲起家,隨后由并購進入教育領域,如今后者已占據半壁江山。
2023上半年,網龍的游戲、教育業務分別創造19.2億、17.2億元營收,占總營收比例約52%、47%。由于國內宏觀經濟的逐步復蘇帶動玩家在游戲中的消費回升,上半年游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受海外需求放緩以及去年高基數影響,教育業務收入同比下降28.6%。
承載網龍教育業務的主要品牌是普羅米休斯Promethean,主營教育交互顯示平板(IWB:Interactive Whiteboard),包括投影電子白板、教學平板一體機、智慧電子黑板等產品。
國內提供IWB的還有視源股份(002841.SZ)、鴻合科技(002955.SZ)、華為,以及布局商業顯示屏賽道的家電廠商,如長虹、創維等。
國內巨頭林立,普羅米休斯的主戰場在海外,海外市場占教育收入90%以上,其在除中國外的互動平板領域市場份額保持全球第一,產品已經進入一百多萬間教室,覆蓋4000多萬名學生。其中,美國是普羅米休斯最大的市場,占比超50%。
教育業務集中在海外,且與國內游戲業務分屬不同賽道,將海外業務獨立分拆上市是網龍去年最重要的決定之一。
2023年4月18日,網龍公告稱,通過子公司將其核心海外教育業務與紐交所上市公司啟今教育Gravitas Education Holdings Inc.合并,合并實體將在交易完成時更名為MYND.AI。
同年12月13日,網龍宣布成功完成合并交易,合并后實體的估值為八億美元。網龍現持有MYND.AI發行股份的74.39%,MYND.AI擁有運營網龍教育業務子公司群100%的股權。
“對整個公司的管理有好處,分拆后網龍估值或許會加大。”梁念堅稱,“這是一個比較方便、成本較低的上市方法。”
網龍在2023年中報路演中提到海外業務分拆上市的目的,一方面新增美國市場融資平臺,同時也提升品牌曝光度;另一方面海外收入主要來自美國,上市后更符合美國的監管要求。
國內教育業務則著眼于軟件研發的商業化,如跟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合作,開發建設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做推廣。
教育交互平板業務的邊際成本較高,難以通過規模效應實現快速的成本降低和利潤提升。因此,對于網龍來說,硬件之外,還須通過軟件創造更多的價值和增長點。
“無論哪個公司,硬件的發展都是有限的,我們做的是整體數字教育解決方案,這也是為什么AI對我們來講至關重要。”梁念堅在此前采訪中對界面教育表示。
譬如在其教育交互大屏里加入AI,可以幫助老師備課、授課,相當于一個SaaS model,也可以實現因材施教。由此尋求向To C轉型的可能性,以求分擔風險、拓展業務。
梁念堅透露,目前AI教育交互大屏已經有一個初步的產品,2024年將先在美國、歐洲陸續推出。
談及時下火熱的大模型,梁念堅表示,AI底層技術不是網龍專長,公司不會單獨做大模型,但會尋求合作,比如微軟、谷歌都是有可能的技術合作對象。
“教育本地化很重要,針對每一個不同市場,可以利用同一個技術平臺,但需要有各自的垂直大模型。”梁念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