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肖芳
界面新聞編輯 | 宋佳楠
短劇行業正在告別野蠻生長時代。
1月18日,抖音面向精品微短劇創作者推出了一項激勵政策,影視公司、媒體、MCN以及個人創作者均有機會獲得最高500萬現金和1億流量扶持。快手此前也宣布投入億級流量和現金扶持精品微短劇。
抖音和快手的目的很明確——盡快、盡可能多地尋找到更多符合標準的短劇創作者。
在2023年,有大量短劇通過抖音、快手以及微信小程序等平臺走紅。藝恩咨詢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市場共上線短劇1400多部,較前一年增長超過50%;短劇市場規模近400億元,已接近電影市場體量的七成。
短劇發展初期,由于缺少明確的行業標準,出現了大量打擦邊球的內容。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為此開展了專項治理工作。
自去年11月中旬至今,已經有近千部微短劇被下架,原因皆是“渲染極端復仇”、“存在不良導向價值觀內容”等,其中不乏引發大量關注和討論的《黑蓮花上位手冊》等熱門短劇。
作為平臺方,抖音和快手也開始通過運營手段引導短劇創作正向發展。其中,抖音面向影視公司、MCN機構、個人創作者推出聯合出品、聯合運營兩種合作模式。
聯合出品模式下,抖音以現金投資的方式與制作方合作,并提供“選題立意、劇本創作、內容制作、賬號運營”支持。而在聯合運營模式下,創作者和機構負責微短劇開發制作,抖音提供流量和運營支持。
快手則在今年明確了幸福家庭、成長勵志等五大內容方向,計劃上線20部相關內容短劇,并提供億級資源曝光和平臺專項運營,同時加大對原生付費短劇的扶持。去年12月,該平臺停止了第三方微短劇小程序商業投放。
面對短劇標準缺失的問題,快手文娛業務部劇情業務中心負責人于軻在接受界面新聞等媒體采訪時透露,今年會嘗試推出一個微短劇行業內容標準,會對故事主線、劇集長度以及單集時長等制定一系列規定。
相比快手對內加強管理的思路,抖音與外部有更多合作。
抖音短劇負責人王晨表示,目前抖音不僅尋求和長信傳媒、檸萌影視、華策集團等頭部影視公司一起開發優質微短劇內容,還在和新華社、央視頻等專業媒體機構談合作。春節期間,抖音即將上映的兩部微短劇《超越吧!阿娟》和《我的歸途有風》,均改編自此前熱度較高的影視劇《雄獅少年》和《去有風的地方》。
過去一年,兩大平臺的微短劇播放量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根據雙方公布的數據,抖音上每天主動搜索微短劇的用戶數量增長了兩倍,播放量破億的微短劇達500部,其中12部作品突破10億,微短劇日播放量增長了一倍。快手星芒短劇核心用戶規模則增長近三成,付費用戶規模增長近10倍,原生付費短劇GMV(商品交易總額)增長近20倍。
盡管抖音和快手在策略上有不同側重點,但在創作者這里難免有重合。可以預見,今年圍繞優質創作者展開的微短劇內容競爭將成為兩平臺共同的重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