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高菁
中國探獲亞洲最大偉晶巖型單體鋰礦。
新華社1月17日消息,自然資源部當日宣布,中國在四川雅江探獲鋰資源近百萬噸,是亞洲迄今探明最大規模偉晶巖型單體鋰礦。
鋰又被稱作“白色石油”,是新能源電池的關鍵原材料。偉晶巖型單體鋰礦是一種硬巖型鋰礦,具有規模大、品位高、提鋰效率高的特點,是全球重要的鋰礦來源之一。
中國鋰礦資源呈現分布集中的特點。四川鋰礦資源儲量居全國之首,占全國總量57%,該省鋰礦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馬爾康-金川、道孚-雅江-康定-九龍一帶。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數據,截至2022年,全球已查明的鋰資源儲量總計約5.21億噸碳酸鋰當量,主要分布在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亞、美國、中國等地。中國鋰資源總量為3617萬噸碳酸鋰當量,雖位列全球第六,占比僅為6%。
據全國礦產資源儲量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鋰礦儲量(折氧化鋰)404.68萬噸,2022年635.27萬噸,同比增加57%。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發布的《2022年中國鋰產業報告白皮書》顯示,2022年中國從國外進口鋰輝石精礦約284萬噸,鋰行業原料對外依存度約為55%。
此次探獲的鋰礦資源,可以減少中國鋰資源對外依賴。
去年,國內包括天齊鋰業(002466.SZ)、中礦資源(002738.SZ)、協鑫能科(002015.SZ)在內的多家企業經歷了海外鋰礦項目的終止,進口鋰礦供應不穩定問題凸顯。
在此背景下,四川去年誕生了兩座“天價”鋰礦——李家溝北鋰礦和加達鋰礦,當時,多家鋰電巨頭參與了拍賣,競爭十分激烈。最終,這兩座鋰礦的成交價分別鎖定在10.1億元以及42.05億元,溢價均超千倍。
要成為鋰離子電池的一部分,鋰礦需要先被制備成電池級碳酸鋰。受供需關系不平衡的影響,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在1月8日跌破10萬元關口。但在去年年初,碳酸鋰的價格還一度漲超50萬元/噸。
乘聯會本月發布的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顯示,去年新能源汽車國內零售775萬輛,凈增207萬輛,增長36%。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預測,2024年全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100萬輛,同比增加約220萬輛,增幅達25%。這意味著今年對于碳酸鋰的需求將有可能回升。
1月11日,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在持續下跌一個星期后止跌,均價為9.7萬元/噸。據上海鋼聯1月18日最新數據,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已小幅反彈至9.8萬元/噸。
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最新動力電池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前11個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總量前十名的企業均來自亞洲,其中,有六家來自中國,三家來自韓國。
據《環球時報》去年7月報道,截至去年5月,韓國鋰儲備只夠用5.8天,尚不到政府儲量目標的6%。
去年年底,韓國政府提出,計劃投資2400億韓元(約合12.9億元人民幣)建設關鍵礦物儲存基地,以增加鋰、鈷等鋰電池原材料的儲備,同時提供2500億韓元(約合123.5億元人民幣)的資金,用于支持企業精煉上述原材料。
泰國等地也在尋找鋰資源。1月18日,泰國總理府副發言人RudklaoSuwankiri 宣布,泰國近日發現兩個潛在的鋰礦產地。
泰國基礎工業與礦業廳日前發布的初步勘探結果顯示,其中一個潛在鋰礦源的估計儲量約為1480萬噸,平均氧化理品位為0.45%。能夠為100萬輛電池容量50千瓦時的電動汽車生產鋰離子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