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代財經 武凱
編輯|史成超
“這款車是我們店里的主銷車型,目前有接近10萬元的優惠,入門版不到34萬元即可落地。”近日,北京市某奧迪4S店銷售人員對時代財經表示,相較于以往,這款車的優惠力度逐漸加大,已由早些年的40萬級別降至當前30多萬元。
在過去的一年,國內汽車行業的激烈競爭席卷豪華車市場。不少以往售價居高不下的豪華品牌主力車型紛紛降價走量,凱迪拉克、林肯等二線豪華品牌相繼推出優惠。奧迪A6、寶馬5系等熱門豪華車也不例外,終端價格較廠商指導價均下跌數萬元乃至十萬元。
一定程度上,降價換來了銷量增長。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豪華車市場批發銷量為339萬輛,同比增長9.7%。其中,寶馬、奔馳、奧迪三大一線豪華品牌2023年銷量均有增長,穩定在70萬輛上方。
不過,降價并未能提振部分二線豪華品牌銷量,凱迪拉克、雷克薩斯、林肯去年銷量出現下滑,其合計銷量尚不如BBA中銷量最低的奧迪。不僅如此,二線豪華品牌銷量正逐漸被理想汽車等新豪華品牌趕超。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時代財經表示:“2023年我國車市消費升級現象顯著,高端豪華車市場火爆,促進了BBA一線豪華品牌的熱銷。但由于凱迪拉克等二線豪華品牌受國內電動化轉型沖擊,且品牌影響力不如BBA,銷量有所下滑。”
二線豪華品牌“掉隊”
在2023年,一線豪華品牌的市場表現較為樂觀,寶馬、奔馳、奧迪三大品牌銷量均有所增長。
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寶馬集團在中國市場共交付824932輛BMW和MINI汽車,同比增長4.2%,位居豪華車細分市場首位。其中,BMW品牌純電動車型全年共交付99972輛,同比增長超過138%。
數據來自各車企及公開資料,時代財經制圖。
梅賽德斯-奔馳2023年在華累計交付約76.5萬輛新車,較2022年增長1.7%;其中,純電車型全年交付量翻番,長軸距C級車交付實現近兩位數的增長。此外,梅賽德斯-奔馳旗下高端產品系列增長顯著:梅賽德斯-邁巴赫品牌、G級越野車分別實現21%、22%的同比增長。
在三大一線豪華品牌中,奧迪品牌在華銷量最低,不過其增幅最為亮眼。2023年奧迪在華共計交付超過729000輛車,同比增長13.5%。奧迪純電動e-tron系列車型2023年在華交付量為31025輛。
二線豪華品牌在銷量層面受到的沖擊較為明顯,其2023年在華汽車銷量均未超過20萬輛,幾大品牌合計銷量不敵BBA一員。
凱迪拉克2023年在華銷量約18.3萬輛,較2022年的18.5萬輛銷量微降1.1%;雷克薩斯2023年在華汽車銷量18.1萬輛,相比2022年18.4萬輛下滑1.7%;林肯品牌2023年在華銷量僅超7萬輛,2022年為7.9萬輛。
在二線豪華品牌中,沃爾沃、捷豹路虎在華銷量實現增長。沃爾沃中國市場銷量約17萬輛,較2022年增長5%;捷豹路虎在華銷量為10.6萬輛,官方稱實現25%的同比增長,路虎攬勝及攬勝運動版、路虎衛士等高端車型為銷量主力。
崔東樹表示,雷克薩斯等二線豪華品牌銷量下滑,電動化轉型較慢是重要原因。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零售滲透率已增長至35.7%,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我國汽車市場增長的主力類型。多位業內人士認為,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車型是車企實現銷量增長的中堅力量。
然而,二線豪華品牌的電動化車型極其單一、銷量并不亮眼,嚴重落后于BBA的電動化布局。
各品牌官網信息顯示,在中國市場,寶馬i系列純電動車型、奔馳EQ系列純電車型、奧迪etron系列純電車型均有6-7款車型在售,寶馬i3、奔馳EQE SUV、奧迪Q4 e-tron等純電車型去年12月銷量均超過千輛。
相較之下,沃爾沃僅有3款純電車型在售,每款車型去年12月銷量僅有數十輛到數百輛。凱迪拉克、雷克薩斯則僅有1款純電車型在售。更有甚者,捷豹路虎、林肯在華尚無純電車型在售。
在此背景下,不少自主品牌已開始蠶食傳統二線豪華品牌汽車市場。其中,理想汽車在2023年以37.6萬輛的交付量超越所有二線豪華品牌;蔚來、極氪等全年銷量也在持續逼近“凱雷沃”們。
BBA謀變
BBA暫時守住了領先地位,但也并非高枕無憂。在自主品牌沖擊豪華市場這一年,不少一線豪華品牌主力車型也不得不降價求生。
以奧迪主力車型奧迪A6L為例:近日時代財經在走訪北京地區市場時發現,奧迪A6L 40TFSI版本車型裸車價格已降至32萬元左右,較指導價低近10萬元。
同樣“降價走量”的還有寶馬電動車型主力寶馬i3等。懂車帝數據顯示,寶馬i3全系車型經銷商報價較官方指導價低出14萬元。指導價35.39萬元的寶馬i3 eDrive 35L經銷商報價僅有21.35萬元。
對于2023年中國汽車市場的種種變化,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翔如此評價:“2023年,中國汽車市場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新玩家加入戰場,新技術快速應用,競爭愈‘卷’愈烈。”
為應對愈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一線豪華品牌開始謀變。
一方面,奔馳、寶馬、奧迪等品牌均表示將在2024年加大在華新品投入。
圖源:時代財經攝
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段建軍表示,在2024年,包括全新純電G級越野車、全新邁巴赫EQS純電SUV、全新CLE家族、新一代EQA及EQB SUV在內的15款產品將亮相。
寶馬的中大型純電轎車i5將于本月上市。寶馬方面表示,這標志著寶馬在中國最成功的寶馬5系車型進入智能電動時代,寶馬純電動車型覆蓋所有SUV、轎車等主要市場。
奧迪方面,據悉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將于2024年初啟動PPE平臺車型的預生產,年底正式投產奧迪Q6L e-tron車型。同時奧迪和上汽集團計劃推出全新電動車型,進入此前在中國尚未覆蓋的細分市場。
奧迪CEO高德諾(Gernot D llner)表示:“2024年至2025年,奧迪將通過推出多款新車型,強化并豐富產品陣容。其中,全新的電動車型將是我們的重點。未來幾年,我們還將同步推出全新一代內燃機車型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強化品牌定位。
同時在2023年,BBA的充電網絡也在快速鋪設中。
其中,梅賽德斯-奔馳超級充電站已在成都、佛山、青島等多地投入運營;寶馬也在去年8月啟動BMW 超級充電站項目,截至2023年底已投建50個場站,覆蓋國內17個一、二線城市;奧迪在華充電站網絡在2023年大幅拓展,去年年底已覆蓋超過30座城市,累計部署600個超充樁。
在自動駕駛賽道上,奔馳、寶馬也開始“卷”了起來。
去年12月,奔馳、寶馬宣布成為首批獲批北京市有條件自動駕駛(L3級)道路測試牌照的車企,將可在京啟動指定高速公路的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實測。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意味著豪華品牌與自主品牌在智能化領域的競爭將愈發激烈。
相較于BBA,傳統二線豪華品牌在華電動化轉型成果寥寥。無論是新能源汽車用戶關注的快充技術、續航里程還是智能駕駛技術等,不少二線豪華品牌們并未展現出足夠的競爭力。
在車市決戰的2024年,這些品牌又將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