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翟瑞民
貴州“24歲職校畢業生任國企副總”的消息近日引發網友廣泛關注。據媒體報道,1999年出生的劉某某,畢業于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畢業后入職中鐵建工集團,2023年即已升任中鐵建工集團貴州分公司副總經理。針對劉某某的“火箭式”升職,不少網友質疑,究竟是因為家庭背景還是工作能力特別優秀?
事情已發酵成網絡熱點,但是截至目前,中鐵建工集團方面尚未就外界質疑做出公開回應。海報新聞此前引述中鐵建工集團貴州分公司接線工作人員說法稱,網傳消息與事實嚴重不符,目前公司已報警處理,“劉某某只是一名普通員工,并沒有行政職級。”另據時間視頻報道,中鐵建工集團西南分公司則稱,劉某某提拔流程很正規,“沒聽說他是關系戶。”
盡管公司工作人員否認劉某某擁有副總經理相關職務,但是根據該公司宣傳資料和媒體報道,劉某某此前確實曾多次以副總經理身份出席會議并講話。而且,獲公開披露的劉某某講話內容都是站在公司管理層面所作的部署和安排,這顯然不是一個普通員工所負責的內容。
中鐵建工集團是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骨干企業,是正牌央企單位。這類企業選人、用人程序按說有一套嚴格、正規的流程,劉某某能獲任地區分公司副總經理,應該是其工作能力和德行考核得到了公司內部決策機制的認可,并且任命程序合法合規。如果真是如此,建議中鐵建工集團方面盡快就外界質疑作出權威說明。畢竟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信息公開是最有效的辟謠手段。
近年來,年輕領導干部被提拔后遭受質疑的現象已多次發生,蓋因人們從以往一些落馬領導干部身上,往往能發現年齡造假、學歷造假、過程違規、拼爹拼媽等現象。這種不公平的用人模式不但會嚴重扭曲惡化各地干部選拔任用生態,也會毒化整個社會風氣。尤其是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連年攀升,青年群體的就業壓力在不斷加大,如果此時有人走野路子、憑關系或搞黑幕就輕松入職正規央企單位,那顯然對外面正在四處奔波找工作的年輕人來說,是極大的不公平。
如何選人、用人、管人,已成為我國當前干部隊伍建設的一個核心問題。針對年輕領導干部的選任,其實,只要做到三方面就可以有效避免被質疑,首先就是能力勝任,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能承擔起領導崗位的職責,其次是需要嚴格履行程序,執行好干部選拔任用制度,避免“任人唯親”等不正之風侵蝕用人機制,最后,重要的是要信息公開透明,越是破格提拔,越要公開化和透明化,自覺主動接受民眾監督,如此方能廣泛團結普通員工,也能有效樹立領導個人威信。
2019年3月,新修訂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提出,黨政領導干部應當逐級提拔。特別優秀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干部,可以突破任職資格規定或者越級提拔擔任領導職務。但是,破格提拔的特別優秀干部,應當政治過硬、德才素質突出、群眾公認度高。當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監督檢查和責任追究辦法》還明確提出,在監督檢查工作機制方面,要認真查核和處理群眾舉報反映的問題,定期開展分析研判,及時研究提出工作意見。自覺接受輿論監督,及時回應群眾關切。
年輕領導干部被“火箭式”提拔,如果真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要認真負責予以公開回應,最后肯定能獲得外界認可和信任。如果自認內部選拔任用沒問題,認為網友們是胡攪蠻纏、多此一舉,甚至回應質疑時吞吞吐吐、遮遮掩掩,那不但無助于澄清外界疑慮,反而會損害領導干部和整個企業的形象和名譽,更加不利于開展工作。此次“24歲任國企副總”事件引發的爭議,再次提醒有關單位,加強年輕干部選拔任用,更要嚴格執行選拔任用程序,以完善制度凝聚內部員工,以公開透明取信外部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