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涌流商業
-77.84%,這是國內最大的藝人管理公司樂華娛樂,在2024年1月16日一天內的股價跌幅。
加之上個交易日25.39%的跌幅,這家即將慶祝上市一周年的公司,失去了近56億港元的市值身家。
原因疑似有兩個:一是關于王一博的隱晦傳聞,沒有證據,甚至沒有指名道姓,讓樂華娛樂一直被詬病的“頂流依賴”問題,以最驚心動魄的形式暴露出來;二是解禁潮,基石投資者的禁售期將于2024年1月18日屆滿。
16日,樂華娛樂股價跌破上市價(4.08港元)后賣盤涌現,全天成交量高達1.06億,是IPO首日的雙倍之多,更是遠超平日數十萬、兩三百萬的成交水平。
下午,樂華娛樂澄清,一是為王一博名譽維權,要起訴涉嫌侮辱、誹謗的侵權者;二是確認公司經營正常,不知悉導致股價波動的原因,持股的董事也沒有直接或間接、自愿或非自愿地出售公司權益。
另外公司確認:控股股東杜華、孫一丁禁售期是24個月,兩人一共持有公司約53.49%的權益;基石投資者12個月的禁售期將于1月18日屆滿。
16日收盤時,公司股價低至1.27港元,而本月3日股價才觸及8.25港元的最高點,不足兩周時間,差距堪比懸崖上下。這是公司在宣布2023年上半年虧損1.76億時都沒有的落魄。
荊棘遍布的香港市場,貢獻了又一則開年離譜事。
明星依賴
樂華娛樂成立于2009年,公司借鑒韓國練習生模式培養藝人,旗下有王一博、孟美岐、吳宣儀等60余位藝人。
傳統意義的經紀公司,主要是通過安排藝人出演影視劇、綜藝節目、參與商業活動來獲取收益。細分的話可分為兩類,一類以成熟藝人為服務對象,如嘉行、泰洋川禾;一類孵化藝人,通過練習生、組團等打造后起之秀,如樂華娛樂、哇唧唧哇。
樂華娛樂CEO杜華在2009年創業之前,是華友音樂總經理。最初兩三年,樂華娛樂的業務重點是音樂專輯制作。2010年,杜華開始在國內復制韓國練習生模式,培養李汶翰、王一博等最早一批練習生。
同年,韓庚解約回國,杜華簽下韓庚,加碼了韓國偶像培養體系的投注;但同時公司也簽下了歌手周筆暢、黃征等。
2013年之后,樂華娛樂把業務拓展到影視業,為練習生成長為藝人、頂流明星鋪路。電影《前任攻略》、《老男孩》、《大話西游3》都有其投資。經過3年的訓練,公司首個偶像團體UNIQ在2014年出道,成員王一博逐漸走紅。《陳情令》播出后,王一博躋身娛樂圈頂流之列。
2018年之后,選秀綜藝節目流行,如《偶像練習生》、《創造101》,助力了樂華娛樂旗下多位藝人走紅,如吳宣儀、范丞丞、朱正廷等。
高峰時期,公司藝人遍布各平臺節目:王一博參演優酷的綜藝《這就是街舞》,吳宣儀在愛奇藝的《戀戀劇中人》,黃明昊在芒果TV的《明星大偵探》,程瀟在騰訊視頻的《極限青春》……
這些都奠定了樂華娛樂在藝人管理上的優勢,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2021年的中國藝人管理收入計,樂華娛樂市場份額為1.9%,在同類公司中排名第一。那一年,公司總收入為12.9億元,同比增長39.91%;經調整后凈利潤3.94億元,是2019年的近三倍。
招股說明書披露了藝人管理是多么豐厚的生意:樂華娛樂2019-2021年的毛利率均超過44%,最高到53.5%,2022年受疫情影響降至37%,但也遠高于行業上下游都影視制作和視頻平臺。
2019-2022年,樂華娛樂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為15.8%,2022年收入同比下降24.0%,主要是疫情影響線下活動所致。
藝人管理業務是樂華娛樂最主要的收入來源,2019-2022年占比分別為84.0%、87.7%、91.0%、86.9%。其次是音樂IP制作與運營業務,占比在10%左右;泛娛樂業務收入貢獻最小,占比在5%以下。
2023年1月19日,樂華娛樂幾經周折后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在上市儀式上,杜華攜旗下藝人王一博、韓庚現身現場敲鑼,當天公司市值突破50億港元。
截至2023年9月,公司有兩位簽約藝人在微博上有超過4000萬粉絲,有接近20位藝人微博粉絲數量超過200萬。
風險控制
硬幣總有另外一面,少數頭部藝人的風光,在明星頻繁塌房的背景下,被視作公司經營風險之一。這也是為什么公司IPO歷經波折。
2022年3月8日,樂華娛樂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8月7日通過上市聆訊,但在9月2日宣布暫緩IPO,一直到次年1月再成行。發售價為4.08港元,全球發售所得款項凈額約為3.913億港元;無論是發行數量還是定價,均較最初規劃縮水。
2022年8月,我們參與的一次閉門交流會上,CEO杜華和總裁孫一丁解釋了風險控制問題。
CEO杜華被問及公司對頭部藝人的依賴問題,以“生產線”之說作答。
“首先的話,公司的所有藝人,不管是王一博、李汶翰,或者樂華七子、孟美岐、吳宣儀,都是樂華獨立選拔、培訓、出道的。一個閉環,都是在樂華里面產生出來的。樂華已經形成了一個可以復制、完全在樂華閉環完成的生產線。
我覺得,未來在目前這種市場上出現頂流的可能性,會比較小一點,但是樂華本身的整個矩陣,是慢慢地把新人孵化成三線、二線、一線這樣的流程來做的?!?/p>
總裁孫一丁系統地解釋了公司如何在業務層面抵抗風險。
“公司未來有幾大方向,在我們原有的優勢項目上,就是藝人經紀方面一定要保質增量。所謂保質,就是延續頭部藝人火的時間;增量就是不斷推出新的組合……今年(2022年)我們有三個男團出道,我們不斷地在增加底部基礎。
第二,我們在原宇宙、二次元的虛擬偶像,技術壁壘已經不是難題了。事實上很多外部公司也推出相應的組合,但真正的發展問題是商務問題、審美問題、對整個系統的把握問題……我們已經掌握了非常強大、明確的對虛擬人的管理運營,未來這將會是我們的方向。
在未來幾年,我們每年都會有1-2組甚至3組的虛擬人出來,我們希望在未來幾年之內,能打造出來一個虛擬的樂華。我們的商務能力非常強……
第三,海外發展,韓國樂華這幾年發展非常好,我們在韓國基本上也能達到Top 5的水平,相信假以時日,韓國樂華的發展應該給我們帶來很大的驚喜。
第四,報告(招股書)里沒寫,但也作為我們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就是MCN方面。抖音、快手這幾年,新的MCN矩陣出來很多,包括交個朋友、東方甄選等,我們在這方面也是蓄勢待發,未來可能會給大家更多的驚喜。”
總結下來,管理層以四個業務方向降低公司風險,分別是多推新人、打造虛擬偶像、發展海外業務、開辟MCN。
這與IPO資金安排基本一致,發售所得款項約60%用于投資公司藝人運營,約15%用于擴大公司音樂IP庫,其余資金用于擴展泛娛樂、出海業務等。
星光之下
2020年,公司推出了虛擬偶像團體A-SOUL。2023年3月,杜華在抖音開啟了直播帶貨首秀,銷售美妝產品、藝人的盲盒、演唱會門票等,首場直播GMV 688.8萬。
但在王一博們的星光之下,這些多元化還不太夠,至少暫時不夠。
樂華娛樂泛娛樂業務在2023年上半年的收入是1575萬元,運營了3年的虛擬藝人商業收入歸于此類,依舊不及同期藝人管理收入3.19億的零頭;音樂業務收入也退步了26.7%。
王一博個人對樂華娛樂的貢獻沒有被單獨披露過,但在招股書中,一家供應商在2019年至2021年與樂華娛樂的交易金額合計達到4.7億元,其中2021年3.02億元,占樂華營業成本的44%。這被分析認為極有可能是王一博的上海弋博文化傳媒工作室。
所以,投資者對頂流藝人的緊張程度不難被理解。每一次有藝人因劣跡被曝光,背后都有欲哭無淚的影視劇投資人、經紀公司、版權購買方,一個人的行為可能令一群人血本無歸。
鄧倫被追繳稅款的通告發布半小時內,他2100萬粉絲的抖音認證賬號、工作室微博賬號都被封;當時他身上的代言包括寶格麗、歐萊雅、君樂寶、清揚等品牌。李易峰主演的《隱秘而偉大》未播完時倉促下線,他身上的代言至少包括沛納海、蒙牛真果粒、京都念慈菴、舒適達。
在沖刺IPO時,為了向投資者展示穩定的盈利能力,樂華娛樂更新過一次招股說明書,延長了核心藝人的合約,王一博合約延續至2026年10月,孟美岐2026年2月,黃明昊2028年4月,吳宣儀2026年2月;公司還把被爆料私德有問題一名成員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