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戴晶晶
電力元老史大楨逝世。
據中國電力網1月16日報道,原電力工業部部長、黨組書記史大楨,于2024年1月15日8時41分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1歲。
史大楨投身電力事業40余年,是中國電力改革發展的重要建設者和推動者。
他是江蘇無錫人,1932年12月出生在上海,2005年9月退休。1955年9月,史大楨畢業于山東工學院,先后在阜新發電廠、遼寧發電廠、元寶山發電廠、東北電業管理局、電力規劃設計院工作任職。
此后,他歷任水利電力部總工程師、副部長、黨組副書記,能源部副部長、黨組成員,電力工業部部長、黨組書記,電力工業部部長兼國家電力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
2019年, 史大楨獲得人民日報社旗下《中國能源報》 “能源功勛·終身成就人物” 獎項。評獎詞形容他“組織和領導了電力工業管理體制的改革,并先后在汽輪機、燃氣輪機、聯合循環、IGCC等發電關鍵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為電力工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span>
在當前的國家能源局于2013年重新組建前,中國能源管理機構幾經變遷,包括三次電力部、三次煤炭工業部、兩次石油部、兩次能源委、一次燃料工業部、一次能源部和一次發改委能源局。
1993年3月,第八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決議,撤銷能源部等七個部委,成立電力工業部等六個部委。彼時作為原能源部副部長的史大楨轉任電力工業部部長。
按照國務院要求,組建電力部的指導思想包括政企職責分開,大力簡政放權,由部門管理轉向行業管理,加強規劃、協調、監督、服務職能等。
在職能方面,電力部承擔堅持“政企分開,省為實體,聯合電網,統一調度,集資辦電”和“因地因網制宜”的方針,深化電力工業體制改革的任務。
1996年底,國務院通知組建國家電力公司,與電力部兩套牌子、兩個班子運行,前者負責國有電力資產經營,后者負責電力工業行政管理。史大楨作為電力工業部部長、黨組書記,兼任國家電力公司總經理。
史大楨曾表示,電力工業部1997年最主要的工作包括三項,一是在政企職責分開的情況下,把企業的職能轉移到國家電力公司;二是把行業管理和服務職能轉移到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三是在條件成熟時把政府職能轉交給國家有關綜合部門。
1998年,第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批準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撤銷電力工業部,電力工業的政府管理職能并入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
國家電力公司則承接原電力部下屬五大區域集團公司、七個省公司和華能、葛洲壩兩個直屬集團。
史大楨就此退出電力系統,在1988年3月當選為政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
在能源管理機構擔任領航者期間,史大楨曾大力推動電力體制改革。
“我們很多的工作跟改革還沒有完全聯系起來,改革不擺上重要位置的話,就會出現這一個問題:我們會不會成為市場競爭的實體? 如果你們在市場競爭中失敗的話,你們面臨轉業,面臨把市場讓出來,改革不保護舊的,因此必須把陳舊的東西改掉?!?/p>
1997年,史大楨在全國電力設計工作會議上講話時表示,并希望通過該會議動員,讓設計與電力建設的工作以全新的姿態步入2000年。
同年, 史大禎還提出新時期電力建設上新水平的六條標準,其中要建立規范有序的電力建設市場,進一步解放思想,引入競爭機制,全面推行工程設計、施工、監理、調試、設備采購、大件運輸等建設全過程的招投標制,在競爭中澤優汰劣。
下附史大楨履歷:
1951年至1955年在山東工學院電機工程系發電廠配電網及聯合輸電系統專業學習。
1955年至1958年任阜新發電廠技術員、值長。
1958年至1970年任遼寧發電廠值長、電氣分場工程師、廠運行組組長、值長。
1970年至1972年下放遼寧省撫順縣章黨公社插隊勞動。
1972年至1978年任遼寧發電廠生產技術科副科長、廠副總工程師。
1978年至1980年任遼寧發電廠副廠長兼總工程師。
1980年至1983年任元寶山發電廠副廠長、廠長兼總工程師。
1983年至1984年任東北電業管理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
1984年至1985年任水利電力部電力規劃院院長、黨組書記。
1985年至1986年任水利電力部總工程師。
1986年至1988年任水利電力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
1988年至1993年任能源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1993年3月至1996年12月任電力工業部部長、黨組書記。
1996年12月至1997年4月任電力工業部部長、黨組書記兼國家電力公司總經理。
1997年4月至8月任電力工業部部長、黨組書記兼國家電力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
1997年8月至1998年4月任電力工業部部長兼國家電力公司總經理。
1998年3月當選為政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
中共第十三屆、十四屆中央候補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