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勇
2023年鎳價跌去了近一半,如今鎳庫存持續高位,或繼續拉低鎳價。
上海期貨交易所數據顯示,1月12日當周,滬鎳周度庫存增加729噸至14193噸,增幅約5.41%。這是繼2021年1月15日當周后,滬鎳庫存再度回升至1.4萬噸以上,創下近三年以來新高。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鎳庫存也達到一年以來的高位。截至1月11日,倫鎳庫存增至約6.91萬噸。2023年,倫鎳庫存最低時為4萬噸左右。


鎳庫存高企的背后,則是鎳價仍在低位徘徊。
截至1月16日收盤,滬鎳主力合約下跌870元/噸至12.685萬元/噸,跌幅為0.68%;倫鎳在1月15日收盤價為16140美元/噸(約合11.6萬元人民幣/噸),跌幅為0.68%。
過去一年,鎳價經歷了大跌。2023年1月,滬鎳價格達到年內高點的約23.49萬元/噸,12月跌至12.19萬元/噸,幾近腰斬。
作為工業金屬,鎳被廣泛地應用在鋼鐵、機械、建筑等多個行業。近年來隨著新能源產業鏈的發展,鎳可被應用于三元電池材料,成為重要的能源金屬,引發全球關注。
下游需求刺激近年供應端大幅擴產,造成了產能過剩。
方正中期期貨指出,2023年全球鎳市場從鎳元素整體過剩、精煉鎳相對短缺的結構性過剩,轉向了鎳元素的全面過剩。隨著精煉鎳新產能增加,以及國內外交易所新交割品牌的引入,精煉鎳無論從現貨供應還是期貨交割,短板均得到補齊。
金瑞期貨也認為,鎳價長期供給過剩的下行通道尚未走完,短期鎳價仍將維持區間波動,影響因素包括鎳金屬持續全面過剩、成本端的鎳鐵價格波動,以及信息端的印尼政策預期。
該機構預計,國內電積鎳產量后期維持高位,純鎳海內外庫存仍持續累庫,硫酸鎳及中間品供應寬松且持續累庫;印尼鎳鐵及菲律賓鎳礦逼近成本價格有所企穩,但鎳鐵和不銹鋼過剩壓力仍大。
純鎳包括電解鎳和電積鎳,下游產品則包括硫酸鎳等,其可應用于三元電池材料。
中信建投期貨認為,純鎳需求端,當前合金板塊因備貨完成采購偏弱,不銹鋼廠商因年前檢修,預計需求也有所回落;硫酸鎳方面,部分前驅體企業透支2月需求,導致鹽廠挺價心態較濃,但整體看需求仍未有大的好轉,硫酸鎳價格以企穩為主。
因為印尼富產的紅土鎳礦伴生鐵元素,可直接生產鎳鐵。鎳鐵在煉鋼工業中可作為合金元素添加劑,可提高鋼的抗彎強度和硬度。
目前,印尼提交和批準工作計劃和預算(RKAB)審批消息的炒作力度減弱,預計鎳鐵供應端也呈寬松預期。需求端,鋼廠對于鎳鐵價格接受度略有好轉,但供強需弱下預計鐵價反彈幅度有限;不銹鋼方面,商家穩價出貨為主,現貨商補庫力度有限,下游看空情緒較濃。
印尼擁有全球最大的鎳礦產能,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數據顯示,印尼鎳礦產能折合鎳金屬超過100萬噸/年,占全球產量的49%,主要以紅土鎳礦為主。
據廣發期貨1月11日發布的報告,在2024年礦產開采行業新規定下,印尼采礦業受環境許可證、國家非稅收入以及資源數據等問題影響,提交和批準工作計劃和預算(RKAB)存在困難。未獲得RKAB批準的公司,則無法出售其產品。這一消息曾短暫拉漲鎳價。
印尼總統大選,將對鎳礦RKAB問題及產業政策有重大影響。
據廣發期貨引述印尼相關消息,印尼總統大選的第三號候選人曾表示,如果當選,將暫停鎳冶煉廠的建設,且部分印尼鎳礦RKAB可能被退回。但印尼礦業協會表示,將在1月底前繼續完成多份申請。
按照計劃,2024年印尼第八任大選于2月14日得出票選結果,印尼鎳產業政策仍存在變數。
鎳價長期承壓下,已有鎳礦宣布停止運營。加拿大礦業公司第一量子(First Quantum Minerals)表示,由于2023年鎳金屬價格大跌,同時受到巴拿馬大型銅礦被迫關閉影響,將停止其位于西澳Ravensthorpe鎳礦開采,持續兩年。
Raventhorpe礦由第一量子和韓國浦項制鐵共同控股。該礦成本相對較高。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該礦收入為2.79億美元,經營虧損6600萬美元。
整體看,鎳過剩局面還將加劇。國際鎳業研究組織(INSG)在去年10月初預計,2023年全球鎳產量過剩22.3萬噸,2024年將過剩23.9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