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胡毓婧
界面新聞編輯 | 姜妍
今日,樂華娛樂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公司經營正常,董事會并對本集團未來發展前景抱有充分信心。同時表示,持有股份的董事均未直接或間接、自愿或非自愿地出售或以其他方式處置其各自持有的本公司之權益。這一公告針對的是今日其股價大跌的新聞。
截至今日收盤,被稱為“王一博概念股”的樂華娛樂大跌77.49%,股價僅剩1.29港元,創上市以來新低,對應市值11.33億元。今日開盤后,樂華股價“閃崩”,最高跌幅近80%,相關話題登上熱搜第一。
消息面上,樂華娛樂港股近日并未公布任何相關的利空消息。僅昨日在樂華娛樂微博上公布了一則旗下藝人王一博的名譽維權案件的進展說明,說明涉及六樁案件,其中兩起勝訴,四起正在審理中。
中泰國際策略分析師顏招駿在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時稱,可能是有投資者知悉基石即將解禁,而提前沽售相關股份。“由于港股成交偏低,而股份股票也非常集中,只要市場出現集中式沽壓,股價便因買盤承接不足而大跌。”
樂華娛樂招股書顯示,基石投資者購買的發售股份受到上市日期起12個月的禁售規定。公司上市時引入基石投資者包括:Sun Mass Energy(中國儒意全資控股公司)、貓眼香港、丁世家(安踏體育執行董事兼副主席)以及好贊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合計認購1990萬美元。
有影視行業從業者向界面文娛表示,他對股價大跌的第一反應是王一博和樂華解約,或王一博“出事”,但感覺可能性不大。
2023年1月19日,樂華娛樂在港股上市,首日開盤價為5.60港元/股,近一年間股價雖有波動,總體仍保持平穩。樂華上市現場,王一博首次被介紹為樂華股東,同時財報顯示雙方合約到期時間為2026年10月。

樂華娛樂為創始人杜華模仿韓國娛樂公司創立,業務線主要有三條,一是培養偶像藝人,二是音樂制作發行,三是泛娛樂業務,如虛擬偶像等。但后兩者尚未成氣候,從樂華最新的2023年半年報業績來看,藝人管理收入占據總收入近9成。
2023上半年樂華娛樂總收入為3.65億元,同比2022年下滑25.2%,其中藝人管理業務產生的收入由2022年同期的4.353億元減至3.194億元,減少了26.6%。對此,樂華娛樂曾在財報中稱,主要由于市況不佳,導致對簽約藝人所提供服務的需求下降。
樂華股價脆弱,內在原因是對王一博的高度依賴。上市前,王一博帶來的收入占其總收入近六成,樂華由此被詬病為“王一博概念股”。 2023年4月,樂華娛樂旗下練習生在韓國C位出道,行業樂觀聲音認為樂華成功“復制王一博”,可以迎來下一個頂流,成功實現“去王一博化”,公司股價一度大漲12%。但在當下來看,樂華娛樂仍未成功制造下一個王一博。
此外,偶像選秀綜藝被叫停,也斬斷了樂華向內娛輸送新人的通路。2021年國家廣電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文藝節目及其人員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以后各平臺的“偶像養成類節目”不得播出《通知》發布前數日,愛奇藝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龔宇宣布“取消未來幾年偶像選秀節目”,愛奇藝曾打造《偶像練習生》《青春有你》等偶像選秀綜藝,捧紅蔡徐坤等偶像藝人,此舉不僅對視頻平臺具有標桿意義,同時也重創行業上游以偶像培養為主業的藝人經紀公司。
樂華娛樂的尷尬之處在于,王一博2014年通過男團出道,以流量藝人身份活躍近10年,其職業生涯也進入了轉型期,難靠流量紅利安穩度日。2020年的《有翡》和2021年的《風起洛陽》過后,他便很少主演流量扎堆的古裝劇,而是逐漸向專業演員轉型。2022年,他搭檔陳曉主演懸疑劇《冰雨火》,2023年三部由他擔任男主演的電影上映,分別是程耳的《無名》、劉曉世的《長空之王》和大鵬的《熱烈》,三部影片票房分別為9.31億、8.5億和9.13億。此外,他還有《人魚》《維和防暴隊》等五部電影待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