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嘉欣
界面新聞編輯 | 陳小同
作為最早與華為以HI模式合作的品牌,極狐的母公司北汽藍谷面臨四年持續虧損,銷量規模仍處于低位。
1月15日晚間,北汽藍谷發布2023年年度業績預虧公告顯示,公司預計2023年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7億元到-52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62億元到-57億元。
虧損預告直接影響到北汽藍谷在二級市場的表現,1月16日上午,北汽藍谷股價跌近5%,為近3月以來最低。
令市場擔憂的是,北汽藍谷的業績虧損與2022年同期持平,沒有收窄跡象。實際上北汽藍谷已經四年連續面臨虧損狀況,累計虧損超過220億元。
對于2023年度業績預虧,北汽藍谷解釋稱,一是公司積極開拓新能源汽車市場,在技術研發、品牌渠道建設等方面有較大投入,這對公司短期業績產生了一定影響;二是旗下新能源產品銷量仍處于快速提升期,規模效應暫未顯現,導致成本階段性偏高。
北汽藍谷旗下有極狐和北汽新能源兩大品牌,過去一年,北汽藍谷共銷售新能源汽車9.22萬輛,同比增長83.69%。
其中,作為高端新能源品牌的極狐全年銷售新車3萬輛,同比增長138%。從產品布局來看,2023年極狐推出了極狐考拉,以及搭載寧德時代神行超充電池的極狐阿爾法T5等車型。
盡管極狐汽車同比獲得翻倍增長,但橫向對比其他傳統汽車制造商旗下的新能源品牌仍存在差距。吉利旗下的極氪品牌2023年銷量突破10萬輛,東風嵐圖的銷量也突破5萬輛,成為為數不多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汽車品牌。
極狐是最早與華為以HI模式合作的新能源品牌,雙方此前共同推出了極狐阿爾法S HI版,但未獲消費者認可,市場表現冷淡。此后,北汽新能源與華為將合作模式進一步升級為智選車模式。
據新京報1月15日報道,雙方合作的首款智選模式新車將在北京車展亮相,該車型定位于高端智能純電動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