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戴晶晶
“今年國家電網將加大電網投資力度,加快建設特高壓和超高壓等骨干網架,預計2024年電網建設投資總規模將超5000億元。”
據央視新聞1月12日報道,國家電網公布今年電網投資計劃,將繼續加大數智化堅強電網的建設,促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推動阿壩至成都東等特高壓工程開工建設。
國家電網尚未披露2024年電網投資的確切金額,同時在表述上從“電網投資”變為“電網建設投資”。
有電力專家向界面新聞指出,這兩種說法實質上是相同的,國網的電網投資近年保持在5000億元以上的高位水平。但也有電力專家表示,電力電網投資通常分為基建投資和技改投資,上述電網建設投資可能并不包括所有電網投資類型。
一般而言,國網的電網投資90%左右用于電網建設。若上述投資額未包括技改投資,那預計2024年國網的電網投資總額將同比上升約10%。
去年,國家電網計劃電網投資額再創歷史新高,達到5200億元;2022年,這一數額為5012億元,首次突破5000億元。
電網投資是穩增長的重要方式,也是逆周期調節的重要環節,既能拉動上下游產業鏈企業,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又為跨區跨省電力交易提供保證。
開源證券近期研報指出,隨著大基地及地面電站等集中式電源裝機快速提升、負荷側分布式資源加速滲透,電網承載能力已經成為限制新能源進一步發展的掣肘。風光電站升壓并網接入、特高壓及常規電網建設、終端消費電氣化倒逼配電網有源化升級,推動電網加速投資。
2022年8月1日,國家電網董事長辛保安在《求是》雜志發布署名文章稱,“十四五”期間,國家電網計劃投入電網投資2.4萬億元,大力推進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建設。
特高壓仍是今年國網投資的重點。
特高壓是指電壓等級在交流1000千伏、直流±800千伏及以上的輸電技術。特高壓技術允許跨區域進行電力輸送,起到了平衡各地區電力生產與負荷分布,促進新能源消納的作用。
特高壓工程投資大、產業附加值高,涉及行業眾多。特高壓上游包括換流閥、變壓器、電容器等電源控制端產業,中游包括直流特高壓和交流特高壓傳輸線路與設備,下游則主要為輸配電環節的設備。
中國銀河證券此前發布研報稱,風光大基地總規模455 GW,外送比例高,預計在“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間,風光大基地帶動的特高壓直流建設需求將保持旺盛態勢。
國聯證券預計,2024-2026年,中國特高壓投資額分別為1152億元、1251億元和1381億元,同比增加55%、9%和11%。
國家電網也提出,將超前謀劃項目儲備,做好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風光電基地五個送出通道方案研究。力爭2025年經營區跨省跨區輸電能力達到3億千瓦,2030年達到3.7億千瓦,輸送電量中清潔能源電量占比達到50%以上。
截至2023年末,國家電網累計建成35項特高壓工程,當年投運福州-廈門、駐馬店-武漢特高壓交流工程,開工金上-湖北、哈密-重慶等特高壓直流工程,直流開工規模為歷史年度最高值。
1月16日,特高壓板塊連續第二日上漲。
截至當日收盤,尚緯股份(603333.SH)漲停,中天科技(600522.SH)漲6.14%、華明裝備(002270.SZ)漲3.55%,華菱線纜(001208.SZ)和宏盛華源(601096.SH)漲幅也在2%以上。
此外,數字化、智能化也是國家電網今年聚焦的領域。
1月12日,國家電網在2024年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數智化堅強電網”概念,以及“44345”等20條主題要義。
按照國家電網此前的發展規劃,2016-2020年,要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
這意味著數字化在電網建設中的重要性提升。
國家電網表示,2024年將圍繞數字化配電網、新型儲能調節控制、車網互動等應用場景,打造一批數智化堅強電網示范工程。
“十四五”期間,國家電網電網投資額持續保持高位。
2016-2019年,國家電網的電網投資一度降速,實際完成額分別為4977億元、4854億元、4889億元、4474億元。
2020年,國家電網的電網投資開始回升,當年完成投資4605億元;2021年,國家電網完成電網投資4882億元。
2022年,國家電網計劃電網投資5012億元,實際完成509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