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穿好無塵服、換好鞋子,化身“大白”走進無塵車間,只見一臺臺智能搬運機器人(AGV小車)在期間穿梭。它們在不間斷地運送硅片等物料。只要遇到障礙物或行進的人,這些小機器人就亮起紅燈,自動避讓。
這是光伏龍頭東方日升(300118.SZ)位于安徽滁州的智能光伏電池工廠。不同于以往人們對“車間”的印象,放眼望去,車間環境干凈整潔,鮮有工人作業,而是AGV小車們的舞臺。
“這幾百臺AGV小車,有點類似于‘滴滴打車’。” 騰訊云智能制造首席架構師趙保名對界面新聞等記者如此比喻到,但相比于滴滴,它們沒有司機。

在AIGC、ChatGPT等技術深刻影響人類生活的時代,科技在改造著傳統制造工廠。近年來國家大力推行“智能制造”,能源企業也紛紛開展數字化轉型,尋求更為綠色低碳的發展路徑。
對于光伏企業而言,電池、組件生產過程復雜,涉及發料、上料、運輸、流轉、裝箱、立庫等多個環節。
光伏組件生產工藝的高標準,需要物料嚴格擺放,這對于智能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隨著運營成本、人工效率、管理等方面的挑戰日益加大,光伏企業對利用數字化手段實現降本增效的訴求更為強烈。
東方日升是全球光伏組件龍頭,2022年組件出貨量位居全球第六。
過去數年,東方日升采購了多家廠商的自動化設備。隨著設備數量日益眾多,且產品類型、生產廠家和軟件協議等存在較大差異,導致難以實現高效統一的聯網與管理,系統之間的信息出現孤島,生產情況難以分析,也不利于解決異常情況、進行問題追溯和工藝優化。
轉折點出現在2020年年底,當時正值光伏行業再次爆發的前夕。據東方日升流程與信息中心總監單鄲介紹,2020年10月,東方日升決定在滁州工廠把傳統的人工搬運方式改成AGV運輸方式。

但如何指揮這些小機器人們,成為新的難題。
“當時大家不了解情況,認為只要把對接的傳送帶放上去就可以了,實際上傳送帶和機臺之間怎樣對接、實現數據傳遞,且車型、軌道調度等在技術上都有一定挑戰與難度。”單鄲對界面新聞等媒體表示。
黃虎生也認為,車間和AGV都是新的,如何讓它們有機組合、無縫對接,實現智能化生產,“大家都不太適應。”
“因為這些‘滴滴’汽車沒有司機,對調度的要求更高,尤其是幾百臺機器在同時運轉。”趙保名認為。
數百臺AGV來協助運輸和搬運物料,對設備供應商的快速交付與日常運維能力都是重大挑戰。因為任何一個環節出現故障,都可能影響產品良率與生產質量,甚至導致停機停產,車間停產可能造成百萬元損失。
東方日升急需指揮AGV的“調度員”,最后找到了騰訊云智能制造部門,決定采用了騰訊云容器云平臺、物聯網平臺和智慧物流調度解決方案。“對于制造業行業,沒必要自己重復造輪子,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擅長的事情。”單鄲稱。
據趙保名介紹,安裝AGV系統識別工序后,能夠和各個設備實現自動化的信息交互,信息后臺通過數字化平臺和騰訊的系統來做大數據處理,這是秒級的數據交互。此時,就形成了一個智能化、復雜、多系統、多設備的自動化搬運。
這一系統,使得生產過程更為可管可控、可分析,管理者可以更全面、及時獲取生產運營信息。
在東方日升的基地展廳中,界面新聞記者看到,其滁州二期TOPCon車間AGV有六個循環流程,每個流程包含了不同硅片制成電池的所需流程。通過大屏幕,可以看到運行數據、機房的運行狀態、實時生產能耗等。
工廠智能化升級,為東方日升帶來諸多改變。據單鄲介紹,以前人工每天要搬運20噸以上的物料,員工作業勞動強度很大,現在只需要十幾個人來運維系統。
“這不是單純意味著車間人數的減少,而是通過自動化或智能化的思路,整個工廠的人員得到了最大化運用。”單鄲稱。
東方日升提供的數據顯示,車間整體物流搬運成本降低了50%,運轉效率提升30%,設備可以全天不停機。
黃虎生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220臺AGV實際投資不到3000萬元,預計約一年半收回成本。東方日升計劃先以南濱和滁州工廠為基礎,后續將結合騰訊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通東方日升自有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2010年,騰訊下屬的騰訊云正式對外提供云服務,為開發者及企業提供云服務、云數據、云運營等整體服務方案。
目前,騰訊云將新能源作為專門賽道推進。據騰訊云智能制造資深戰略專家邴金友透露,騰訊云目前的客戶包括寧德時代(300750.SZ)、欣旺達(300207.SZ)、天合光能(688599.SH)、協鑫等數十家新能源頭部客戶。
“很多企業流程化、自動化已經有了很大進步,但確實也面臨一些瓶頸。”趙保名稱,其中最難點在于數字應用。
他認為,數字化的核心是數據。企業智能化轉型中最大的問題在于數據質量,導致數據應用并未發揮應有的價值,需要專業企業將設備數據進行整合,提高可靠性。
目前,騰訊云與東方日升在光伏智能應用、分布式光伏數字營銷服務、光伏數字孿生工廠、光伏儲能源網荷儲一體化、零碳智慧園區等領域也在探索合作。
當前光伏等新能源行業正進入到下行周期。“企業花錢更為謹慎了。”趙保名稱,所以更加要求騰訊云等云平臺企業,在助力企業轉型時能夠找到剛需場景,用數字化技術帶來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