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查沁君
“留學語言考試已進入買方市場。”
日前,在《2024中國學生留學備考白皮書》(下稱《白皮書》)發布會上,新東方(NYSE:EDU)教育科技集團助理副總裁、新東方國際教育培訓事業部總經理劉爍煬發表上述觀點。
劉爍煬認為,留學語言考試正變得越來越“友好”。“十年前托福考試一位難求,今天考試幾乎隨時可以報名,很多都是機考,出分更快,雅思考試甚至允許單項測試。”
中國家庭對于國際化教育的需求愈發多樣化,語言測試選擇眾多。當前,除了托福、雅思等傳統測試之外,PTE、多鄰國英語測試等新的測試出現。在劉爍煬看來,這些新測試并不會影響傳統測試市場,它們瞄準的是不同的人群,屬于低風險測試。
“明確自己的定位,選擇相應的考試,再進行學習,而非一股腦都去考托福。”劉爍煬稱。
2023年對于北美留學圈來說是改革的一年,從年初“美國高考”SAT改革開始,托福、GRE、GMAT幾個大型考試陸續宣布改革,并在一年內完成改革后的首考。從整體趨勢來看,上述考試都不約而同選擇了“更短”的改革方向,對于學生進入考試狀態的速度要求更高了。
“與托福、GRE縮短考試時長相比,GMAT的改革動作相對較大。”新東方國際教育大學北美總監姚宇西指出,新GMAT采用不同的分數體系,可以理解為學生成績水平相同的情況下,新GMAT的分數絕對值是低于老GMAT算分方式的。
“這意味著高分段的區分度更大,換句話說,新GMAT考試有利于高分段學生‘卷分數’。”姚宇西認為,“這是專門為學霸準備的考試。”
中國學生的另一大主流留學地——英國,也在不斷提升進入“門檻”。
首先是院校名單的細化。
以倫敦大學學院UCL為例,這是一所受中國學生青睞度極高的英國G5院校,其公布的院校等級名單中,僅有84所中國院校,且主要為國內985、211、雙一流院校,以及計算機科學/技術排名靠前的院校。
“對未在名單內的院校畢業生,雖然沒有拒絕其申請,但GPA需至少達到85-90分以上才有資格申請。”新東方國際教育大學雅思項目部學科運營總監王翔稱。
其次是對雅思總分和單項分數的要求提高。
如帝國理工學院生物醫藥工程、機器學習與物理科學大數據等專業,由雅思總分6.5、單項不低于上調至雅思總分7.0、單項不低于6.5。UCL有些專業最高要求達到8分,例如公共政策和國際公共政策。此外,其他許多專業的要求也從7分提高到7.5分。
“可以看出學校對于雅思分數的要求更高,且大部分專業不持受拼分,需要一次性考到所需等級。”王翔稱。
此外,部分院校還要求提供GRE/GMAT等成績要求。
倫敦大學學院、倫敦國王學院、曼徹斯特大學等英國高校的金融類專業已恢復或明確鼓勵申請者提供有效的GRE/GMAT成績。例如,UCL要求申請經濟學碩士的非英本學生提供GRE成績,其中定量推理分數必須超過162分,定量推理滿分為170分。
中國香港同樣是近年留學的熱門選擇地之一。香港距離近,內地學生不出國門也可以在國際化的教育環境下學習。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跨國企業和金融機構多,這也帶來了更多優質就業機會。
《白皮書》數據顯示,近三年就讀于中國香港的非本地學生人數正在逐年遞增,2022-2023年非香港本地、授課型碩士在讀人數增長超30%。
香港高校錄取門檻也越來越高。據新東方數據,51%碩士錄取來自985/211院校,34%來自雙非院校;其次,約64%碩士錄取的學生本科均分百分制85分以上;約41%碩士錄取的學生雅思達到7.0分及以上。
除了碩博留學外,新東方國際教育培訓事業部高中項目總監李陽稱,近兩年本科留學人數進一步增加,留學目的地多元化趨勢明顯,中國家庭在升學路徑的選擇上也變得更加靈活、開放。
除了常規的進入國際學校/國際部進行學習、隨后升學海外本科外,越來越多的普高學生通過轉軌國際課程的方式申請海外本科名校。
“A Level、AP、IB體系的學校仍為主流國際化學校體系,其中A Level占比最高,達到51%,AP占比為29%,IB占比為12%。”李陽介紹,此外還涌現了一些新興的國際化課程體系,比如DSE、OSSD、VCE等,占比共達約10%左右。
在李陽看來,中國學生去海外讀本科已經呈現一種“破圈”的現象。“我們一般講到海外本科留學,經常會認為這是精英家庭的選擇。但現在無論是受中考分流的影響,還是旅游愈發普惠化,在普通高中就讀的學生和家庭申請海外本科的比例正在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