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安晶
1月14日,去年10月開始的巴以沖突正式進入第100天。本輪沖突也成為75年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間持續時間最長、造成傷亡最慘重的一輪沖突。
截至目前,沖突沒有任何結束的跡象。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最新講話中放話:無論是海牙國際法院還是哈馬斯盟友,沒有人能阻止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沖突進入百日之際,從美國、以色列到巴基斯坦,全球各地爆發了大規模抗議游行。
巴以沖突造成的外溢影響也在不斷升級。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誓言,在以色列停手之前,真主黨不會停止對以色列目標的攻擊。周日當天,也門胡塞武裝首次對美英空襲實施報復,向紅海的美軍艦發射導彈。
加沙創傷
在本輪巴以沖突之前,加沙地帶共有約230萬人口。北部的加沙城有近60萬人口,是加沙地帶最大的城市。加沙城靠近地中海之處建有海濱度假村,整個加沙地帶最大的醫院希法醫院也位于加沙城附近。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和紐約市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對衛星圖像對比分析后推測,截至本月初,加沙地帶有45%到56%的建筑物在沖突中被毀或者受損。沖突前人口最多的加沙北部則可能有高達80%的建筑物受損或者被夷為平地。

本月初,加沙當局統計顯示以色列共向加沙地帶投擲了6.5萬噸炸藥。另據巴勒斯坦衛生部的數據,從去年10月7日到上周日,加沙地帶至少有23968人喪生,其中70%為女性和兒童,另有近8000人失蹤。加沙僅剩不到一半醫療機構還在運轉,至少600多名醫護人員在沖突中喪生。
以色列方面有1200人喪生,還有約240名人質被帶入加沙,目前仍有132人被扣押。
哈馬斯卡桑旅發言人烏拜達(Abu Ubaida)在14日的講話中稱,很多人質目前下落不明,很可能已經死于以色列的空襲。當天,以色列在加沙南部繼續與哈馬斯激戰,哈馬斯向以色列西南部阿什杜德發射火箭彈。
以色列最初對加沙北部進行地面進攻,要求北部居民轉移到南部。但過去一個月,以色列對加沙中部和南部也發動了地面進攻,從北部逃到南部的加沙居民再次被卷入戰火。
聯合國統計顯示,85%加沙居民(約190萬人)在本輪沖突中流離失所,目前有130萬人涌入加沙南部與埃及交界的城市拉法。歐盟官員警告,如果局勢進一步惡化,加沙民眾將被迫逃入埃及。
早在1950年代,以色列和美國曾考慮將加沙居民全部搬遷埃及西奈半島,讓加沙再也無法成為火藥桶。本輪巴以沖突開始后,埃及一直擔憂該計劃將被付諸行動,多次強調加沙居民必須留在自己的土地上。
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總干事拉扎里尼(Philippe Lazzarini)在巴以沖突百日之時指出,此次沖突已經造成了1948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巴勒斯坦人口遷移,影響了整個加沙人口,大部分居民將終身背負身體和心理創傷。由于食品、藥品、必需品短缺,加沙居民還面臨疾病和饑荒威脅。
拉扎里尼特別警告,加沙的一代兒童都遭受了創傷,“他們的未來岌岌可危,釀成的后果將產生深遠影響”。
外溢不斷
哈馬斯卡桑旅發言人烏拜達在巴以沖突百日的講話中宣布,盟友武裝已經向哈馬斯明確,各武裝近期將加大對以色列目標的打擊。
自本輪巴以沖突以來,黎巴嫩真主黨與以色列不斷在邊境地帶小規模交火。以色列打死了黎巴嫩真主黨空軍指揮官,真主黨則加大了對以色列境內的導彈襲擊。上周日的襲擊造成兩名以色列平民喪生,以黎交火邊境已有數萬民眾轉移。
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上周日發表講話明確,在以色列結束在加沙的軍事行動前,該組織不會停止對以色列的襲擊。
納斯魯拉還提到了也門胡塞武裝,明確胡塞武裝將繼續在紅海發動攻擊。為策應哈馬斯,胡塞武裝先后對紅海商船發動了27次襲擊,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納斯魯拉要求美國意識到紅海、黎巴嫩、伊拉克以及中東其他地區的行動都與一件事有關:以色列結束對加沙的入侵。
在納斯魯拉講話當天,胡塞武裝向紅海的美軍“拉布恩”號驅逐艦發射反艦巡航導彈,導彈被美軍戰機擊落。這也是自美英空襲胡塞武裝位于也門的據點后,胡塞武裝發動的首次報復襲擊。
上周四到周六,美英對胡塞武裝位于也門的近30個據點發動空襲,造成五名胡塞武裝成員喪生、另外六人受傷。
美軍官員同時也透露,這些空襲僅打擊了胡塞武裝約20%的導彈和無人機襲擊能力,該組織依然能繼續攻擊紅海商船。美軍已經準備好應對胡塞武裝進一步反擊。
紅海危機迫使各大航運公司改道南非好望角,運輸時間延長已經影響了部分公司的生產。
由于零部件短缺,特斯拉將從1月29日到2月11日暫停柏林工廠的大部分汽車生產。本周,沃爾沃將暫停比利時根特工廠的生產三天。瑞典宜家和英國服裝零售商Next均警告可能出現部分產品交付延誤。
航運巨頭馬士基的首席執行官柯文勝(Vincent Clerc)上周末表示,避開紅海、繞道南非將在短期內影響全球航運系統的運力,使得運輸時間增加七天到兩周,僅燃油費一項就將增加100萬美元。之后,終端消費者將會感受到相應影響。
空襲繼續
上周末,從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愛爾蘭到巴基斯坦,多國爆發了大規模反戰游行,要求以色列停止在加沙的軍事行動。
在今年開啟總統大選的美國,華盛頓的抗議者把停火與大選投票相關聯,呼吁選民不要給“種族滅絕者喬(拜登)”投票。倫敦方面則派出1700名警員維持秩序,防止千人游行演變為暴力事件。
以色列國內也爆發了大規模游行。數千名抗議者在特拉維夫要求總理內塔尼亞胡下臺,控訴以色列政府沒能救回被帶入加沙的人質。


內塔尼亞胡在周六晚的講話中承諾,以色列將繼續在加沙的軍事行動,直到取得“完全勝利”。他放話稱,無論是海牙國際法院、伊朗支持的哈馬斯盟友還是其他任何人,“沒有人能阻止我們”。
本月初,南非向海牙國際法院起訴以色列,指控其在加沙的軍事行動違反聯合國1948年的《防止及懲治危害種族罪公約》。南非在起訴書中要求海牙國際法院發布臨時措施,要求以色列停止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防止更多巴勒斯坦人喪命。
上周,海牙國際法院就此案舉行了兩天聽證,之后將盡快就南非要求的臨時措施做出決定。
海牙國際法院是聯合國的司法機關,與海牙國際刑事法院無關。海牙國際法院負責對聯合國成員提出的起訴進行判決,審判針對國家不涉及個人,判決具有法律效應。但海牙國際法院判決很難得到執行,大部分國家選擇無視,因此判決的后果更多的是輿論影響。
南非對以色列的起訴也再度暴露了西方國家與全球南方國家在巴以問題上的分歧。該起訴得到了50多國支持,但大部分為阿拉伯國家和非洲國家,北約中只有土耳其支持。美國、英國和德國明確反對南非的起訴,歐盟則拒絕置評。
14日晚到15日早上,以色列繼續對加沙中部和南部發動空襲,至少22人在空襲中遇難。在前一晚的空襲后,加沙地帶的死亡名單上新增了12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