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解局
一個做出口生意的朋友,前段時間去日本拜訪客戶。
我和他聊了聊在日本的見聞,他在聊天時提到,現在在東京打車太難了。
日本有家電視臺還專門做了個采訪。
在東京某出租車候車點,凌晨12點30分左右,等待打車的人早已排成了長隊。
那段時間,正是新年前后。
日本大大小小的企業都忙著辦新年會,在新的一年給員工“打打雞血”。
每到這個時期,總有一些人因為酒喝多了,趕不上回家的末班電車,只能打車回家。
在零下5度的寒風中,一位男士等了半個小時才終于坐上了車。
臨走時不忘跟采訪的記者打招呼說:
這年頭真的是太難打車了!
01 打車貴
去過日本旅游、坐過出租車的人,總免不了會拿日本的出租車和中國的出租車作個比較。
首先就是司機的年齡,兩者相差很大。
中國大部分都是中年人,而日本則是老年人居多。
這不只是印象,事實也是這樣。
日本出租車協會的數據顯示,日本出租車司機的平均年齡已經到了58.3歲。
另一個區別就是,國內的出租車大部分都是緊湊型轎車,而日本出租車的車型則更加高端。
像在國內炒到100多萬需要加價買的豐田埃爾法,在日本照樣作為出租車使用。
車內空間寬大,座椅舒服,環境也干凈整潔,給客人相當舒適的乘坐體驗。
座墊使用白色的座套,大部分車里沒有什么破損的痕跡和異味。
司機穿戴也比較整潔,一般是西裝或者公司統一的制服。
門是自動開啟關閉的,還有方便乘坐輪椅的老年人上下的可拆卸斜坡。
這樣細致體貼的服務,出租車的價格自然也比較高。
首先,如果通過電話或者網絡預約叫車,就有一個預約叫車的費用。
當然,在街上招手即停的沒有這個費用。
起步價是1.09千米500日元(也就是1公里約22.66元人民幣)。
起步價之后每255米要收100日元(約4.9元人民幣)。
晚上10點到第二天5點,還要再多收20%的深夜費。
Trip Advisor Japan曾做過這樣一個統計。
1000日元(約49元人民幣)在世界上各個國家乘坐出租的距離,日本東京是2.896公里,位居世界第二短(僅僅排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前面)!
花同樣的錢,在印度都跑出86.96公里了,在日本才挪了不到3公里。
日本出租車之貴,可想而知。
所以,大部分人在日本還是會選擇公共交通。
只有晚上喝多了趕不上車,或者老年人腿腳不方便,才會選擇乘坐出租車。
02 還是缺人
前幾年疫情,外國游客進不來,本地人出行也受限。
乘坐出租車的人數逐年銳減,開出租掙不到錢,干這一行的人自然也少。
日本出租車協會的數據顯示,2023年3月末,日本出租車司機從業人數銳減到了近23.2萬。
比起2019年時的近29.2萬人,短短4年間,減少了接近6萬人,比例高達20.4%。
隨著日本老齡化程度越來越嚴重,很多高齡的出租車司機面臨退休,車多人少的困境將會更加嚴重。
像日之丸出租車公司,每天都有10臺車因為沒有司機駕駛,在公司待機。
這家公司共有出租車233臺,約4.3%的車輛每月處于無人可開的情況。
一方面,公司有車沒人開,另一方面,很多訂單卻因為時間撞車,無車可派,而被拒絕。
隨著日本疫情管理逐漸放松,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選擇赴日旅游。
日本JTB的數據分析顯示,2024年預計來日本的外國人數將達到3310萬人。
這個數據對比前年將增長131.3%。
這些來日本的外國人,因為對當地交通不熟悉,正是乘坐出租車的主力人群。
既是機會也是挑戰,日本出租車公司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
為了緩解出租車司機人手不足的問題,日本政府也是絞盡腦汁。
首先,最實在的方法當然是提高出租車司機的收入。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像日本日之丸出租車公司,就推出了一個活動。
現在加入司機隊伍,會得到一個10萬日元的入職獎金和為期1年的收入保障。
在第1年的時間里,每月的工資都能在30萬日元(約1.48萬元人民幣)以上。
再加上開車的收益獎金,每月基本上收入都在40萬-50萬日元左右。
同齡的普通白領,一般也只有25萬日元左右的月薪。
開出租車的收入比小白領們高出近1倍。
當然,出租車行業還是多勞多得。
像做得好的員工,月收入達到70萬日元(約3.5萬元人民幣)也是有可能的。
當然很多人會有疑問,一個月掙這些錢,是不是要天天都開車。
實際上,司機一個月的出勤日大體在13天,一年365天中有約209天的假期,有的人甚至可以達到233天的假期。
一個月就有1到2次3-4天連休,完全有時間做別的事情。
除了提高待遇,最近日本人又想出了一個辦法,預計在2024年4月份開始實施。
那就是準備給赴日工作的外國人,新開一個口子。
只要你懂日文,會開車,在日本正規接受駕駛培訓,取得日本出租車司機從業資格,你就可以直接到日本工作。
現在各大出租車公司都在搶人,只要你通過考試,順利找到工作自然不是問題。
將來干好了,還可以將家人一起接到日本生活工作學習。
目前日本出租車行業唯一的上市公司——大和自動車交通和國內的大眾出行有業務合作。
每年赴日旅游的中國人數量眾多,如果迎接他們的司機是一位同胞,大家用中文溝通,自然會方便很多。
像日本日之丸交通的2100名司機中,有101名外國司機,他們都來自世界各地。
一方面積極找外國人司機,另一方面日本政府也想再挖掘一下本地人的潛力。
首先就是女司機。
為了讓女性能兼顧工作和家庭,出租車司機的每周工作時間可以自由選擇。
一般一個月干11-13天,平均一周工作3天。
如果有人擔心照顧孩子不方便,像日之丸公司還和日本養樂多公司聯手,并與多家幼兒園達成合作。
員工的孩子每個月保育費用只要1萬日元(約494元人民幣)。
如此便宜的價格在東京,可遇而不可求。
車內有防侵犯設施,女司機首年每月定額30萬日元(約1.48萬人民幣)的收入保障,還有女性專用更衣室。
第三就是老年人。
日本出租車司機最高從業年齡規定是75歲!
所以如果你在日本,見到一個70多歲的出租車司機也不必驚訝。
目前,政府正在討論將這個年齡拓展到80歲。
一位74歲的出租車司機老大爺,已經開了17年出租車,非常贊成政府的決定。
他說他身邊很多人到了75歲就退休了,但他們還是需要收入,就算他到了80歲,只要能干,就會繼續干下去。
但隨著年齡的增加,人的反應能力、視力、聽力都會隨之下降。
日本警察廳曾鼓勵75歲以上的老年人主動上交駕照,如今又將出租車司機的年齡放寬。
可見日本政府面對人手不足的時候是多么進退兩難。
另一方面,日本近年來發生的多起交通事故,都與老年人駕駛有關。
2023年,在日本福島縣,一名97歲的男性司機因為踩錯油門剎車,將車開上了人行橫道。
一位42歲的女性被撞,當場身亡,除此之外還有多人受傷。
有日本網友評論道:
明明出了這么多老年人駕駛事故,應該下調從業年齡才對,這到底是在想些什么?
看了以上的種種情況,相信有很多人都不明白。
03 網約車為何發展不起來
中國網約車已經如此發達,美國也有Uber這樣的巨頭,為何日本網約車卻發展不起來?
其實像滴滴和Uber,早在幾年之前就已經進入了日本市場,但始終沒能有很大發展。
原因在于,像國內的滴滴,私家車車主只要進行注冊、辦理相關證件、司機和車輛符合一定的要求,就可以在平臺上經營。
在日本,這種私家車營運卻是非法的行為。
中國人習慣稱這種行為是“黑車”,而日本人則相反,將這種行為稱作“白車”。
曾經有很多人,包括我們在日本的同胞,因為在日本機場干這種“白車”的生意,都遭到了日本警方的逮捕。
像滴滴、Uber目前在日本的營運,都是建立網約車平臺。
這些網約車平臺本身并沒有自己的運營車輛,只是通過和出租車公司合作,進行業務。
用車人只能從網上平臺叫車,實際上來的都是正規出租車公司的車,不會有私家車過來。
引入滴滴等平臺的好處,就是給了出租車公司一個更好的引流手段。
目前,滴滴在日本合作的出租車公司已超過200家。
那么為什么日本政府不允許私家車做營運呢?
首先考慮的就是安全。
在日本有3類駕照,一類是剛學完車的臨時駕照,另一類是一般性的普通一類駕照。
而想成為出租車司機,需要除了具備一類駕照,還要進行更為嚴格的二類駕照考試。
只有通過了,才有資格開出租車這樣的營運車輛。
像之前提到的外國人司機,有一位來自加納的老哥,已經來日本17年了。
單是這個二類駕照,這位老哥就考了83回之多!
像東京、大阪、仙臺這樣的大都市,除了有駕照,還要進行地形考試,這種考試的合格率只有40%。
像很多不掛靠公司的個人出租車,日本對這種司機的要求更為嚴苛。
首先必須在同一城市開出租工作10年以上,其次從申請日開始之前的10年無違章無事故。
所以并不是有駕照、會開車就能當出租車司機。
駕駛要安全,開得要平穩,不急剎,不搶道,不接打電話。
如果拿這些要求那些開私家車的車主,未免太過嚴格。
此外網約車也遭到了出租車行業的抵制。
出租車司機認為網約車的大量產生,勢必會引發出租車行業的衰落,造成出租車司機收入的減少。
同時出租車因為有專門的公司運營,每天出發前都會對車輛進行檢查,有20多項包括胎壓、油門、剎車等檢查,而私家車則很難約束。
此外,如果出現交通事故,因為是個人運營,沒有公司承擔,在保險的賠付上也會出現巨大的爭議。
目前,日本對于網約車還在試點階段,今年4月份才放松一些限制。
日本能否走出失落的30年,目前尚未有結論。
但人口老齡化,全社會缺人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新年伊始的日本大地震,因為人手不足,很多救援物資都無法快速到達災民手中。
不僅僅是出租車司機,公交車司機、大貨車司機,還有各個行業的人手不足,已經成為影響日本社會經濟的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