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莊鍵
中化國際(600500.SH)上市以來首次出現全年虧損。
1月12日晚間,中化國際披露2023年業績預告,預計去年凈虧損16億-20億元。2022年,中化國際凈利潤為13.1億元。
2023年前三季度,中化國際營收430億元,凈虧損5.3億元。以此計算,中化國際四季度虧損額將超過10億元。
中化國際成立于1998年,2000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這是其上市24年來首次出現年度虧損。
上述業績預告披露后,上海證券交易所隨即對其下發監管工作函。中化國際暫未披露相關工作函的具體信息。
中化國際隸屬于央企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中化),主營業務包括化工中間體、聚合物添加劑和新材料等產品。
中化國際對于全年業績虧損解釋稱,受到去年全球主要經濟體化工品需求縮減、海外出口下降、產能集中釋放及下游市場波動等影響,其主要產品的市場價格持續處于低位,疊加主要新裝置處于產能爬坡階段,產品盈利能力較同期下降明顯。
根據中化國際披露的數據,去年前三季度,其橡膠防老劑、樹脂、氯苯等產品價格的同比降幅均在三成左右。
以橡膠防老劑為例,去年前三季度平均價格為2.2萬元/噸,同比下降27%。該項業務占到中化國際去年前三季度營收的7%。
中化國際同時提及,計劃對部分子公司的商譽及長期資產計提減值準備。這是其預計去年業績虧損的另一重要原因。
去年11月舉行的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中化國際董事長、總經理張學工稱,化工行業仍處于低迷階段,下游需求有待提升,將持續聚焦主業,進一步降本增效,以度過寒冬時刻,并為市場回暖做好充分準備。
他提及,去年前三季度,中化國際的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分別同比下降30%和25%。去年前三季度,兩項費用合計支出15.4億元。
張學工去年5月接替李凡榮,出任中化國際董事長一職。張學工已在2022年11月擔任中化國際總經理。李凡榮目前為中國中化董事長、黨組書記。
中化國際正在江蘇連云港新建碳三產業一期項目,其投資總額達到139億元,該工程于2020年2月開建。
這座化工基地所生產的碳三系列產品,意指由丙烷衍生的各種化工新材料,包括雙酚A、苯酚丙酮等成品,投產后將形成環氧氯丙烷-環氧樹脂、環氧丙烷等碳三功能性材料一體化產業鏈。
據中化國際預計,碳三產業鏈一期項目建成后年均銷售收入將超過110億元,新增凈利潤約12億元。
該項目原定于去年9月完全投產,但由于部分裝置進口設備到貨晚于預期,影響試生產驗收,項目全面投產時間將延期至今年4月。
截至1月12日收盤,中化國際股價報4.32元,市值約155億元。